淮在第10个字的诗句
淮在第一十个字的诗句
- 夕烽旁千彻甘泉,独有淮东一臂全。 -- 出自宋·洪咨夔·寿崔帅卿七绝
- 梁园尘土着人腥,不似淮山照眼明。 -- 出自宋·蔡襄·送张处士二首
- 晓陌携笼去,桑林路隔淮。 -- 出自唐·郑谷·采桑
- 知他落日能多少,偏照淮南几处山。 -- 出自宋·张舜民·句
- 每思肥羜心先写,今见淮山眼自青。 -- 出自宋·张舜民·送鞠十二朝散将漕二浙
- 午桥别墅归公手,早定淮西取白麻。 -- 出自宋·洪迈·王龟龄王嘉叟木蕴之同过小园用郡圃植花韵
- 扬州昨夜军书至,说道淮安未肯降。 -- 出自宋·汪元量·湖州歌九十八首
- 寻常只道西湖好,不识淮南是极边。 -- 出自宋·汪元量·湖州歌九十八首
- 太皇太后过江都,遥指淮山似画图。 -- 出自宋·汪元量·湖州歌九十八首
- 不堪回首泪盈盈,万里淮河听雨声。 -- 出自宋·汪元量·湖州歌九十八首
- 青天澹澹月荒荒,两岸淮田尽战场。 -- 出自宋·汪元量·湖州歌九十八首
- 青天淡淡月荒荒,两岸淮田尽战场。 -- 出自宋·汪元量·湖州歌九十八首 其三十八
- 月溼江花和露泫,潮摇淮树带风悲。 -- 出自宋·汪元量·淮安水驿
- 挂冠如欲赋田园,一水淮乡足閒旷。 -- 出自宋·王之道·次韵赵积中慈湖即事
- 今日相从非偶耳,挂冠淮浙好寻盟。 -- 出自宋·王之道·和富公权宗丞十站
- 一筇春色满郊畿,弹指淮南迅若飞。 -- 出自宋·王之道·送浮屠昙远归无为持钵
- 会见敌营如竹破,不应淮甸又兵加。 -- 出自宋·张元干·次友人书怀
- 年时海山路,寒碧乱清淮。 -- 出自金·蔡松年·水调歌头 高德辉生朝
- 十年羁旅鬓成丝,千里淮山信息稀。 -- 出自宋·刘著·送客亭
- 黄牛商,水牛商,驱牛渡淮道路长。 -- 出自元·杨维桢·牛商行
- 已闻艮岳无遗胤,况复淮淝有捷音。 -- 出自元·杨维桢·赠王左丞(二首)
- 李郭邺城围不下,裴度淮西手可唾。 -- 出自明·李梦阳·豆踠行
- 可怜一路青青色,直到淮南总属官! -- 出自清·查慎行·官柳
- 闲吟一寄清朝侣,未必淮阴不拜侯。 -- 出自唐·薛能·暇日寓怀寄朝中亲友
- 莫将彩笔闲抛掷,更待淮王诏草看。 -- 出自唐·吴融·送薛学士赴任峡州二首
- 流从巩北分河口,直到淮南种官柳。 -- 出自唐·王泠然·汴堤柳(一本作题河边枯柳)
- 谁知去郡迟迟意,犹逐淮波日夜东。 -- 出自宋·尹洙·舟次寿州寄濠州江钧少卿
- 莫辞下马寻云径,前到淮西尘已多。 -- 出自宋·郑獬·白云道中
- 忽闻天外清歌发,云是淮边曲宴开。 -- 出自宋·强至·九日上兵部
- 共引不算觞,倾泻犹长淮。 -- 出自宋·强至·依韵答贯中见贻
- 昔时英杰未伸时,胯下淮阴尚俛眉。 -- 出自宋·强至·次韵答方晦之
- 笔力支倾岳,词源泻倒淮。 -- 出自宋·强至·依韵答公节
- 快过邻墙无量酒,可奈淮楚如许寒。 -- 出自宋·吴则礼·奉酬汉臣见简之什
- 今年雪花大如许,已作淮南万点梅。 -- 出自宋·吴则礼·还山阳简相之并示坰
- 北湖头白得饱饭,故为淮南风月来。 -- 出自宋·吴则礼·还山阳简相之并示坰
- 春催江上红梅发,雪唤淮南青子来。 -- 出自宋·吴则礼·客有自南徐来者云戏梅已开作此
- 僧伽初不负先生,久办淮山作衣钵。 -- 出自宋·吴则礼·无著复欲去再作此留之
- 江南风雨余几信,有底淮南春事迟。 -- 出自宋·吴则礼·贾动之盍簪堂红梅欲发作此问讯
- 饱知渭北黄花酒,不似淮南白雁秋。 -- 出自宋·吴则礼·寄相之并示坰
- 行将北湖鬓,投老照清淮。 -- 出自宋·吴则礼·九日过宋遇雨呈曾元矩并先寄吕少冯
- 白眉青眼见小阮,共卧淮山百尺楼。 -- 出自宋·吴则礼·舟行对菊寄智夫侄
- 树秀天通陇,山娇客语淮。 -- 出自宋·刘望之·草堂
- 领略江山归眼界,尽吞淮海入胸中。 -- 出自宋·尤袤·浮远堂二首
- 天留孤巘岌青冥,约束淮流入汴京。 -- 出自宋·崔敦礼·探潮阁
- 南橘合嘉颂,为枳缘逾淮。 -- 出自宋·陈造·次韵王省干
- 归自乘流留亦好,浙风淮俗总宜人。 -- 出自宋·陈造·寓吴门十首
- 著书他日藏岩穴,或繼淮南大小山。 -- 出自宋·陈造·次玩鞭亭小诗韵
- 盍思远迩商霖望,不但淮乡有涸鳞。 -- 出自宋·陈造·送张文昌帅豫章二首
- 人才双立玉,笔势各排淮。 -- 出自宋·陈造·次韵漕使张守二首
- 倾盖回舟一再逢,向来淮左又江东。 -- 出自宋·陈造·次韵刘宰