涛在第6个字的诗句
涛在第六个字的诗句
- 松声浪作风涛吼,何处风涛不惯经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孚舟亭新成赋十绝
- 临风长忆听涛吟,携铗重来感慨深。 -- 出自宋·顾禧·赠谭子钦惟寅
- 平心勿管风涛恶,阴有神明巨力扶。 -- 出自宋·郭印·送戴子厚赴张夔州之辟
- 远随舶贾凌涛雷,论贾奚啻百琼瑰。 -- 出自宋·李处权·文度以大笏见遗奇伟特甚非鄙人所称拟柏梁体
- 门前客棹洪涛急,竹下僧棋白日闲。 -- 出自宋·朴寅亮·过龟山
- 松林忽撼洪涛风,雪浪排空奔电雹。 -- 出自宋·施冘·君山
- 业风忽起波涛恶,一锡飘然到七闽。 -- 出自宋·释崇岳·送琉书记还长乐
- 海山崭绝,海涛舂撞。 -- 出自宋·释大观·越王感应大士赞
- 杨子江心,波涛鼎沸。 -- 出自宋·释道冲·达磨大师赞
- 人心尽畏波涛险,未必被涛险似心。 -- 出自宋·释道如·偈三首
- 后人只看波涛涌,不见龙王宫殿深。 -- 出自宋·释道颜·颂古
- 谁惊孤枕晓,涛白捲江沙。 -- 出自宋·释惠觉·题大慈坞祖塔院
- 时人只见波涛涌,不知新月出林梢。 -- 出自宋·释慧空·颂古十首
- 濯锦之源,怒涛汹涌吞三峡。 -- 出自宋·释慧远·典午和尚赞
- 金沙泉涌雪涛香,洒作醍醐大地凉。 -- 出自宋·释来复·和子瞻学士游祖塔院
- 舌端骋辞,驱涛卷霆。 -- 出自宋·释善珍·祭光孝南老
- 海邦万里波涛隔,不似青山有路通。 -- 出自宋·释文珦·送禅人上归日本
- 鸟行黑点波涛白,枫叶红连橘柚黄。 -- 出自宋·释赞宁·寄题明月禅院二首
- 以耳返观,夜涛传别谷之声。 -- 出自宋·释祖钦·观音赞二首
- 君不见唐任涛宋魏闲,因诗放后逢宽令。 -- 出自宋·舒岳祥·十二月初一日醉歌
- 雾气沈坤极,涛声撼北溟。 -- 出自宋·宋无·海上自之罘至成山览秦皇汉武遗迹
- 尝观七发论涛篇,比物侔形恨未妍。 -- 出自宋·苏颂·观潮三首
- 冷烟横雨秋涛外,滁邦山水停一麾。 -- 出自宋·苏籀·送滁守蔡瞻明提举
- 鱼龙万怪随涛奔,志气刚伟充乾坤。 -- 出自宋·苏籀·皇甫一首
- 烟蜚樯艣风涛怒,云锁楼台日月愁。 -- 出自宋·唐泾·闽亡徙东广
- □□□兮海涛白,倒光景兮□□□。 -- 出自宋·王埴·小蓬莱歌
- 鸣鼍忽动地,涛怒生足底。 -- 出自宋·吴衍·翠蛟亭
- 鲸鱼有浪春涛阔,铜鼓无声夜柝闲。 -- 出自宋·吴中复·句
- 一柱支空立,涛声春寺闻。 -- 出自宋·薛靖·望金山用唐人韵
- 潮生采石波涛险,秋入青山草木寒。 -- 出自宋·喻良能·题太白祠堂
- 好溪无复怒涛粗,缭绿萦青秀色腴。 -- 出自宋·喻良能·好溪堂
- 矶到三山峻,涛奔乱石滨。 -- 出自宋·袁说友·过三山矶有庙祀李氏女尝以诗托之过客梦中江
- 广陵望见波涛惊,瓜步欲渡说虚声。 -- 出自宋·章公权·长江问对篇
- 颇云幻把笔,涛涌亦川汇。 -- 出自宋·赵汝譡·赠景建将入都赠别
- 霜毫之笔云涛笺,墨香瓦滑不受研。 -- 出自宋·赵汝回·送卢五方春分教端州
- 四围烟树浪涛阔,六月桥亭风露凉。 -- 出自宋·赵时远·莺脰湖
- 滕王阁下秋涛壮,孺子堂前春鸟啼。 -- 出自宋·郑伯熊·次韵陈粹瑞岩之什
- 壁间飒飒松涛起,□□□□□水冽。 -- 出自宋·郑樵·夏日题王右丞冬山书屋图
- 沉沙戟折怒涛秋,残垒苍苍战门休。 -- 出自元·吴师道·赤壁图
- 岩壑高深翠涛积,卿云轮囷瑶草碧,永镇金粟仙人宅。 -- 出自元·郑元祐·芝云堂(吴兴赵子昂篆颜)
- 问僧何处风涛险? -- 出自·冯子振·登金山
- 江通楚蜀波涛壮,山入湖湘紫翠重。 -- 出自明·复初恢公·送海上人还荆门
- 乘舟截险洪涛中,跳梁若蝶聚若蜂。 -- 出自明·皇甫汸·乐府十二首(嘉靖丙寅作)
- 角傍寒城语,涛兼夜雨声。 -- 出自明·康从理·舟中哭朱海峰
- 胥台怒挟鲸涛回,吴越中分天堑开。 -- 出自明·时铭·题钱塘送别图
- 隔座时疑翠涛响,钩帘日讶玄云封。 -- 出自明·孙宁·题半塘寺润公房顾叔明所画松壁
- 西风卷海作涛声,烛影檐花彻夜明。 -- 出自明·唐之淳·秋夜怀孟熙
- 狂吟不信风涛险,浩饮只恐沧溟窄。 -- 出自明·童冀·再次衍公约看杏花
- 忽看天际惊涛白,失却君山一点青。 -- 出自·王偁·雨中过洞庭
- 五弦曲奏鲸涛息,重译人还鸟道通。 -- 出自明·王彝·送安南使还国应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