涛在第6个字的诗句
涛在第六个字的诗句
- 歌行元白辞涛壮,书画锺王笔势精。 -- 出自宋·晁补之·和二叔父少监入馆见赐诗
- 轩牙頣坦腹涛石箕坐兮,石亦有趾安不危,四无人兮可忘饥。 -- 出自宋·晁补之·山坡陀辞
- 船头勾曲洪涛外,船尾长芦白雾中。 -- 出自宋·晁补之·晚发长芦
- 归路云月黑,涛波隔长川。 -- 出自宋·陈师道·礼武台坐化僧
- 云霁山横,翠涛拥起千重恨。 -- 出自宋·赵长卿·点绛唇·云霁山横
- 碧瑶杯重翠涛深,笑领飞琼语。 -- 出自宋·陈著·烛影摇红·风月堂中
- 秋江九月鹭涛平,楚客征樯拂县星。 -- 出自宋·宋祁·送萧山宰刘寺丞
- 山对盘龙外,涛观濯鹭馀。 -- 出自宋·宋祁·题承诏亭
- 淋漓鹭下秋涛阔,蹀{左足右习繁体}檛狂宴鼓喧。 -- 出自宋·宋祁·叶道卿监太平州
- 山图禹穴近,涛气伍神骄。 -- 出自宋·宋祁·送余姚尉顾洵美老辈
- 大江绕郭风涛翻,城中冈◇无平地。 -- 出自宋·张耒·壬午正月望夜赴临汝宿襄城古驿县有古寺家人
- 兴来逸气如涛涌,千里长江归海时。 -- 出自唐·李颀·放歌行答从弟墨卿
- 旦暮然灯外,涛头振蛰龙。 -- 出自唐·曹松·题甘露寺
- 愁连远水波涛夜,梦断空山雨雹时。 -- 出自唐·张乔·望巫山
- 何人正得风涛便,一点轻帆万里回。 -- 出自唐·崔涂·鹦鹉洲即事(一作眺望)
- 云闲分岛寺,涛静见沙鸥。 -- 出自唐·李频·送侯郎中任新定二首
- 寒江向晚波涛急,深洞无风草木春。 -- 出自唐·杜光庭·题平盖沼
- 子胥英爽海涛横。 -- 出自宋·毛滂·小重山·碧瓦朱甍紫翠深
- 蔡子下笔生涛澜,少时往往思涌泉。 -- 出自宋·毛滂·十二月十二日雪晴成允蔡君扁舟携诗见临次韵
- 涡恐和山漩,涛疑若石奔。 -- 出自宋·魏野·三门留题
- 还看吴儿胥涛上,高出浪花几许。 -- 出自宋·刘辰翁·金缕曲/贺新郎
- 踏鲤从鼋胥涛上,怎不化成龙去。 -- 出自宋·刘辰翁·酹江月/念奴娇
- 却将江上风涛手,来听纱窗侧阮声。 -- 出自宋·刘过·听阮
- 海渎常晏,波涛不扬。 -- 出自唐·萧仿·郊庙歌辞·享太庙乐章·懿宗室舞
- 气积鱼龙窟,涛翻水浪声。 -- 出自唐·吉中孚·送归中丞使新罗册立吊祭
- 晴空万顷波涛白。 -- 出自宋·吕渭老·渔家傲·闻道庐山横广泽
- 只缘山在波涛底。 -- 出自宋·张抡·蝶恋花·弱水茫茫三万里
- 放乎四海,波涛际天。 -- 出自宋·包恢·李养源自号蒙泉求诗于东包某作此以赠之
- 人间万事风涛急,雨外一蓑天地宽。 -- 出自宋·方岳·风作
- 楼有章亭号,涛来自古今。 -- 出自唐·姚合·杭州观潮
- 戏青莲,跃碧涛。 -- 出自元·马钰·捣练子 赠中条山无为子
- 洪波激吹,怒涛翻雪。 -- 出自元·丘处机·蓬莱阁 景金本注云,二首本名秦楼月 仙山
- 舟人喧豗夜涛发,翻沙转石纷出没。 -- 出自明·李东阳·夜过仲家浅闸
- 潜鳞自足波涛地,别马长怀秣饲心。 -- 出自明·李东阳·与顾天锡夜话和留别韵(时天锡谪永州府同知
- 千艘梭织怒涛上,万幕笳吹明月中。 -- 出自清·曾国藩·次韵何廉昉太守感怀述事十六首
- 海门一夜波涛恶,玉麟攧折黄金角。 -- 出自宋·释普度·偈颂一百二十三首
- 东湖辊底怒涛,青山参天荆棘。 -- 出自宋·释普度·偈颂一百二十三首
- 海风吹起怒涛寒,截流过者脚不湿。 -- 出自宋·释普度·偈颂一百二十三首
- 溟溟沧海浪涛深,雾蔽山峦不易寻。 -- 出自宋·宋太宗·缘识
- 寒泷急雨飞涛恶,夜峡啼猿哭月低。 -- 出自明·陈宪章·故两广总制朱公归葬彬阳宪使陶公遣生员陈谏
- 凉月如冰,素涛翻雪,人世依约三更。 -- 出自宋·刘克庄·满庭芳·凉月如冰
- 眉洲屿隔雪涛中,闻此山川髣髴同。 -- 出自宋·刘克庄·三月二十一日泛舟十绝
- 高为峰岚下涛江,极目森秀涵苍凉。 -- 出自宋·刘克庄·郭熙山水障子
- 雷是阿香嗔,涛是灵胥怒。 -- 出自宋·刘克庄·杂咏一首
- 春江浩渺风涛急,方待先生济不通。 -- 出自宋·刘克庄·次韵竹溪中书重修县橘二首
- 乞君山石洪涛句,来作围床六幅屏。 -- 出自宋·曾几·求李生画山水屏
- 官河不似江涛险,只恐秋深白露寒。 -- 出自明·边贡·迎銮曲(十首)
- 石窌脂田废,涛江粉旐斜。 -- 出自宋·周必大·汤孺人挽词
- 川妃导我去,涛声合钟埙。 -- 出自宋·洪咨夔·答及甫和
- 海山万里风涛外,扶桑未老成春丝。 -- 出自宋·蔡襄·至和杂书五首·八月二日