浸在第4个字的诗句
浸在第四个字的诗句
- 水耕先浸草,春火更烧山。 -- 出自唐·杜甫·铜官渚守风(渚在宁乡县)
- 推翠影,浸云壑。 -- 出自宋·辛弃疾·贺新郎·拄杖重来约
- 冰壶冷浸玉芙蕖,三伏炎蒸一点无。 -- 出自宋·陆游·杂兴
- 泠泠月浸荒庭竹,淅淅风凋古井桐。 -- 出自宋·陆游·秋夜
- 清泉冷浸疏梅蕊,共领人间第一香。 -- 出自宋·陆游·初春书怀
- 岂惟冷浸玉芙蕖。 -- 出自宋·陆游·堂中以大盆渍白莲花石菖蒲翛然无复暑意睡起
- 曲池还浸古来月,丛莽忽见当时花。 -- 出自宋·陆游·题徐渊子环碧亭亭有茶山曾先生诗
- 一枝自浸铜瓶水,喜与年光未隔生。 -- 出自宋·陆游·病足累日不能出庵门折花自娱
- 中江秋浸两崖间,逆洄与我相往还。 -- 出自宋·王安石·赠彭器资
- 小雨散浸淫,为润广且深。 -- 出自宋·欧阳修·喜雨
- 萌芽防浸大,覆载莫偏恩。 -- 出自唐·韩愈·和侯协律咏笋
- 肃肃月浸树,满庭穠李花。 -- 出自宋·范成大·寒夜
- 君看巨浸朝百川,此岂有意潢潦前。 -- 出自宋·黄庭坚·次韵子瞻送李廌
- 荡精神,浸牙齿。 -- 出自宋·黄庭坚·三言二首
- 任抛巨浸疑无底,猛过西陵只有头。 -- 出自唐·罗隐·钱塘江潮
- 夜尘不浸银河水,金盎供新澡。 -- 出自宋·吴文英·探芳信·探春到
- 明月冷浸甘棠阴,光风碧长圜扉草。 -- 出自元·王冕·送吴瑞卿归武昌
- 长川冷浸秋云白,露草翻光凝碧色。 -- 出自宋·司马光·宿石闻牧马者歌
- 怒飞期浸逼,肥遁迹酒赊。 -- 出自宋·司马光·君倚示诗有归吴这兴为诗三十二韵以赠
- 游扬日浸微。 -- 出自南北·庾信·周宗庙歌 皇夏
- 蓬壶蕖浸,花院梨溶,醉连春夕。 -- 出自宋·蒋捷·瑞鹤仙·绀烟迷雁迹
- 一庭影浸梧竹。 -- 出自宋·无名氏·失调名
- 年代已浸深,书碑必亡矣。 -- 出自宋·梅尧臣·弟得臣殿丞签判越州
- 一潭冷浸崖根黑,数峰高入云衢碧。 -- 出自宋·邵雍·十二日同福昌令王赞善游龙潭
- 稽天巨浸洗南荒,尚有千峰骨立强。 -- 出自宋·晁补之·出游龙虎山舟中望仙岩壁立千仞者不可上其高
- 眼波横浸绿云鬟。 -- 出自宋·赵长卿·浣溪沙
- 月华冷浸消残雪。 -- 出自宋·赵长卿·菩萨蛮·肩舆晓踏江头月
- 眼波横浸,照人百媚,无限叮咛话。 -- 出自宋·赵长卿·御街行·香熏斗帐相逢乍
- 月魂冷浸,不谢琼花开展。 -- 出自元·姬翼·感皇恩·物外迥无尘
- 饬吏勤浸灌,冉冉荣孤根。 -- 出自宋·宋祁·正言田学士況书言上庠祭酒听北轩予所种竹滋
- 水团冰浸砂糖裹。 -- 出自宋·张耒·失调名
- 气苏巨浸内,未恨乏供给。 -- 出自宋·陈与义·二十二日自北沙移舟作是日闻贼革面
- 千年清浸,洗净河洛出图书。 -- 出自宋·毛滂·水调歌头·九金增宋重
- 曲沟浅浸寒清绕。 -- 出自宋·毛滂·渔家傲·年少莫寻潜玉老
- 桃花春浸一篙深,画桥东、柳低烟远。 -- 出自宋·毛滂·夜行船·弄水馀英溪畔
- 夜泉清浸月,午铎冷摇风。 -- 出自宋·毛滂·仙居禅院
- 谓此巨浸其是欤,今夕不饮可得乎。 -- 出自宋·苏泂·次韵刍父大篇
- 水痕深浸谷,野烧暖生薇。 -- 出自宋·方岳·社日次韵
- 淡河斜浸月光浮,看尽青山更倚楼。 -- 出自宋·释斯植·丙辰元夜
- 晴宵如浸昼如蒸,变气知从激处生。 -- 出自宋·曾丰·方罹残热忽值新凉喜而赋反悲秋
- 如何鲸浸外,更遣打包行。 -- 出自宋·刘克庄·白鹤故居
- 乃知湖浸阔,便觉井邑隘。 -- 出自宋·曾几·闻东湖荷花盛开未尝一游寄郑禹功
- 四围纯浸山,碧玉乱石黛。 -- 出自宋·曾几·闻东湖荷花盛开未尝一游寄郑禹功
- 玉蜍清浸婆娑影,正在微雪点缀间。 -- 出自宋·洪咨夔·朝南以诗送巴石研屏香几用韵·研屏
- 松声冷浸茶轩碧,苔点狂吞纳线青。 -- 出自唐·贯休·避地毗陵,寒月上孙徽使君兼寄东阳王使君三
- 烟霞浓浸海,川岳阔连天。 -- 出自唐·贯休·晚望
- 丹霞亭浸池心冷,曲沼门含水脚清。 -- 出自唐·花蕊夫人·宫词(梨园子弟以下四十一首一作王珪诗)
- 八月湖浸天,扬帆入秋色。 -- 出自唐·李群玉·送郑子宽弃官东游便归女几
- 荷衣半浸缘乡泪,玉貌潜销是客愁。 -- 出自唐·戎昱·秋日感怀
- 玉钩平浸水,金锁半沈河。 -- 出自宋·晁冲之·临江仙·双舸亭亭横晚渚