海在第7个字的诗句
海在第七个字的诗句
- 芳城春树晚,清海月弦初。 -- 出自宋·戴表元·排律十七韵贺阮侯伯子
- 明河汤残云,青海收晚日。 -- 出自宋·戴表元·八月十六张园玩月得一字
- 踏半浮屠见沧海,风摇铃铎是商声。 -- 出自宋·戴栩·佛舍利塔
- 越地此方全是海,唐碑其字半生苔。 -- 出自宋·戴栩·题云严寺
- 阳台迟雨散,沧海会尘飞。 -- 出自宋·丁氏·题汴邸
- 我受东南隅,去海不逾咫。 -- 出自宋·杜范·张上舍送望水偶成小诗
- 井疆贫富均,薄海咏康乐。 -- 出自宋·杜范·闲坐有感偶成古风简刘会之高吉父康司理
- 临风慨千古,云海浩无涯。 -- 出自宋·杜范·再用韵
- 乾坤钟秀气,湖海诵新诗。 -- 出自宋·杜汝能·赠陈随隐
- 雅以明经空四海,何曾屈膝拜三公。 -- 出自宋·度正·送钱国博解成都漕节详刑湖右
- 挟册夙潜心学海,挥毫今独步儒林。 -- 出自宋·度正·送张季修归简州兼简伯修
- 源泉混混回倒海,力量恢恢扶颓嵩。 -- 出自宋·度正·送张义立制干赴阙探韵得东字
- 大原自出号学海,馀波散及蕃儒林。 -- 出自宋·度正·寿黄侍郎
- 人从此充拓,四海皆闵曾。 -- 出自宋·方逢辰·鸡雏吟
- 亭横尘外眇四海,台插天表森孤峰。 -- 出自宋·方逢辰·饯修史宫讲吏部陈大著赴镇赣州
- 繄此倚阑人,四海谁我识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学诗吟十首
- 只嫌觅句基,四海有诗名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虚谷志归后赋十首
- 齐侯北海楚南海,匹马扁舟我过之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立夏五首
- 川流决溃终归海,木德回环会守心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次韵汪以南教授美康使君新政因及贱迹四首
- 一规明月悬江海,几许人家夜枕安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次韵夹谷子括吴山晚眺
- 果行誓必往,江海迷溯沿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寄题云屋赵资敬启蒙亭风雩亭二首
- 海化桑田田复海,龙妒倮虫规作醢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续苦雨行二首
- 自从北海至南海,搜诗直到珊瑚底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走笔送僧宣无言归泉南
- 乃父敬愍侯,浮海将使指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呈吴门王治中元俞都中参政伯大孙先人同榜
- 何当插翅渡潮海,月门吾敲堂吾升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寄题畅上人文溪别业诗
- 乾坤谁失驭,江海已横流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七月十日有感
- 及至绍圣初,岭海谪坡谷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追和东坡先生亲笔陈季常见过三首
- 原学仲连,甘蹈海东。 -- 出自明·方氏·殉节诗·三解
- 但忧来日少,沧海阔无津。 -- 出自宋·高斯得·书事四首
- 我穷何足道,四海关吾胸。 -- 出自宋·高斯得·桑贵有感
- 终疑入江湖,赴海日千里。 -- 出自宋·巩丰·翠蛟亭泉出天柱之趾将至洞霄门数折下坠方春
- 凭阑月色出沧海,欹枕秋声入古松。 -- 出自宋·古成之·忆罗浮
- 野航一逍遥,湖海意自足。 -- 出自宋·郭印·虚舟二首
- 学道正如此,到海以为期。 -- 出自宋·郭印·临流
- 一人知顺动,四海望亲征。 -- 出自宋·郭印·闻车驾幸金陵二首
- 渠魁睥神器,四海俱动摇。 -- 出自宋·郭知运·题双庙
- 遥知蓬莱隔沧海,毛羽不航人莫至。 -- 出自宋·韩松·崇寿院霜钟双阁
- 此行有似风过海,摸索不著闻其声。 -- 出自宋·何耕·留隐庵老住碧芦轩
- 诗书俎豆化辽海,威武富贵何披猖。 -- 出自宋·胡宏·寄题向伯元敦止堂
- 自觉才疏胜北海,又无经学震西州。 -- 出自宋·胡宏·紫盖峰前作小圃日亲圃事情见乎辞呈伯氏兼简
- 琅琊失孤岫,渤海播圆峤。 -- 出自宋·胡融·琼台
- 我欲铲崖嶂,涉海登蓬莱。 -- 出自宋·胡融·玉霄峰
- 望迷四雇浑如海,立欲移时只是云。 -- 出自宋·黄登·万峰庵
- 山从地尽云垂海,水共天浮日射洋。 -- 出自宋·黄文雷·登楼有感
- 我闻大士入词海,不起宴坐澄心源。 -- 出自宋·晃冲之·送一上人还滁州琅琊山
- 时情莫测深如海,世事难齐乱似麻。 -- 出自宋·晃逈·擬白乐天遣怀
- 凌空地势欲吞海,绕寺渡声长带秋。 -- 出自宋·江定斋·题金山雄跨亭
- 提封犬牙制,被海珠贝错。 -- 出自宋·金君卿·代人送广州刘待制
- 愿公南辕还,四海霖雨作。 -- 出自宋·金君卿·代人送广州刘待制
- 伤时怀抱深於海,掠眼风光醉似泥。 -- 出自宋·来梓·杜甫游春