津在第14个字的诗句
津在第一十四个字的诗句
- 去去何时却见君,悠悠烟水似天津。 -- 出自唐·方干·与徐温话别
- 水阔坐看千万里,青芜盖地接天津。 -- 出自唐·方干·书原上鲍处士屋壁
- 释子沾恩无以报,只擎章句贡平津。 -- 出自唐·贯休·蜀王登福感寺塔三首
- 数载蹉跎罢搢绅,五湖乘兴转迷津。 -- 出自唐·戎昱·戏赠张使君
- 九秋青女霜添味,五夜方诸月溜津。 -- 出自宋·杨亿·梨
- 玉女壶倾笑电频,白榆晴影接星津。 -- 出自宋·杨亿·戊申年七夕五绝
- 风递清香随凤辇,波涵倒影落龙津。 -- 出自宋·杨亿·后苑赏花应製
- 麟殿九旬谈妙法,曹溪一滴渡迷津。 -- 出自宋·杨亿·灵隐长老归旧山
- 麟斗何因识星度,鹊飞谁复见天津。 -- 出自宋·葛立方·月蚀
- 老夫耄矣诚堪笑,何惜同来试问津。 -- 出自宋·李吕·诗勉粹夫进学兼示诸子
- 摇松旋拾晶荧煮,已觉肥生齿颊津。 -- 出自宋·刘子翚·次韵白水雪梅二诗
- 嗣音风雅愧辞竭,安得笔翻云汉津。 -- 出自宋·刘子翚·原仲致中寄梅雪二诗再次前韵
- 拂拂鹅黄初借色,涓涓蜜醴为输津。 -- 出自宋·刘子翚·食鹅梨三首
- 山前踊跃见樵人,欲问神仙更问津。 -- 出自宋·王之道·游毛公洞六首
- 自恐谢安行不免,谁言陶侃困无津。 -- 出自宋·王之道·题时轩
- 祖意如来烦指似,迷舟何幸济通津。 -- 出自宋·王之道·宿吉祥寺赠应上人
- 僧房长夏宜幽僻,杖屦频来顾问津。 -- 出自宋·张元干·与富枢密
- 待扫欃枪洗兵马,两翁玄语记天津。 -- 出自宋·张元干·宫使枢密富丈和篇高妙所谓压倒元白末句许予
- 万壑争流君看取,西兴从此是通津。 -- 出自宋·张元干·子立昆仲垂和游天宫诗既工且敏义不虚辱再此
- 只欠竹阴垂北牖,尽多山色近南津。 -- 出自元·倪瓒·寄天民张先生
- 天上琼花回后土,江南杜宇到天津。 -- 出自元·杨维桢·送玉笥生往吴大府之聘兼柬国宝枢相宾卿客省
- 水犀万弩填震泽,河丁万钟输茅津,神愁鬼愤哭万民。 -- 出自元·杨维桢·铜将军
- 家移洞里难知姓,水到人间易问津。 -- 出自明·何景明·秦人洞
- 少年离别多苦辛,驱车何处问通津。 -- 出自明·瞿佑·车遥遥
- 兽环移去属何人,重构高门临要津。 -- 出自明·瞿佑·高门叹
- 寄声无限同盟者,苦海中间学问津。 -- 出自明·王世贞·有感
- 送到涧声无响处,归来明月满前津。 -- 出自明·徐渭·访李岣嵝山人于灵隐寺
- 郑卫由来本懿亲,相思只隔大河津。 -- 出自明·杨基·送朱明善少府
- 可怜烟草江安树,愁见当年送别津。 -- 出自明·杨慎·过南溪怀刘参之承之兄弟
- 东破诸侯西入秦,咸阳北阪南渭津。 -- 出自唐·苏颋·奉和圣制春台望应制
- 独有前池一小雁,叨承旧惠入天津。 -- 出自唐·姚崇·郊庙歌辞·享龙池乐章·第一章
- 檐前漱晓穹苍碧,庭下眠秋沆瀣津。 -- 出自唐·薛能·上盐铁尚书
- 云衣香薄妆态新,彩輧悠悠度天津。 -- 出自唐·刘言史·七夕歌
- 严光万古清风在,不敢停桡更问津。 -- 出自唐·吴融·富春
- 金鼎晓煎云漾粉,玉瓯寒贮露含津。 -- 出自唐·吴融·病中宜茯苓寄李谏议
- 何似晓来江雨后,一行如画隔遥津。 -- 出自唐·孙鲂·杂曲歌辞·杨柳枝
- 撩乱垂丝昏柳陌,参差浓叶暗桑津。 -- 出自唐·谢偃·乐府新歌应教
- 翠凤有时翻瑞形,银蟾通夕堕清津。 -- 出自宋·王珪·题道录陈景元中太乙宫种玉轩
- 来无方马去无轮,天险分明限一津。 -- 出自宋·王珪·虎北口
- 虏酒相邀绝峰饮,却因高处望天津。 -- 出自宋·王珪·新馆
- 夙驾鸣鸾启阊阖,霓裳遥裔俨天津。 -- 出自唐·陆敬·七夕赋咏成篇
- 瑶台半入黄山路,玉槛傍临玄霸津。 -- 出自唐·卢藏用·奉和立春游苑迎春应制
- 与君相识即相亲,闻道君家住孟津。 -- 出自唐·卢象·寄河上段十六(一作王维诗)
- 闻君欲行西入秦,君行不用过天津。 -- 出自唐·冯著·洛阳道
- 好拥双旌便东下,画船明月绿杨津。 -- 出自宋·郑獬·句
- 聊借寿樽倾北海,久叨宾馆祝平津。 -- 出自宋·强至·韩魏公生日三首
- 不识浊醪倾北固,独随寒雨出西津。 -- 出自宋·强至·将渡扬子风雨忽作
- 章句横行古道堙,先生笔力障颓津。 -- 出自宋·强至·读尹师鲁集
- 何人为向水头去,凭仗殷勤一问津。 -- 出自宋·张栻·和张荆州所寄
- 我舟欲渡风伯嗔,卷帆夜泊沧江津。 -- 出自宋·崔敦礼·泊福山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