津在第14个字的诗句
津在第一十四个字的诗句
- 水寒孤棹触天文,直似乘槎去问津。 -- 出自唐·陆龟蒙·早行
- 骨峭情高彼岸人,一杯长泛海为津。 -- 出自唐·张祜·题画僧二首
- 汗血炎方七见春,又随残月渡江津。 -- 出自明·戚继光·督兵过潮州渡
- 可怜轻质都无定,一落银河莫问津。 -- 出自宋·梅尧臣·和范景仁王景彝殿中杂题三十八首并次韵其二
- 但将苦意摩层宙,莫计终穷涉暮津。 -- 出自宋·梅尧臣·和范景仁王景彝殿中杂题三十八首并次韵其十
- 煮之桉酒美如玉,甘脆入齿馋流津。 -- 出自宋·梅尧臣·文惠师赠新笋
- 送别西亭车马尘,天池回傍欲迷津。 -- 出自宋·梅尧臣·次韵和江邻几送客回同过金明池二首
- 风光犹未老於人,兽口泉声泻碧津。 -- 出自宋·梅尧臣·次韵和江邻几送客回同过金明池二首
- 亦知车马有行色,为见长沮与问津。 -- 出自宋·梅尧臣·送黄生
- 从今莫厌闲官职,主管风骚胜要津。 -- 出自宋·王禹偁·前赋春居杂兴诗二首间半岁不复省视因长男
- 年老逢春莫厌春,住家况复在天津。 -- 出自宋·邵雍·年老逢春十三首
- 从今便作西归计,免向人间更问津。 -- 出自宋·邵雍·谢商守宋郎中寄到天柱山户帖仍依元韵
- 何处青楼隔桃李,乐声时复到天津。 -- 出自宋·邵雍·天津闻乐吟
- 若到江山最佳处,举杯无惜望天津。 -- 出自宋·邵雍·寄前洛阳簿陆刚秘校
- 物理未惊翁丧马,世情应笑子知津。 -- 出自宋·晁补之·次韵邠倅王正夫
- 秦吴绝域从来恨,我已能知莫问津。 -- 出自宋·晁补之·自蒲赴湖早行作
- 雪山满眼寒潮急,凭伏归鸿一问津。 -- 出自宋·朱翌·次韵常子正
- 昨夜天孙拥翠軿,余光犹此照河津。 -- 出自宋·朱翌·七夕后一日诸公携酒见过
- 百果若重推贡士,风流应不下平津。 -- 出自宋·朱翌·谢惠杨梅
- 桃李摧残风雨春,天孙河鼓隔天津。 -- 出自宋·陈师道·题柱二首
- 勉作功名求善颂,径从平地据通津。 -- 出自宋·陈师道·次韵杨内翰赠诸进士
- 如今所见到草木,不独飞鸟啼天津。 -- 出自宋·陈著·绿萼梅歌
- 鸣雁嘹嘹北向频,渌波何处是通津。 -- 出自唐·顾况·湖南客中春望
- 雪浪排空接海门,孤舟三日阻龙津。 -- 出自唐·殷尧藩·襄口阻风
- 卜肆沈冥谁复问,年年槎路上天津。 -- 出自宋·宋祁·七夕
- 汉皋烟浪泼醅春,弭节江干一问津。 -- 出自宋·宋祁·朱舜卿南游有寄
- 峭帆风罢到淮濒,草草停桡一问津。 -- 出自宋·宋祁·答户部勾院王学士泊沧陵见寄
- 叠甓分渠激磑轮,云喷馀溜下通津。 -- 出自宋·宋祁·冯家溪二首
- 袍雪纷纷君莫顾,汉皇终自识平津。 -- 出自宋·宋祁·陈济赴举兼省觐
- 萍渚日华摇使旆,蜃天楼影暗潮津。 -- 出自宋·宋祁·送太常边博士守永嘉郡
- 蠹简时披落暗尘,昼窗风冷冰蟾津。 -- 出自宋·宋祁·庠局观书偶呈同舍
- 双阙晓云连太室,九明晴影动天津。 -- 出自宋·张耒·遣兴次韵和晁应之四首
- 夜按双娃禁曲新,东西箫鼓接云津。 -- 出自唐·许浑·观章中丞夜按歌舞
- 桂攀明月曾观国,蓬转西风却问津。 -- 出自唐·高骈·留别彰德军从事范校书
- 玉颜虽掩马嵬尘,冤气和烟锁渭津。 -- 出自唐·高骈·马嵬驿
- 立门不是趋时客,始向穷途学问津。 -- 出自唐·薛逢·贺杨收作相
- 共说金陵龙虎气,放臣迷路感烟津。 -- 出自宋·陈与义·次韵尹潜感怀
- 仙掌倚天频滴露,方诸待月自涵津。 -- 出自宋·钱惟演·泪二首
- 乌鹊飞来接断云,祇贪清浅渡星津。 -- 出自宋·钱惟演·戊申年七夕五绝
- 茜旗影里椹袍身,迎入蒲津免问津。 -- 出自宋·魏野·次韵和薛端公归故里之什二首
- 石鼓晓听殊待漏,玉潭时看异迷津。 -- 出自宋·魏野·寄赠华山致仕韩见素
- 江声直下黄牛峡,河势遥分白马津。 -- 出自宋·韩元吉·次韵子云盱眙道中三首
- 十年计拙未能伸,四海滔滔总是津。 -- 出自宋·韩元吉·次韵子云途中见寄
- 海门应去蓬莱近,我欲乘桴试问津。 -- 出自宋·韩元吉·送吕令防赴海门宰
- 一与清风上芸阁,再期秋雨过龙津。 -- 出自唐·鲍溶·寄张十七校书李仁行秀才
- 远别悠悠白发新,江潭何处是通津,潮声偏惧初来客,海味唯甘久住人。 -- 出自唐·耿湋·送友人游江南
- 岩前版筑不求伸,方寸那希据要津。 -- 出自唐·胡曾·咏史诗·傅岩
- 温峤南归辍棹晨,燃犀牛渚照通津。 -- 出自唐·胡曾·咏史诗·牛渚
- 诏使舣舟应访道,雨花交影隔西津。 -- 出自宋·夏竦·闻劝农二使渡江访胡丞隐居
- 千重翠木开珍圃,百尺朱楼压宝津。 -- 出自宋·韩维·城西二首