津在第14个字的诗句
津在第一十四个字的诗句
- 先王大典藏夷貊,苍波浩荡无通津。 -- 出自宋·欧阳修·日本刀歌
- 楚波漾楫萍如日,淮月开舲蚌有津。 -- 出自宋·欧阳修·奉送叔父都官知永州
- 天明又出桃源去,仙境何时再问津。 -- 出自宋·秦观·闲燕堂联句
- 黄埃九陌谁知子,青竹千年独问津。 -- 出自宋·杨万里·和王元驹
- 晦翁今已作贵人,君从何许去问津。 -- 出自宋·杨万里·送安成罗茂忠
- 尚堪挂壁萦蛛尘,一饭瞻爷齿生津。 -- 出自宋·杨万里·谢陈希颜惠兔券羓
- 射科速化谁无术,误向南溪更问津。 -- 出自宋·杨万里·送曾秀才归永丰
- 儿啼惊觉梦中身,恰则华胥政问津。 -- 出自宋·杨万里·夜寒独觉
- 满盘山海眩芳珍,未借前筹已咽津。 -- 出自宋·杨万里·小饮俎豆颇备江西淮浙之品戏题二首
- 心断洛阳三两处,窈娘堤抱古天津。 -- 出自唐·元稹·送友封
- 已甘搰搰勤为圃,休向滔滔苦问津。 -- 出自宋·范成大·偶书
- 石色如霜铁色新,洨河南北尚通津。 -- 出自宋·范成大·赵州石桥
- 遥爱南桥秋日晚,雨边杨柳映天津。 -- 出自唐·张籍·寄孙洛阳格
- 词客南行宠命新,潇湘郡入曲江津。 -- 出自唐·张籍·送邵州林使君
- 路傍邂逅卖柴人,为说高沙可问津。 -- 出自宋·文天祥·至扬州
- 西风八月楚江滨,争看星槎会汉津。 -- 出自宋·文天祥·宴湖南董提举致语口号
- 此时顾恩不顾身,念君此日赴河津。 -- 出自唐·高适·相和歌辞·秋胡行
- 渐喜雪霜消解尽,得随风水到天津。 -- 出自唐·李绅·寿阳罢郡日,有诗十首,与追怀不殊,今编于
- 连野碧流通御苑,满阶秋草过天津。 -- 出自唐·李绅·重入洛阳东门
- 梅花百树障去路,垂柳千条暗回津。 -- 出自唐·李隆基·春日出苑游瞩(太子时作)
- 死心寮里有清新,把断黄河塞要津。 -- 出自宋·黄庭坚·寄清新二禅师颂
- 北客未尝眉自颦,南人夸说齿生津。 -- 出自宋·黄庭坚·戏答晁深道乞消梅二首
- 莽渺三江五湖外,短船无地不知津。 -- 出自宋·黄庭坚·舟子
- 渐散紫烟笼帝阙,稍回晴日丽天津。 -- 出自宋·黄庭坚·雨过至城西苏家
- 男儿只要有知己,才子何堪更问津。 -- 出自唐·罗隐·送人赴职任褒中
- 早得铸金夸范蠡,旋闻垂钓哭平津。 -- 出自唐·罗隐·雒城作
- 野云如火照行尘,会绩溪边去问津。 -- 出自唐·罗隐·送刘校书之新安寄吴常侍
- 宰府初开忝末尘,四年谈笑隔通津。 -- 出自唐·罗隐·春晚寄钟尚书
- 我亦有心无处说,等闲停棹似迷津。 -- 出自唐·罗隐·过废江宁县(王昌龄曾尉此县)
- 随汤上下犹欣欣,不识河汉清凉津。 -- 出自宋·苏辙·溽暑
- 飘零敢说是诗人,故旧多居要路津。 -- 出自宋·戴复古·次韵杜运使见赠
- 当时进士几百人,奔趋衮衮登要津。 -- 出自元·王冕·送沙德润之焉城
- 匹马扁舟寄此身,可怜投老尚迷津。 -- 出自宋·贺铸·将发永城留题李氏斋壁
- 幽踪谁识女郎身,银浦前头好问津。 -- 出自明·王微·仙家竹枝词(二首。同李夫人登武当山作)
- 神藏鬼伏能千变,亦胜忘机避要津。 -- 出自唐·司空图·漫书五首
- 古来贤俊共悲辛,长是豪家拒要津。 -- 出自唐·司空图·有感二首
- 年年山□□来频,莫强孤危竞要津。 -- 出自唐·司空图·南至日
- 三十功名志未伸,初将文字竞通津。 -- 出自唐·司空图·榜下
- 群峰斜转太行角,万谷同趋马颊津。 -- 出自宋·司马光·送晁校理知怀州
- 嗟予乘服欲往学,沧波浩荡无通津。 -- 出自宋·司马光·和君倚日本刀歌
- 叠鼓鸣铙迎候新,军牙孑孑倚淮津。 -- 出自宋·司马光·送茹屯田知无为军
- 四海交游不易得,一州云月聊相津。 -- 出自宋·白玉蟾·短歌行
- 何必裹粮圆峤外,宁又远泛阆风津。 -- 出自宋·白玉蟾·赠方壶高士
- 莫道花开便是春,莫言沙涨即成津。 -- 出自明·刘基·绝句漫兴(三首)
- 满地寒风满面尘,荒烟白草旧通津。 -- 出自明·刘基·过苏州(九首)
- 城郭喧喧争送远,危梁袅袅渡东津。 -- 出自唐·戴叔伦·送张评事
- 多少嘉谟奏风俗,斗牛孤剑在平津。 -- 出自唐·陈陶·闽中送任畹端公还京
- 普宁都护军威重,九驿梯航压要津。 -- 出自唐·陈陶·赠容南韦中丞
- 明河可望不可亲,愿得乘槎一问津。 -- 出自唐·宋之问·明河篇
- 瓦瓶盛酒瓷瓯酌,荻浦芦湾是要津。 -- 出自唐·杜荀鹤·登灵山水阁贻钓者