津在第10个字的诗句
津在第一十个字的诗句
- 重沐饬冠裳,济溺立要津。 -- 出自明·杨基·出台复还洪都
- 禄品宵征路,堂川暝问津。 -- 出自明·杨慎·近归有寄
- 杖履难重遇,桃花处处津。 -- 出自清·吴嘉纪·挽王秀才斌
- 云开洒膏露,草疏芳河津。 -- 出自唐·李适·中和节日宴百僚赐诗
- 如何台下路,明日又迷津。 -- 出自唐·刘驾·钓台怀古
- 无言即相别,此处不迷津。 -- 出自唐·齐己·竟陵遇昼公
- 后徒游礼者,犹认指迷津。 -- 出自唐·齐己·吊双泉大师真塔
- 洁妇怀明义,从泛河之津。 -- 出自唐·乔知之·杂曲歌辞·定情篇
- 行漏今徒晚,风烟起观津。 -- 出自唐·刘宪·奉和幸礼部尚书窦希玠宅应制(一作陪幸五王
- 正色凝高岭,随流助要津。 -- 出自唐·薛能·新雪八韵
- 久客孤舟上,天涯漱晓津。 -- 出自唐·薛能·春霁
- 祯祥应北极,调燮验平津。 -- 出自唐·薛能·除夜作
- 独立正伤心,悲风来孟津。 -- 出自唐·孟云卿·伤时二首(一作宋郊)
- 东越相逢地,西亭送别津。 -- 出自唐·张子容·送孟八浩然归襄阳二首(下篇一作王维诗)
- 雪尽黄山树,冰开黑水津。 -- 出自唐·张子容·长安早春(一作孟浩然诗)
- 夹堤连太液,还似映天津。 -- 出自宋·陈羽·小苑春望宫池柳色
- 负剑渡颍水,归马自知津。 -- 出自唐·独孤及·壬辰岁过旧居
- 怯探同海底,稀遇极天津。 -- 出自唐·吴融·和韩致光侍郎无题三首十四韵
- 锦收花上露,珠引月中津。 -- 出自唐·吴融·和韩致光侍郎无题三首十四韵
- 眼穿回雁岭,魂断饮牛津。 -- 出自唐·吴融·和韩致光侍郎无题三首十四韵
- 身近从淄右,家元接观津。 -- 出自唐·吴融·倒次元韵
- 一室四无邻,荒郊接古津。 -- 出自唐·吴融·荆州寓居书怀
- 忌秽栽时土,尝甜折处津。 -- 出自唐·孙鲂·主人司空后亭牡丹
- 邃幄留飚御,清坛堕月津。 -- 出自宋·王珪·大飨明堂庆成诗
- 帝方惊主父,人已芦平津。 -- 出自宋·王珪·闻邵兴宗拜命
- 独叹高阳晚,归路不知津。 -- 出自唐·许敬宗·安德山池宴集
- 何如御京洛,流霰下天津。 -- 出自唐·许敬宗·奉和喜雪应制
- 高高侵地镜,皎皎彻天津。 -- 出自唐·庾抱·卧疴喜霁,开扉望月,简宫内知友
- 赫赫容台上,千祀耀平津。 -- 出自唐·任希古·和左仆射燕公春日端居述怀
- 欲知花迹远,云影入天津。 -- 出自唐·许圉师·咏牛应制
- 彩旗临凤阙,翠幕绕龟津。 -- 出自唐·宗楚客·句
- 洛城终不闭,更出小平津。 -- 出自唐·长孙正隐·上元夜效小庾体同用春字
- 重城自不掩,出向小平津。 -- 出自唐·陈嘉言·上元夜效小庾体
- 成山徒可仰,涉海讵知津。 -- 出自唐·刘升·奉和圣制送张说上集贤学士赐宴(赋得宾字)
- 奈何灵仙骨,锹翮瑶池津。 -- 出自唐·许景先·征君宅
- 飘飖任舟楫,回合傍江津。 -- 出自唐·席豫·江行纪事二首
- 更事文犀节,还过白马津。 -- 出自唐·李嘉祐·赠卫南长官赴任
- 时称谢康乐,别事汉平津。 -- 出自唐·李嘉祐·送王谏议充东都留守判官
- 含情归上国,论旧见平津。 -- 出自唐·李嘉祐·送侍御史四叔归朝
- 四时固相代,谁能久要津。 -- 出自唐·薛据·古兴
- 御柳初含色,龙池渐启津。 -- 出自唐·王绰·迎春东郊
- 那堪归葬日,哭渡柳杨津。 -- 出自唐·窦常·故秘监丹阳郡公延陵包公挽歌词
- 远爱东光县,平临若木津。 -- 出自唐·窦牟·送东光吕少府之官连帅奏授
- 谢公遗咏处,池水夹通津。 -- 出自唐·陈润·赋得池塘生春草(一作陈陶诗)
- 古渡大江滨,西南距要津。 -- 出自唐·张众甫·送李观之宣州谒袁中丞赋得三州渡
- 五岭天无雁,三巴客问津。 -- 出自唐·杨凭·巴江雨夜
- 康强锺卫武,爵禄茂平津。 -- 出自宋·强至·北京判府司徒侍中生日三十四韵
- 唐宫芜没今何在,漫拂津阳石记看。 -- 出自宋·强至·依韵奉和司徒侍中留题灵泉观
- 瑶林纷有蕊,玉海浩无津。 -- 出自宋·强至·依韵奉和司徒侍中雪二十韵
- 沧波老树吾亦爱,闻说津头有船卖。 -- 出自宋·吴则礼·次天启赠净利名吴道人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