洞在第3个字的诗句
洞在第三个字的诗句
- 昔闻洞庭水,今上岳阳楼 -- 出自唐·杜甫·吴楚东南坼
- 桃花洞,瑶台梦,一片春愁谁与共? -- 出自五代·和凝·天仙子·柳色披衫金缕凤
- 予若洞庭叶,随波送逐臣。 -- 出自唐·李白·送郄昂谪巴中
- 且就洞庭赊月色,将船买酒白云边。 -- 出自唐·李白·游洞庭湖五首·其二
- 人迷洞庭水,雁度潇湘烟。 -- 出自唐·李白·郢门秋怀
- “猿啼洞庭树,人在木兰舟。”全诗翻译赏析 -- 出自··
- “昔闻洞庭水,今上岳阳楼”作者出处及全诗翻译赏析 -- 出自··
- 清光洞毫发,皎洁照群情。 -- 出自唐·李白·赠清漳明府侄聿
- 水横洞以下渌,波小声而上闻。 -- 出自唐·李白·鸣皋歌送岑徵君 时梁园三尺雪.
- 七元洞豁落,八角辉星虹。 -- 出自唐·李白·访道安陵遇盖还为余造真录临别留赠 【上竹
- 至人洞玄象。 -- 出自唐·李白·古风其二十九
- 因为洞庭叶,飘落之潇湘。 -- 出自唐·李白·赠别舍人弟台卿之江南
- 五落洞庭叶,三江游未还。 -- 出自唐·李白·寄从弟宣州长史昭
- 我作洞霄君作守,白头相对故依然。 -- 出自宋·苏轼·浣溪沙
- 真游洞穴沧波下。 -- 出自宋·苏轼·踏莎行·山秀芙蓉
- ?三游洞有诗,《夷陵图》后有留题处。 -- 出自宋·苏轼·夷陵县欧阳永叔至喜堂
- 莫向洞庭歌楚曲,烟波渺渺正愁予。 -- 出自宋·苏轼·和邵同年戏赠贾收秀才三首
- 仙宫洞房本不扃,梦中同蹑凤凰翎。 -- 出自宋·苏轼·芙蓉城
- 精神洞元化,白日升高旻。 -- 出自宋·苏轼·古风?此秦观诗?
- 更欲洞霄为隐吏,一庵闲地且相留。 -- 出自宋·苏轼·和张子野见寄三绝句 过旧游
- 二年洞庭秋,香雾长噀手。 -- 出自宋·苏轼·洞庭春色
- 今年洞庭春,玉色疑非酒。 -- 出自宋·苏轼·洞庭春色
- 寄语洞中龙,睡味岂不嘉。 -- 出自宋·苏轼·和孙同年卞山龙洞祷晴
- 人言洞府是鳌宫,升降随波与海通。 -- 出自宋·苏轼·濠州七绝 浮山洞(洞在淮上夏潦不能及而冬
- 亦知洞府嘲轻脱,终胜嵇康羡王烈。 -- 出自宋·苏轼·石芝(并叙)
- 宿留洞庭秋,天寒潇湘素。 -- 出自唐·杜甫·雨
- 巴陵洞庭日本东,赤岸水与银河通,中有云气随飞龙。 -- 出自唐·杜甫·戏题王宰画山水图歌
- 清霜洞庭叶,故就别时飞。 -- 出自唐·杜甫·送卢十四弟侍御护韦尚书灵榇归上都二十韵
- 耳激洞门飙,目存寒谷冰。 -- 出自唐·杜甫·陪章留后惠义寺饯嘉州崔都督赴州
- 我行洞庭野,欻得文翁肆。 -- 出自唐·杜甫·题衡山县文宣王庙新学堂,呈陆宰
- 青草洞庭湖,东浮沧海漘。 -- 出自唐·杜甫·寄薛三郎中(据)
- 秋枯洞庭石,风飒长沙柳。 -- 出自唐·杜甫·奉赠李八丈判官(曛)
- 果擘洞庭橘,脍切天池鳞。 -- 出自唐·白居易·轻肥
- 谓为洞庭橘,美人自移植。 -- 出自唐·白居易·有木诗八首
- --王起洞户晨晖入,空庭宿雾披。 -- 出自唐·白居易·喜晴联句
- [小有洞在天坛顶上。 -- 出自唐·白居易·天坛峰下赠杜录事
- 华阳洞里秋坛上,今夜清光此处多。 -- 出自唐·白居易·华阳观中八月十五日夜招友玩月
- 偶逢洞仙博。 -- 出自唐·王维·燕子龛禅师
- 又如洞房冷,翠被张穹笼。 -- 出自唐·李商隐·李肱所遗画松诗书两纸得四十韵
- 武夷洞里生毛竹,老尽曾孙更不来。 -- 出自唐·李商隐·武夷山
- 老君洞外小朱扉,云压寒空雪欲飞。 -- 出自宋·陆游·感昔
- 此夕洞庭应更好,谁能从我跨青鸾? -- 出自宋·陆游·中秋夜半後无云而月色微淡尤为绝景
- 水边洞口适有遇,握手一言换凡骨。 -- 出自宋·陆游·怀青城旧游
- 晓入洞庭阔,暮归巫峡深。 -- 出自唐·杜牧·云
- 开锁洞门远,卷帘官舍凉。 -- 出自唐·杜牧·长兴里夏日寄南邻避暑
- 三清洞里无端别,又拂尘衣欲卧云。 -- 出自唐·杜牧·送故人归山
- 吹我洞箫,鼓瑟琴,何訚訚! -- 出自魏晋·曹操·气出唱
- 风吹洞口云,水动山头月。 -- 出自宋·王安石·题宝岩寺寒碧亭二首
- 家本洞庭上,岁时归思催。 -- 出自唐·孟浩然·溯江至武昌
- 家本洞湖上,岁时归思催。 -- 出自唐·孟浩然·溯江至武昌