洞在第2个字的诗句
洞在第二个字的诗句
- 玉洞彦胎仙,自然饮,长生酒。 -- 出自元·马钰·迎春乐 赠汝先生
- 碧洞清泉,响闻迢递,一声长溜。 -- 出自元·丘处机·水龙吟·春兴昊天空阔初晴
- 幽洞小溪,开怀取兴,时成短句长篇。 -- 出自元·丘处机·望海潮 脱俗
- 土洞安眠稳坐,松岩耳静心清。 -- 出自元·尹志平·西江月 人西山路
- 碧洞高眠,清岩稳坐,岂羡王孙宅。 -- 出自元·尹志平·无俗念 通仙观作
- 吹洞箫,飞羽觞,鸣玉琴,舞《霓裳》,阴风飒飒左右至,耳热不受秋山凉。 -- 出自明·李东阳·题丁御史同年墨竹走笔长句
- 澒洞鸿濛,天兴无极。 -- 出自隋·佚名·绍兴祀岳镇海渎四十三首
- 澒洞鸿蒙,功高善下。 -- 出自隋·佚名·淳祐祭海神十六首
- 石洞篝火入,石室敷床居。 -- 出自明·高启·剡原九曲(九首)
- 茅洞白龙和雨看,荆溪黄鹄带霜听。 -- 出自唐·高蟾·秋日寄华阳山人
- 洞洞八荒皆我闼,豁然窥见等天真。 -- 出自宋·徐元杰·咏以人与天地万物为一体刻印章诗
- 中洞既深豁,旁窦皆奇诡。 -- 出自宋·刘克庄·伏波岩
- 下洞初俯入,藓室寒飕飕。 -- 出自宋·刘克庄·辰山
- 中洞忽跃出,有迳通玄幽。 -- 出自宋·刘克庄·辰山
- 古洞半芜废,仙人今在亡。 -- 出自宋·刘克庄·泛西湖
- 一洞沾秦俗,疑非太古民。 -- 出自宋·刘克庄·源里
- 中洞松栝新,东皋阡陌故。 -- 出自唐·储光羲·贻王侍御出台掾丹阳
- 锦洞桃花远,青山竹叶深。 -- 出自唐·李群玉·送秦炼师
- 碧洞青萝不畏深,免将饥渴累禅心。 -- 出自唐·施肩吾·送绝粒僧
- 绕洞寻花日易销,人间无路得相招。 -- 出自唐·施肩吾·山中玩白鹿
- 远洞时闻磬,群僧昼掩扉。 -- 出自唐·郑谷·华山
- 深洞藏泉脉,悬崖露树根。 -- 出自宋·潘阆·秋日题琅琊山寺
- 秦洞花迷,巫阳梦断,夜来曾到蓝桥。 -- 出自宋·蔡伸·满庭芳·秦洞花迷
- 爱洞门深锁,人间福地,双溪分占,天上星躔。 -- 出自宋·卢祖皋·沁园春·几叶凋枫
- 玉洞沈沈何处。 -- 出自宋·赵彦端·水调歌头·山色望中好
- 西洞庭,东洞庭,相逢铁笛铜龙精。 -- 出自元·杨维桢·周郎玉笙谣
- 小洞桃花落香屑,大堤杨柳扫晴烟。 -- 出自元·杨维桢·又湖州作(四首。书寄班恕齐。试温生笔,写
- 萝洞兰烟绕烛徽,三更三点妓成围。 -- 出自元·杨维桢·席上赋
- 右洞庭秋月。 -- 出自明·杨基·潇湘八景
- 花洞留宸赏,还旗绕夕烟。 -- 出自唐·徐彦伯·幸白鹿观应制
- 李洞僻相似,得诗先示师。 -- 出自唐·齐己·览清尚卷
- 仙洞谁传与,松房自炼成。 -- 出自唐·齐己·谢人惠丹药
- 花洞路中逢鹤信,水帘岩底见龙眠。 -- 出自唐·沈彬·麻姑山
- 澒洞吞百谷,周流无四垠。 -- 出自唐·独孤及·观海
- 玉洞幽寻更是天,朱霞绿景镇韶年。 -- 出自唐·薛曜·奉和圣制夏日游石淙山
- 小洞庭兮牵方舟,风袅袅兮离平流。 -- 出自唐·苏源明·小洞庭洄源亭宴四郡太守诗
- 南洞更幽绝,仙佛令峥嵘。 -- 出自宋·李师中·龙隐岩
- 怀洞庭兮悲潇湘,把瑶草兮思何堪。 -- 出自宋·崔敦礼·太白招魂
- 洞洞灵府闲,拳拳圣言畏。 -- 出自宋·陈造·次韵张守不欺堂
- 空洞胸襟著今古,遗编订正当属谁。 -- 出自宋·陈造·谢襄阳陶宰惠靖节先生编年大本
- 古洞欲随仙隐去,高冈终待凤来鸣。 -- 出自宋·吴泳·嘉熙丁酉七月上游大涤题住山龚冲妙艮泓轩
- 渐洞天晚,回首暮云千古碧。 -- 出自宋·李甲·吊严陵·蕙兰香泛
- 小洞方池初着意,坐看梅雨数残花。 -- 出自宋·李新·用刘子默韵题瘼亭
- 三洞既生款,赤松亦幽寻。 -- 出自宋·郑刚中·白居易有望阙云遮眼思乡雨滴心之句用其韵为
- 正洞里桃花,盈盈一笑,依旧怜才。 -- 出自宋·王灼·恨来迟·柳暗汀洲
- 空洞能容数百辈,蒙胧如见二三分。 -- 出自宋·邓肃·偶成三首
- 石洞清寒,柳烟吹散松风静。 -- 出自宋·曹勋·点绛唇·石洞清寒
- 好洞府,好溪山。 -- 出自宋·曹勋·行香子·也爱休官
- 碧洞连翠微。 -- 出自宋·曹勋·法曲入破第一/法曲
- 三洞烟霞多胜致,壶中别有登临。 -- 出自宋·曹冠·临江仙·三洞烟霞多胜致