洞在第13个字的诗句
洞在第一十三个字的诗句
- 通身寒暑无回互,笑倒当年老洞山。 -- 出自宋·释道生·偈颂二十二首
- 当途偃蹇卧霜枝,仿佛黄龙出洞时。 -- 出自宋·释慧开·题黄龙中途眠松
- 即今吉凶悔吝拈向一边,玉泉洞山且靠一壁,却听拄杖子出来露个消息。 -- 出自宋·释了惠·偈颂七十一首
- 何当跨鹤来阳羡,同访黄龙古洞天。 -- 出自宋·释行海·寄阳羡山俊癯翁
- 韬藏未识古君子,空仰嘉声过洞庭。 -- 出自宋·释重顯·寄员外黄君
- 殷勤此别几时还,结足应须岩洞音。 -- 出自宋·宋德之·题太平兴国官
- 二公清尚固难偕,迁谪襟怀亦洞开。 -- 出自宋·苏颂·和宣甫叔读白傅丁相诗集
- 凌烟胶漆有三昧,鲁直之什曹洞禅。 -- 出自宋·唐士耻·题彭绍墨
- 乾坤无处著臞仙,乞与桃源小洞天。 -- 出自宋·陶梦桂·小桃源
- 姓名元在丹台上,千岁徜徉小洞天。 -- 出自宋·汪大猷·次韵奉答诸公
- 诗狂直欲吞云雾,酒渴何妨吸洞庭。 -- 出自宋·王祜·句
- 先生苕上结邻好,远得径山中洞霄。 -- 出自宋·王洋·寄周秀实
- 我疑二事无从政,但信仙都是洞天。 -- 出自宋·吴谨微·游仙都五首
- 翠微堆里隐云烟,石缚藤萝小洞天。 -- 出自宋·邢仙老·诗赠晚学李君
- 叫群孤雁水天阔,啼雪冷猿岩洞深。 -- 出自宋·徐大受·送辉老自赤城住圣水
- 珠宫梁柱太平年,福地从知接洞天。 -- 出自宋·许开·洞霄宫
- 幕阜山高一千八百丈,二十五洞大元天。 -- 出自宋·许元信·幕阜山
- [黄钟为角]华盖既动,紫微洞开。 -- 出自宋·学士院·宁宗郊祀二十九首
- 半生华发笑茫然,作意清朝到洞天。 -- 出自宋·易群峰·初入洞霄
- 帘垂飞瀑无人卷,舟引游仙出洞来。 -- 出自宋·于石·三洞
- 琳宫胜处绝尘嚣,千古佳名号洞霄。 -- 出自宋·余愚·游洞霄宫
- 我今皭火区区甚,惭见容光照洞天。 -- 出自宋·袁甫·和赵克家三洞二首
- 因寻大禹藏书穴,深入阳明古洞天。 -- 出自宋·张伯玉·访禹穴至阳明洞
- 个中别是一乾坤,蔼蔼祥云拥洞门。 -- 出自宋·张大直·题庆云东洞
- 笋舆摇兀到山前,就宿栖真古洞天。 -- 出自宋·张炜·游洞霄栖真洞
- 月如流水随天远,人似夭桃出洞来。 -- 出自宋·张正己·上元口号
- 云崖知在宜山麓,水月传夸古洞奇。 -- 出自宋·张自明·和方信孺题云崖轩
- 从来白石清泉地,胜似青山小洞天。 -- 出自宋·章鉴·杭山
- 人间渔沫味秦桥,漫有姓名刻洞府。 -- 出自宋·赵崇怿·金精歌
- 受恩人拜祠堂下,留墨神呵古洞间。 -- 出自宋·赵庚夫·寄广右方提刑
- 为人八十有三岁,游历名山几洞天。 -- 出自宋·赵夔·赠海陵佘公老人
- 至今翠箬丹砂隐,夜半浮光古洞飞。 -- 出自宋·赵汝普·秋日谒清臣宗叔纪洞霄景二首
- 谁云碧海三山岛,别是朱明一洞天。 -- 出自宋·郑玠·丹灶
- 人间别有神仙境,云里深藏古洞霄。 -- 出自宋·郑名卿·大涤洞天留题
- 三更栗叶中峰雨,四月桃花一洞天。 -- 出自宋·诸葛舜臣·华阳山堂落成
- 仙家本是无尘地,别有风光一洞天。 -- 出自宋·祖无择·题蔡州壶仙观
- 神仙不死石长存,万古千秋表洞门。 -- 出自宋·祖无择·刘仙石
- 楚船祠龙来买酒,十幅蒲帆上洞庭。 -- 出自元·马祖常·湖北驿中偶成
- 谁能手铺湘水平,刬却君山看洞庭。 -- 出自元·范梈·奉酬段御史登岳阳楼之作,时分理盗贼至海康
- 醉拂珊瑚鞭玉虎,我欲因之穷洞府。 -- 出自元·周砥·游龙岩三洞之间
- 不然飞出西华巅,太极总仙之洞天。 -- 出自元·周砥·游龙岩三洞之间
- 安得周回更二千,直与龙岩之洞相钩连。 -- 出自元·周砥·游龙岩三洞之间
- 遂令深山之民皆带甲,四海澒洞含疮痍。 -- 出自元·吴讷·破红巾
- 炎天征路洞湖边,联驻油幢诗洞仙。 -- 出自明·蔡汝楠·自岳阳泛舟下武昌呈姚严二使君
- 归帆早晚吴波里,袅袅凉风望洞庭。 -- 出自明·道原法师·秋兴
- 问君鼓枻游何处,闲向髯翁试洞箫。 -- 出自明·胡安·送别
- 即看鹤驾盘湖上,拟有仙曹集洞中。 -- 出自明·胡缵宗·太湖(三首)
- 雕栏朱箔澹池塘,旭日莺啼出洞房。 -- 出自明·林应亮·春情
- 徒劳掩袂伤铅粉,但惜流尘暗洞房。 -- 出自明·刘芳节·缺题
- 西风淅淅吹兰唐,云波微茫连洞房。 -- 出自明·刘绩·秋清曲