洛在第12个字的诗句
洛在第一十二个字的诗句
- 勋业新城大梁镇,恩荣更守洛阳宫。 -- 出自唐·张籍·送令狐尚书赴东都留守
- 燕子愁迷江右月,杜鹃声破洛阳烟。 -- 出自宋·文天祥·遣兴
- 午夜漏声催晓箭,寒尽春生洛阳殿。 -- 出自宋·文天祥·九拍
- 惟有门人怜钝拙,劝教沈醉洛阳春。 -- 出自唐·李绅·七年初到洛阳,寓居宣教里,时已春暮,而四
- 值迥逢高驻马频,雪晴闲看洛阳春。 -- 出自唐·卢纶·洛阳早春忆吉中孚校书、司空曙主簿因寄清江
- 当时高蹈翰墨场,江南李氏洛下杨。 -- 出自宋·黄庭坚·李君贶借示其祖西台学士草圣并书帖一编二轴
- 未能洗耳箕山去,且复吹笙洛浦游。 -- 出自宋·黄庭坚·予既不得叶遂过洛滨醉游累日
- 空忆倚楼秋雨霁,与君看遍洛阳城。 -- 出自宋·苏辙·次韵顿起考试徐沂举人见寄二首
- 系匏独负杯中物,拥鼻和逢洛下生。 -- 出自宋·苏辙·复次韵
- 造物不违遗老意,一枝颇似洛人家。 -- 出自宋·苏辙·同迟赋千叶牡丹
- 为问西归天禄客,何时同看洛川神。 -- 出自宋·苏辙·次韵王巩怀刘莘老
- 紫竹暗生眠岫笋,山丹强比洛人家。 -- 出自宋·苏辙·游吴氏园
- 天女要知摩诘病,银瓶满送洛阳春。 -- 出自宋·苏辙·谢人惠千叶牡丹
- 若问古今兴废事,请君只看洛阳城。 -- 出自宋·司马光·过故洛阳城
- 天上诏来难久驻,直须早看洛阳花。 -- 出自宋·司马光·和君锡雪后招控春
- 六印他年拥车骑,会须重过洛阳城。 -- 出自宋·司马光·赠吴之才
- 水碧峰青看未足,却愁前到洛阳城。 -- 出自宋·司马光·自渑于洛循谷水行百余里
- 旧友昔游浑忘却,可怜寂寂洛阳城。 -- 出自宋·司马光·景仁书云去冬因酒病耳病牙遂不入洛以诗寄呈
- 岁岁云山玉泉寺,年年车马洛阳尘。 -- 出自唐·徐凝·和夜题玉泉寺
- 今到白家诗句出,无人不咏洛阳秋。 -- 出自唐·徐凝·和秋游洛阳
- 今日尚追巫峡梦,少年应遇洛川神。 -- 出自唐·韦庄·奉和左司郎中春物暗度感而成章
- 昨日屯军还夜遁,满车空载洛神归。 -- 出自唐·韦庄·睹军回戈
- 流落烟尘归未得,青楼昔在洛阳西。 -- 出自宋·白玉蟾·琵琶行
- 何处乡心最堪羡,汝南初见洛阳山。 -- 出自唐·司空曙·送郑佶归洛阳
- 车驾东来值太平,大酺三日洛阳城。 -- 出自唐·张祜·杂曲歌辞·大酺乐
- 应笑菊残无意思,不能邀赋洛阳才。 -- 出自宋·梅尧臣·十月三日相公花下小饮赋四题·九月二十八日
- 春入西园何苦夸,我曾狂醉洛城花。 -- 出自宋·梅尧臣·依韵和乌程子著作四首其一县署西园
- 云轻日淡天津暮,风急林疏洛水秋。 -- 出自宋·邵雍·天津感事二十六首
- 小阁於吾有大功,清凉冠绝洛城中。 -- 出自宋·邵雍·天宫小阁纳凉
- 龙门看尽伊川景,女几听残洛水声。 -- 出自宋·邵雍·游山三首
- 此日锦城花烂漫,何尝更忆洛城春。 -- 出自宋·邵雍·和成都俞公达运使见寄
- 物外洞天三十六,都疑布在洛阳中。 -- 出自宋·邵雍·小车初出吟
- 处世当为天下士,赏花须是洛阳城。 -- 出自宋·邵雍·依韵和张子坚太博
- 官路寻真已得真,可堪轻负洛城春。 -- 出自宋·邵雍·依韵和浙宪任度支
- 东风吹送世閒尘,斜日消凝洛下春。 -- 出自宋·陈著·三次前韵二首
- 行仙休羡王恭兴,僵叟应关洛令肠。 -- 出自宋·陈著·次韵徐何慊咏雪
- 正缘从事青州至,更许书生洛下来。 -- 出自宋·宋祁·清明日集西园
- 谁似匡庐白居士,暮年华发洛阳仙。 -- 出自宋·张耒·十二月十七日移病家居成五长句
- 秋日苦短秋云多,北风萧萧洛水波。 -- 出自宋·张耒·岁暮叹三首
- 我知小鼠群偷地,二盗今居洛之涘。 -- 出自宋·张耒·八盗
- 一梦淮南经岁别,菊林还向洛阳浮。 -- 出自宋·张耒·归马二首
- 晴色北临秦甸白,寒威东抱洛阳清。 -- 出自宋·张耒·望女几雪
- 堪笑吴伧恋莼鲙,素衣愁花洛阳尘。 -- 出自宋·张耒·齐安食蒌蒿根菊茁
- 不是莼羹胜羊酪,素衣真怕洛阳尘。 -- 出自宋·张耒·同荣子邕登石家寺阁
- 二年旅宦孤村僻,东望归心洛水长。 -- 出自宋·张耒·至日有感
- 白发荆州叹滞淫,吴衣重杵洛城砧。 -- 出自宋·张耒·崇化寺三首
- 故人斗酒安陵桥,黄鸟春风洛阳陌。 -- 出自唐·李颀·放歌行答从弟墨卿
- 纵倒芳尊心不醉,故人多在洛城东。 -- 出自唐·许浑·陵阳春日
- 时命不将明主合,布衣空染洛阳尘。 -- 出自唐·綦毋潜·早发上东门
- 客路不归秋又晚,西风吹动洛阳砧。 -- 出自唐·张乔·宿洛都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