洛在第1个字的诗句
洛在第一个字的诗句
- 洛浦听笙簧。 -- 出自南北·庾信·奉和夏日应令诗
- 洛下知名早,腰边结绶新。 -- 出自唐·戴叔伦·九日送洛阳李丞之任
- 洛阳城阙天中起,长河夜夜千门里。 -- 出自唐·宋之问·明河篇
- 洛阳花柳此时浓,山水楼台映几重。 -- 出自唐·宋之问·龙门应制
- 洛阳今纸贵,犹写太冲词。 -- 出自唐·宋之问·范阳王挽词二首
- 洛阳城里花如雪,陆浑山中今始发。 -- 出自唐·宋之问·寒食还陆浑别业
- 洛桥瞻太室,期子在云烟。 -- 出自唐·宋之问·因以题壁赠杜侯杜四
- 洛阳发中梁。 -- 出自魏晋·刘琨·扶风歌
- 洛阳且煨烬,载籍宜为烟。 -- 出自唐·陆龟蒙·奉和袭美二游诗·徐诗
- 洛浦虽有荫,骚人聊自怡。 -- 出自唐·陆龟蒙·奉和袭美公斋四咏次韵·小桂
- 洛客见诗如有问,辗烟冲雨过桐江。 -- 出自唐·陆龟蒙·钓车
- 洛生闲咏正抽毫,忽傍旌旗著战袍。 -- 出自唐·陆龟蒙·奉和袭美寄滑州李副使员外
- 洛阳女儿惜颜色,坐见落花长叹息。 -- 出自唐·刘希夷·代悲白头翁
- 洛阳钟鼓至,车马系迟回。 -- 出自唐·杜审言·夏日过郑七山斋
- 洛阳旧社各东西,楚国游人不相识。 -- 出自唐·司空曙·岁暮怀崔峒耿湋
- 洛水暮烟横莽苍,邙山秋日露崔嵬。 -- 出自唐·张祜·洛阳感寓
- 洛都不及西巡到,犹识睟容归。 -- 出自宋·无名氏·导引·九清三境
- 洛阳常见画图中。 -- 出自宋·无名氏·朝中措·洛阳常见画图中
- 洛阳牡丹名品多,自谓天下无能过。 -- 出自宋·梅尧臣·牡丹
- 洛阳交旧里,过半已凋残。 -- 出自宋·梅尧臣·张尧夫寺丞改葬挽词
- 洛客旧为社,楚人今作招。 -- 出自宋·梅尧臣·广支苏才翁挽词三首
- 洛阳多旧友,一一道相望。 -- 出自宋·梅尧臣·几道隰州判官
- 洛阳贾牡丹,江都买芍药。 -- 出自宋·梅尧臣·杨乐道留饮席上客置黄红丝头芍药
- 洛阳君更忆,宁复醉危楼。 -- 出自宋·梅尧臣·依韵和子聪见寄
- 洛川花图多品目,斗新争巧始可疑。 -- 出自宋·梅尧臣·永叔寄诗八首并祭子渐文一首因采八诗之意警
- 洛水桥边春已回,柳条匆蒨眼初开。 -- 出自宋·梅尧臣·依韵和欧阳永叔同游近郊
- 洛城西首时,望望平烟密。 -- 出自宋·梅尧臣·缑山子晋祠以下陪太尉钱相公游嵩山七章其七
- 洛阳古道登北邙,河内碧山横太行。 -- 出自宋·梅尧臣·送李师锡太博通判怀州
- 洛阳花自好,听从杜鹃啼。 -- 出自宋·梅尧臣·送赵虞部士宏知蜀州
- 洛阳城中亦有园与宅,常同欧阳翰林携酒游。 -- 出自宋·梅尧臣·王祁公北园
- 洛客吟初苦,骚人思已深。 -- 出自宋·梅尧臣·依韵和杨敏叔吴门秋晚见寄
- 洛阳袁氏坞,此竹旧移来。 -- 出自宋·梅尧臣·张仲通追赋洛中杂题和尝历览者六章其六蕲竹
- 洛水源边邑,秦人隐处山。 -- 出自宋·梅尧臣·送王推官宰上洛先归关中
- 洛阳旧交有七人,五人已为泉下尘。 -- 出自宋·梅尧臣·送张山甫武功簿
- 洛水美赬鲤,入河西去时。 -- 出自宋·梅尧臣·鱼
- 洛阳多故吏,号泣住灵輀。 -- 出自宋·王禹偁·翟使君挽歌
- 洛阳富文彩,峭拔四子流。 -- 出自宋·王禹偁·五哀诗故太子中允知洛阳县颍公
- 洛南迁客堪羞死,犹望量移近帝城。 -- 出自宋·王禹偁·恭闻秉山人表谢急徵不赴荣侍因成拙句仰纪高
- 洛阳名工见咨嗟,一翦一刻作琵琶。 -- 出自南北·吴均·行路难
- 洛阳人惯见奇葩,桃李花开未当花。 -- 出自宋·邵雍·洛阳春吟
- 洛社多贤友,人人可共欢。 -- 出自宋·邵雍·和李文思早秋五首
- 洛城春色浩无涯,春色城东又复嘉。 -- 出自宋·邵雍·春游五首
- 洛阳最得中和气,一草一木皆入看。 -- 出自宋·邵雍·和君实端明洛阳看花
- 洛阳花木夸天下,吾辈游胜庶士游。 -- 出自宋·邵雍·和君实端明洛阳看花
- 洛阳交友皆奇杰,递赏名园只似家。 -- 出自宋·邵雍·和君实端明洛阳看花
- 洛阳有客不知姓,二十年来享此凉。 -- 出自宋·邵雍·天宫小阁纳凉
- 洛川多好山,伊川多美竹。 -- 出自宋·邵雍·游山二首
- 洛社过从无事日,非吾数辈更谁何。 -- 出自宋·邵雍·答李希淳屯田三首
- 洛阳城里一愚夫,十许年来不读书。 -- 出自宋·邵雍·答和吴传正赞善二首
- 洛城官满振衣{左衤右居},尘土何由浼远途。 -- 出自宋·邵雍·代书寄前洛阳簿陆刚叔秘校