法在第13个字的诗句
法在第一十三个字的诗句
- 七千馀指渴思浆,愿为重提正法眠。 -- 出自宋·释宝印·偈颂十五首
- 瞿昙鼓动三寸舌,四十九年无法说。 -- 出自宋·释守净·偈二十七首
- 闲暇规矩有指归,圆转楷模堪法则。 -- 出自宋·宋太宗·缘识
- 半枯半嫩小枝斜,节风阴石皆法则。 -- 出自宋·宋太宗·缘识
- 名彰道理千世永,善恶都归万法中。 -- 出自宋·宋太宗·缘识
- 先王典教是吾师,可以相宗后法则,逍遥物外乐熙熙,松椿长养万年基。 -- 出自宋·宋太宗·缘识
- 假令为法不为衣,江西自是大法窟。 -- 出自宋·曾丰·赠江西瑞上人至南海袖诗相过
- 清凉无物何所有,叶斗峰横问法华。 -- 出自清·康熙·菩萨顶
- 藓生偏上题诗壁,花落还临说法台。 -- 出自明·高启·游云岩值雨
- 行随香辇登仙路,坐近炉烟讲法筵。 -- 出自唐·沈佺期·再入道场纪事应制(一作僧广宣诗)
- 凭轼姑与君王戏,弃甲宜按军法诛。 -- 出自宋·刘克庄·四和
- 卖符效速抛农业,治崇年深转法衔。 -- 出自宋·刘克庄·听蛙方君作八老诗效颦各赋一首内三题余四十
- 汉廷盐铁议交攻,有诏姑惟旧法从。 -- 出自宋·刘克庄·送李漕用之二首
- 先皇立国用文儒,奇士多为礼法拘。 -- 出自宋·刘克庄·感昔二首
- 草茅匹士谋身拙,槐棘诸公议法平。 -- 出自宋·刘克庄·甲辰书事二首
- 何时偃伯兴文治,尽采新吟献法宫。 -- 出自宋·刘克庄·题端溪王使君诗卷
- 真禅和子逢场少,会实封人说法多。 -- 出自宋·刘克庄·送僧道茔
- 夷齐甘受周家饿,申白曾遭汉法髠。 -- 出自宋·刘克庄·杂咏七言二首
- 微神通力营经藏,经海潮音转法华。 -- 出自宋·刘克庄·送金仙玢上人主讲隆寿院
- 才倾一盏碧澄澄,自是山妻手法成。 -- 出自宋·徐玑·酒
- 为君浮动黄昏月,挽取林逋句法回。 -- 出自宋·曾几·返魂梅
- 阴成却落他人手,始悟分厢作法凉。 -- 出自宋·周必大·次韵乐顺之司理新释花松花江及上元不张灯二
- 事多只为人情熟,贫甚还因世法疏。 -- 出自宋·高翥·叹息
- 不逢盛暑不冲寒,种子成丛用法难。 -- 出自唐·方干·牡丹
- 预知驷马门闾盛,暗想天麟骨法奇。 -- 出自宋·杨亿·闻扬州柴给事有弄璋之庆寄诗贺之
- 叹清朝有道,何曾逐客,有司议法,忍及书生。 -- 出自宋·陈人杰·沁园春·尽典春衣
- 挽首谁能兄孔方,高谈直欲妻法喜。 -- 出自宋·黄公度·和邵观复见赠
- 宁知懒过嵇中散,亦有诗如谢法曹。 -- 出自宋·王之道·寄奉符大有叔
- 乌呼江南转运涩如胶,漕吏议法方呶呶。 -- 出自元·杨维桢·盐车重
- 父老向前语蛮奴:“慎勿横行王法诛。 -- 出自明·李梦阳·土兵行
- 长生秋殿夜焚香,暗语盟心礼法王。 -- 出自明·王叔承·宫词一百首(并序)(录五十首)
- 入宫犹自服胡麻,一尺红绡写法华。 -- 出自明·王叔承·宫词一百首(并序)(录五十首)
- 誓度众生成佛果,为现歌台说法身。 -- 出自近代·弘一·为沪学会撰文野婚姻新戏册既竟系之以诗
- 拆度众生成佛果,为现歌台说法身。 -- 出自近代·弘一·茶花女遗事演后感赋
- 共轻天子诸侯贵,同爱吾师一法长。 -- 出自唐·齐己·题东林十八贤真堂
- 柏梯还拟谢微官,遥拟千峰送法兰。 -- 出自唐·薛能·送同儒大德归柏梯寺
- 能书万变轶出意象外,那局体法就常格。 -- 出自宋·强至·谢三门提举辇运宋叔达郎中寄古碑杂言
- 老夫只觉禅坐好,儿辈争论句法奇。 -- 出自宋·吴则礼·怀春
- 君门如天深九重,君王如帝坐法宫。 -- 出自宋·李廌·骊山歌
- 羌谁戏墨通三昧,信是人间万法俦。 -- 出自宋·李新·观澜堂
- 处处逢君道价高,万指方袍趋法席。 -- 出自宋·邓肃·别珠公
- 白云天下妙林泉,看君又作新法缘。 -- 出自宋·邓肃·别珠公
- 前郎未必辞官小,我辈惟知作法凉。 -- 出自宋·冯时行·送同年朱元直监税
- 春光过似不春光,自念曾无作法凉。 -- 出自宋·曹勋·和孙倅见贻八首
- 是故回施惠因老,原惟此衣覆法身。 -- 出自宋·曹勋·施磨衲与惠因长老
- 未令寄陇音尘断,能觅巡檐句法回。 -- 出自宋·仲并·和耿时举梅雪二首
- 不但家法传群纪,经学当与心法俱。 -- 出自宋·仲并·陈行之得之因震泽旧居避小阁面列洞庭山客有
- 宜搜今古风流远,得助江山句法新。 -- 出自宋·曾协·和史志道侍郎游朝阳岩
- 衣冠共识家风在,闾里方知汉法宽。 -- 出自宋·吴儆·和吕守环秀堂三首
- 源充不嗣江西祖,自有正宗传法乳。 -- 出自宋·姜特立·应致远谒放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