河在第3个字的诗句
河在第三个字的诗句
- 锦绣河山收拾好,万民尽作主人翁 -- 出自·朱德·记南征诸将
- 耿斜河,疏星残月,断云微度。 -- 出自·张元干·贺新郎·送胡邦衡待制赴新州
- 花满河阳,为君羞褪晨妆茜。 -- 出自宋·吴文英·烛影摇红·赋德清县圃古红梅
- 白狼河北音书断,丹凤城南秋夜长。 -- 出自唐·沈佺期·古意呈补阙乔知之 / 古意 / 独不见
- 星稀河影转,霜重月华孤。 -- 出自宋·张孝祥·临江仙·试问梅花何处好
- 对山河百二,泪痕沾血。 -- 出自宋·王清惠·满江红·题南京夷山驿
- 伫久河桥欲去,斜阳泪满。 -- 出自宋·吴文英·三姝媚·过都城旧居有感
- 柳暝河桥,莺晴台苑,短策频惹春香。 -- 出自宋·吴文英·夜合花·自鹤江入京泊葑门外有感
- 山雪河冰野萧瑟,青是烽烟白人骨。 -- 出自唐·杜甫·悲青坂
- 惟有河边雁,秋来南向飞。 -- 出自南北·庾信·重别周尚书
- 枫落河梁野水秋。淡烟衰草接郊丘。 -- 出自宋·苏庠·鹧鸪天·枫落河梁野水秋
- 初惊河汉落,半洒云天里。 -- 出自唐·李白·望庐山瀑布水二首
- 耿斜河、疏星淡月,断云微度。 -- 出自宋·张元干·贺新郎·送胡邦衡待制赴新州
- 旦别河桥杨柳风,夕卧伊川桃李月。 -- 出自唐·宋之问·寒食还陆浑别业
- 雁聚河流浊,羊群碛草膻。 -- 出自唐·齐己·送人游塞
- 青青河畔草,郁郁园中柳。 -- 出自两汉··青青河畔草
- “相送河洲晚,苍茫别思盈。”全诗鉴赏 -- 出自··
- 夜分河汉转,起视溟涨阔。 -- 出自唐·李白·江上寄元六林宗
- 芜没河阳县,秋江正北看。 -- 出自唐·李白·三山望金陵,寄殷淑
- 我在河南别离久,那堪坐此对窗牖。 -- 出自唐·李白·春日独坐寄郑明府
- 欲执河梁手,还升月旦堂。 -- 出自宋·苏轼·南歌子·欲执河梁手
- 路尽河回人转舵。 -- 出自宋·苏轼·蝶恋花 暮春别李公择
- 忽闻河东狮子吼,拄杖落手心茫然。 -- 出自宋·苏轼·寄吴德仁兼简陈季常
- 草没河堤雨暗村,寺藏修竹不知门。 -- 出自宋·苏轼·是日宿水陆寺寄北山清顺僧二首
- )子河骏马方争出,(麟府马,出子河汊。 -- 出自宋·苏轼·次韵孔常父送张天觉河东提刑
- 共怪河南门下客,不应万里向长沙。 -- 出自宋·苏轼·送乔施州
- 风吹河汉扫微云,步屟中庭月趁人。 -- 出自宋·苏轼·台头寺步月得人字
- (时熙河新获鬼章。 -- 出自宋·苏轼·九月十五日迩英讲论语终篇赐执政讲读史官燕
- 更欲河边几来往,只今霜雪已蒙头。 -- 出自宋·苏轼·行宿泗间见徐州张天骥次旧韵
- 留诗河上慰离别,草书未暇缘匆匆。 -- 出自宋·苏轼·王颐赴建州钱监求诗及草书
- 起观河汉流,步屧响长廊。 -- 出自宋·苏轼·和鲜于子骏郓州新堂月夜二首
- (将赴河中,密迩太华,九仙在东武,奇秀不灭雁荡也。 -- 出自宋·苏轼·次韵周邠寄雁荡山图二首
- 起观河汉流,步屐响长廓。 -- 出自宋·苏轼·和鲜于子骏郓州新堂月夜二首(前次韵,后不
- 南去河千顷,?大水中相别。 -- 出自宋·苏轼·送杨奉礼
- 谁谓河广? -- 出自先秦·诗经·河广
- 还我河山,卫我国权;此物此志,永矢勿谖。 -- 出自·毛泽东·四言诗·祭黄帝陵
- 急应河阳役,犹得备晨炊。 -- 出自唐·杜甫·石壕吏
- 闻道河阳近乘胜,司徒急为破幽燕。 -- 出自唐·杜甫·恨别
- 每惜河湟弃,新兼节制通。 -- 出自唐·杜甫·投赠哥舒开府翰二十韵
- 且喜河南定,不问邺城围。 -- 出自唐·杜甫·忆弟二首
- 山雪河冰野萧瑟,青是烽烟白是骨。 -- 出自唐·杜甫·悲青坂
- 陇右河源不种田,胡骑羌兵入巴蜀。 -- 出自唐·杜甫·天边行
- 未散河阳卒,思明伪臣妾。 -- 出自唐·杜甫·八哀诗·故司徒李公光弼
- 不作河西尉,凄凉为折腰。 -- 出自唐·杜甫·官定后戏赠(时免河西尉,为右卫率府兵曹)
- 昔罢河西尉,初兴蓟北师。 -- 出自唐·杜甫·夔府书怀四十韵
- 挽天河、谁来照影,卧龙山下。 -- 出自宋·辛弃疾·贺新郎·翠浪吞平野
- 但教河伯、休惭海若,大小均为水耳。 -- 出自宋·辛弃疾·哨遍·一壑自专
- 有如河岳气,相合方氛氲。 -- 出自唐·白居易·寄微之三首
- 乌鹊,河名。 -- 出自唐·白居易·正月三日闲行
- 每日河南府,依然似到家。 -- 出自唐·白居易·自罢河南,已换七尹,每一入府,怅然旧游,