河在第10个字的诗句
河在第一十个字的诗句
- 峰峦如聚,波涛如怒,山河表里潼关路 -- 出自元·张养浩·山坡羊
- 峰峦如聚,波涛如怒,山河表里潼关路。 -- 出自·张养浩·山坡羊·潼关怀古
- 君到姑苏见,人家尽枕河。 -- 出自唐·杜荀鹤·送人游吴
- 明朝又是孤舟别,愁见河桥酒幔青。 -- 出自唐··夏夜宿表兄话旧
- 画图恰似归家梦,千里河山寸许长。 -- 出自宋·辛弃疾·鹧鸪天·送元济之归豫章
- 常山临代郡,亭障绕黄河。 -- 出自南北·王褒2·渡河北
- 残萤栖玉露,早雁拂金河。 -- 出自唐·许浑·早秋三首·其一
- 酒酣应对燕山雪,正冰河月冻,晓陇云飞。 -- 出自宋·周密·高阳台·送陈君衡被召
- 杨柳东风树,青青夹御河。 -- 出自唐·王之涣·送别
- 将军发白马,旌节度黄河。 -- 出自唐·李白·发白马
- “树尽禽栖草,冰坚路在河。”的意思及全诗鉴赏 -- 出自··
- “几夕精诚拜初月,每秋河汉对空机”的意思及全诗鉴赏 -- 出自··
- 历添新岁月,春满旧山河 -- 出自··
- 道可束卖之,五宝溢山河。 -- 出自唐·李白·送于十八应四子举落第还嵩山
- 篓蒿满地芦芽短,正是河豚欲上时。 -- 出自宋·苏轼·惠崇春江晚景
- 似闻江鳐斫玉柱,更洗河豚烹腹腴。 -- 出自宋·苏轼·四月十一日初食荔支
- 对玉山人今老矣,见恒河性故依然。 -- 出自宋·苏轼·在彭城日,与定国为九日黄楼之会。今复以是
- 诗豪正值安仁在,空看河阳满县花。 -- 出自宋·苏轼·次韵孙巨源,寄涟水李、盛二著作,并以见寄
- (送张天觉诗有埋轮及河东悭之语。 -- 出自宋·苏轼·谢王泽州寄长松兼简张天觉二首
- 使君来自古徐州,声振河潼殷关右。 -- 出自宋·苏轼·送孔郎中赴陕郊
- 无复龙山对孟嘉,西来河伯意雄夸。 -- 出自宋·苏轼·九日邀仲屯田为大水所隔以诗见寄次其韵
- 谁能如铁牛,横身负黄河。 -- 出自宋·苏轼·次韵子由送陈侗知陕州
- 对玉山人虽老矣,见恒河性故依然。 -- 出自宋·苏轼·在彭城日与定国为九日黄楼之会今复以是日相
- 故人已去君未到,空吟河畔草青青。 -- 出自宋·苏轼·次韵秦观秀才见赠秦与孙莘老李公择甚熟将入
- 城东泗水步可到,路转河洪翻雪白。 -- 出自宋·苏轼·和子由与颜长道同游百步洪相地筑亭种柳
- 草荒城角开新径,雨入河洪失旧滩。 -- 出自宋·苏轼·次韵答邦直子由四首
- 粉红石首仍无骨,雪白河豚不药人。 -- 出自宋·苏轼·戏作鮰鱼一绝
- 无言赠君有长叹,美哉河水空洋洋。 -- 出自宋·苏轼·送吕希道知和州
- 山翁不复见新诗,疑是河南石壁曦。 -- 出自宋·苏轼·答海上翁?一作答玉师?
- 蒌蒿满地芦芽短,正是河豚欲上时。 -- 出自宋·苏轼·惠崇春江晓景二首(亦作书衮仪所藏惠崇画二
- 戚戚去故里,悠悠赴交河。 -- 出自唐·杜甫·前出塞九首
- 东藩驻皂盖,北渚临清河。 -- 出自唐·杜甫·陪李北海宴历下亭
- 牛女漫愁思,秋期犹渡河。 -- 出自唐·杜甫·一百五日夜对月
- 白鹤久同林,潜鱼本同河。 -- 出自唐·杜甫·别唐十五诫,因寄礼部贾侍郎(贾至)
- 关云常带雨,塞水不成河。 -- 出自唐·杜甫·寓目
- 司徒下燕赵,收取旧山河。 -- 出自唐·杜甫·散愁二首
- 淹留问耆老,寂寞向山河。 -- 出自唐·杜甫·过宋员外之问旧庄
- 胡虏登前殿,王公出御河。 -- 出自唐·杜甫·伤春五首(巴阆僻远伤春罢始知春前已收宫阙
- 闻道清都帝所,要挽银河仙浪,西北洗胡沙。 -- 出自宋·辛弃疾·水调歌头·千里渥洼种
- 哀哉天丧予,老泪如倾河。 -- 出自宋·辛弃疾·哭{匠斤换赣}十五章
- 洞天春色非人世,不记河第几回。 -- 出自宋·辛弃疾·寿朱文公
- 唯李颀有云:“济水至清河自浊,周公大圣接舆狂。 -- 出自唐·白居易·放言五首 并序
- 盈盈一尺水,浩浩千丈河。 -- 出自唐·白居易·续古诗十首
- 黄河水白黄云秋,行人河边相对愁。 -- 出自唐·白居易·生离别
- 门前车马道,一宿变江河。 -- 出自唐·白居易·霖雨苦多江湖暴涨块然独望因题北亭
- 蓦山寻浥涧,蹋水渡伊河。 -- 出自唐·白居易·闲游即事
- 黄鹂巷口莺欲语,乌鹊河头冰欲销。 -- 出自唐·白居易·正月三日闲行
- 锦水通巴峡,香山对洛河。 -- 出自唐·白居易·和东川杨慕巢尚书府中独坐,感戚在怀,见寄
- 谁能淮上静风波,闻道河东应此科。 -- 出自唐·白居易·闻李六景俭自河东令授唐邓行军司马以诗贺之
- 不知歌酒腾腾兴,得似河南醉尹无? -- 出自唐·白居易·早春醉吟寄太原令狐相公苏州刘郎中