汾在第3个字的诗句
汾在第三个字的诗句
- 君家汾阳家,永巷车雷奔。 -- 出自宋·苏轼·用王巩韵送其侄震知蔡州
- 大儿汾阳中令君,小儿天台坐忘真。 -- 出自宋·苏轼·书丹元子所示李太白真
- 暂屈汾阳驾,聊飞燕将书。 -- 出自唐·杜甫·收京三首
- 千秋汾晋间,事与云水白。 -- 出自唐·杜甫·八哀诗·赠司空王公思礼
- 吾闻汾晋间,竹少重如玉。 -- 出自唐·白居易·湓浦竹
- 有客汾阴至,临堂瞪双目。 -- 出自唐·刘禹锡·葡萄歌
- 气歇汾阴鼎,魂飞京兆阡。 -- 出自唐·岑参·故仆射裴公挽歌三首
- 可怜汾上柳,相见也依依。 -- 出自唐·岑参·题平阳郡汾桥边柳树(参曾居此郡八九年)
- 白云汾水上,人北鴈南飞。 -- 出自宋·欧阳修·送贾推官赴绛州
- 别数汾阳考,重镌宋父铭。 -- 出自宋·秦观·正仲左丞生日
- 岂必汾河曲,方为欢宴所。 -- 出自唐·李世民·帝京篇十首
- 何必汾阳处,始复有山泉。 -- 出自唐·李世民·初夏
- 岂必汾阴曲,秋云发棹歌。 -- 出自唐·李世民·临洛水
- 昔闻汾水游。 -- 出自南北·谢灵运·从游京口北固应诏诗
- 别君汾水东,望君汾水西。 -- 出自唐·张籍·寄别者
- 秋风汾水辞,春暮兰亭记。 -- 出自宋·文天祥·端午
- 月斜汾沁催驿马,雪暗岢岚传酒杯。 -- 出自宋·黄庭坚·送顾子敦赴河东三首
- 振旅汾川曲,秋风横大歌。 -- 出自唐·卢照邻·乐府杂曲·鼓吹曲辞·上之回
- 夕济汾阴河。 -- 出自南北·沈约·昭君辞
- 我从汾晋来,山之面目腹背皆经过。 -- 出自元·元好问·涌金亭示同游诸君
- 遗情汾水。 -- 出自南北·谢朓·三日侍宴曲水代人应诏诗 一
- 载怀汾水情。 -- 出自南北·谢朓·奉和随王殿下诗 二
- 幸藉汾阳想。 -- 出自南北·谢朓·奉和随王殿下诗 七
- 定是汾河上。 -- 出自南北·庾信·咏画屏风诗 二四
- 将归汾水上,远省锦城来。 -- 出自唐·戴叔伦·广陵送赵主簿自蜀归绛州宁觐
- 晋祠汾水古并州,千骑双旌居上头。 -- 出自唐·权德舆·太原郑尚书远寄新诗,走笔酬赠,因代书贺
- 稍观汾水曲,俄指绛台前。 -- 出自唐·杜审言·和李大夫嗣真奉使存抚河东
- 鼻祖汾阳,佐唐勋业,管取今犹昔。 -- 出自宋·无名氏·念奴娇·池塘风暖
- 雁归汾水绿,城压代云黄。 -- 出自宋·梅尧臣·季父知并州
- 始闻汾阳生,文行众所谅。 -- 出自宋·梅尧臣·次韵答德化尉郭功甫遂以送之
- 不必汾水上,秋风看雁群。 -- 出自宋·梅尧臣·送刘职方知汾州
- 痛惜汾阴西祀后,翠华辜负上阳天。 -- 出自宋·邵雍·天津感事二十六首
- 岂羡汾阳前。 -- 出自南北·萧衍·游钟山大爱敬寺诗
- 瑞合汾阴。 -- 出自南北·江淹·奏宣列之乐歌舞
- 太岳汾阴封祀了,这回好共赤松游。 -- 出自宋·魏野·太保琅琊相公见惠酒因成二绝用为纪谢
- 封禅汾阴连岁榜,状元俱是状元儿。 -- 出自宋·魏野·闻张师德状元登第因以寄贺兼呈梁固状元
- 旧日汾阳中书令,何限门生儿子。 -- 出自宋·刘辰翁·金缕曲/贺新郎
- 古树汾阴道,悠悠东去长。 -- 出自唐·耿湋·送胡校书秩满归河中
- 身是汾阳嗣,囊惟郭璞书。 -- 出自宋·王琪·送安公归顶山瑞石菴
- 雁飞汾水,鹤归华表,人事又千年。 -- 出自元·刘秉忠·太常引·衲衣藤杖是吾缘
- 单骑汾阳休比拟,都因忠赤格穹天。 -- 出自清·乾隆·二月十四日喜而有作
- 解道汾阳是人杰。 -- 出自宋·胡铨·转调定风波/定风波
- 自惜汾阳纡道驾,无如太室览真图。 -- 出自唐·沈佺期·嵩山石淙侍宴应制
- 吾闻汾阳子,贵购父画一笔不许它人藏。 -- 出自宋·刘克庄·郭熙山水障子
- 独有汾亭者,无人得姓名。 -- 出自宋·刘克庄·杂咏一百首·汾亭钓者
- 见谓汾阳门,走卒皆王侯。 -- 出自宋·洪咨夔·送崔先生东归
- 抗旌汾浦根移白,竖箔蓝关花染红。 -- 出自宋·葛立方·题卧屏十八花·姚黄
- 追配汾阳郭,临淮李,扫妖孽,植颠仆,复疆宇,洗膻腥。 -- 出自宋·王之道·六州歌头·燧瑊勋业
- 西风汾浦,雁初飞,秋水渺茫无际。 -- 出自金·段成己·大江东去 送杨国瑞西归
- 无情汾水自西流。 -- 出自金·段克己·鹧鸪天 九日寄彦衡济之,兼简仲坚景纯二弟