江在第3个字的诗句
江在第三个字的诗句
- 亭在江干寺,清凉更翠微。 -- 出自宋·林逋·翠微亭
- 苍莽江湾尽入深,数家村坞在山阴。 -- 出自宋·林逋·玉梁峡口怀朱严从事之官岭外两夕舟次于此
- 复闻江海曲,好杀成风俗。 -- 出自唐·崔颢·赠怀一上人
- 相依江海畔。 -- 出自南北·沈约·八咏诗 夕行闻夜鹤
- 宁思江海会。 -- 出自南北·沈约·饯谢文学离夜诗
- 心未江湖。 -- 出自南北·沈约·赠刘南郡委连诗
- 缉兹江汉。 -- 出自南北·沈约·赠刘南郡委连诗
- 秣陵江上多离别,雨晴芳草烟深。 -- 出自唐·冯延巳·临江仙·秣陵江上多离别
- 我行江汉道苦恶,十步九折遗西东。 -- 出自宋·曾巩·喜晴
- 生长江湖乐卑湿,不信中州天气和。 -- 出自宋·曾巩·南湖行二首
- 忆昔江西别子时,我初折腰五斗粟。 -- 出自宋·曾巩·移守江西先寄潘延之节推
- 渚梅江柳弄佳色,林鸟野蜂吟好声。 -- 出自宋·曾巩·送关彦远
- 极目江湖水浸云。 -- 出自宋·朱敦儒·鹧鸪天·极目江湖水浸云
- 吴兴江上绿杨低。 -- 出自宋·朱敦儒·浣溪沙
- 今日江边重听。 -- 出自宋·朱敦儒·西江月·澹澹薰风庭院
- 多谢江南苏小,尊前怪我青衫。 -- 出自宋·朱敦儒·朝中措·当年弹铗五陵间
- 梅倚江娥,日舒宫线。 -- 出自宋·朱敦儒·踏莎行·梅倚江娥
- 江南江北水连云,问何处、寻芳草。 -- 出自宋·朱敦儒·一落索·一夜雨声连晓
- 今日江南春暮。 -- 出自宋·朱敦儒·一落索·惯被好花留住
- 定是江南无驿使。 -- 出自宋·朱敦儒·木兰花/玉楼春
- 负九江风笛,五湖烟艇。 -- 出自宋·朱敦儒·桂枝香·春寒未定
- 木落江南感未平。 -- 出自宋·朱敦儒·恋绣衾
- 九日江亭闲望,蛮树绕,瘴云浮。 -- 出自宋·朱敦儒·沙塞子·万里飘零南越
- 已觉江声外,秋情入暮蝉。 -- 出自明·王微·近秋怀宛叔
- 照返江流急,霜多枫叶残。 -- 出自明·王微·过宛叔梦阁
- 笑问江头醉公子,饶君满把麹尘丝。 -- 出自唐·司空图·杨柳枝寿杯词十八首
- 犹胜江南隐居士,诗魔终袅负孤名。 -- 出自唐·司空图·白菊三首
- 回避江边同去雁,莫教惊起错南飞。 -- 出自唐·司空图·自郓乡北归
- 卖尽江山犹恨少,只得东南半壁。 -- 出自清·郑燮·念奴娇 宏光
- 欲雨江声怒,新晴海气多。 -- 出自宋·司马光·金山寺
- 钱塘江里扁舟上,别后篱花几度黄。 -- 出自宋·司马光·九日怀聂之美
- 江南江北徒虚语,尽信前书是不宜。 -- 出自宋·司马光·席君从於洛城种金橘今秋始结六实以其四献开
- 诗酒江山胜,园林俸禄余。 -- 出自宋·司马光·至政王侍郎挽歌二首
- 昔去江湖乡,来与松桂接。 -- 出自宋·司马光·景福东厢诗·怪石
- 痛伤江与梅,继踵良人歼。 -- 出自宋·司马光·和不疑送虏使还道中闻邻几圣俞长逝作诗哭之
- 宛如江外行,高帆落寒浦。 -- 出自宋·司马光·和昌言官舍十题·水红
- 初疑江津阔,还浪横风急。 -- 出自宋·司马光·和张促通学士苦暑思长安幕中望终南秋雪呈邻
- 海门江月清。 -- 出自宋·张先·菩萨蛮·佳人学得平阳曲
- 为报江头春且住。 -- 出自宋·张先·天仙子·醉笑相逢能几度
- 今年江上共瑶尊。 -- 出自宋·张先·燕归梁·去岁中秋玩桂轮
- 江南江北,十里五里邮亭。 -- 出自宋·张先·河传·花暮
- 尽带江南春色、过长淮。 -- 出自宋·张先·定西番·年少登瀛词客
- 松陵江畔客,筑室從何年。 -- 出自宋·张先·醉眠亭
- 欲图江色不上笔,静觅鸟声深在薦。 -- 出自宋·张先·吴江
- 争遣江州白司马,五年风景忆长安。 -- 出自唐·徐凝·寄白司马
- 却叹江陵浪花蕊,一时开放等闲消。 -- 出自明·汤显祖·即事
- 兰署江南花月新,封书才上海生尘。 -- 出自明·汤显祖·漫书答唐观察四首
- 是日江陵相,长星寓县愁。 -- 出自明·汤显祖·送艾太仆六十韵(太仆以乙科为郎,论江陵起
- 三山江上翠崔峨,草绿风烟春气和。 -- 出自明·汤显祖·江东歌
- 拾翠江边犹记否,含笑含颦送君酒。 -- 出自明·汤显祖·重过石城埭