汉在第9个字的诗句
汉在第九个字的诗句
- 小白竿头血,新图入汉廷。 -- 出自元·杨维桢·妲己图
- 玉龙一曲千宫晓,江汉朝宗万国同。 -- 出自元·杨维桢·赋拱北楼呈相君(杭州作)
- 几度借取搔头,别试汉宫妆束。 -- 出自元·张翥·露华 玉簪
- 尘埃早知才质殊,霄汉况睹名声重。 -- 出自明·何景明·崔生行
- 北极临燕甸,南山绕汉畿。 -- 出自明·何景明·送吕子
- 侯火惊燕甸,宵衣想汉宫。 -- 出自明·谢榛·赠董职方德甫擢光禄卿
- 河桥晨别南凫影,江汉春催北雁声。 -- 出自明·杨慎·寄用贞弟
- 梨花寂寂斗婵娟,银汉斜临绣户前。 -- 出自明·张红桥·红桥答诗
- 逖矣凌周诵,遥哉掩汉庄。 -- 出自唐·李元嘉·奉和同太子监守违恋
- 卖卜成都市,流名大汉中。 -- 出自唐·郑世翼·过严君平古井
- 知恋文明在,来寻江汉来。 -- 出自唐·齐己·答知己自阙下寄书
- 彼此无消息,所思江汉遥。 -- 出自唐·齐己·寄岘山愿公三首
- 烟霄已遂明经第,江汉重来问苦吟。 -- 出自唐·齐己·送吴先辈赴京
- 好向吴朝看,衣冠尽汉庭。 -- 出自唐·齐己·送徐秀才游吴国
- 高楼迢递想金天,河汉昭回更怆然。 -- 出自唐·乔知之·和李侍郎古意(一作古意和李侍郎峤)
- 按节巡河右,鸣驺入汉阳。 -- 出自唐·崔湜·襄阳作
- 海逼日月近,天高星汉秋。 -- 出自唐·长孙佐辅·闻韦驸马使君迁拜台州
- 所以青青草,年年生汉阴。 -- 出自唐·于武陵·东门路
- 树痺无春影,天连觉汉流。 -- 出自唐·薛能·荔枝楼
- 自谓二八时,歌舞入汉宫。 -- 出自唐·吴少微·相和歌辞·怨歌行
- 闻君弃孤城,犹自握汉节。 -- 出自唐·独孤及·代书寄上裴六冀、刘二颍
- 十八羽林郎,戎衣事汉王。 -- 出自唐·李嶷·杂曲歌辞·少年行三首
- 渭水通胡苑,轮台望汉关。 -- 出自唐·郑锡·千里思
- 昨夜星辰动,仙郎近汉关。 -- 出自唐·吴融·关东献兵部刘员外
- 怨已惊秦凤,灵应识汉鸡。 -- 出自唐·吴融·岐下闻杜鹃
- 眺迥分吴乘,凌高属汉祠。 -- 出自唐·李义府·在巂州遥叙封禅
- 夙驾移天跸,凭轩览汉都。 -- 出自唐·赵彦昭·奉和幸长安故城未央宫应制
- 项羽不能用,脱身归汉王。 -- 出自宋·王珪·咏淮阴侯
- 长安日远思亲发,紫汉星回促使轺。 -- 出自宋·王珪·戏呈唐卿
- 访政鸣尧鼓,旌贤走汉轮。 -- 出自宋·王珪·闻邵兴宗拜命
- 猎桂来钟岭,翍椒度汉宫。 -- 出自宋·王珪·秋风
- 本是龙门桐,因妍入汉宫。 -- 出自唐·陈叔达·听邻人琵琶
- 灭没徒留影,无因图汉宫。 -- 出自唐·庾抱·骢马
- 窈窕神仙阁,参差云汉间。 -- 出自唐·宗楚客·奉和人日清晖阁宴群臣遇雪应制
- 柔远安夷俗,和亲重汉年。 -- 出自唐·韦元旦·奉和送金城公主适西蕃应制
- 重九临商节,登高出汉宫。 -- 出自唐·李迥秀·奉和九日幸临渭亭登高应制得风字
- 蜂蚁屯夷落,熊罴逐汉飞。 -- 出自唐·韦安石·侍宴旋师喜捷应制
- 瑶阶已化飞凫舄,银汉空余泛斗槎。 -- 出自明·王景·道院
- 一见桃花发,能令秦汉迷。 -- 出自唐·殷遥·友人山亭
- 李陵不爱死,心存归汉阙。 -- 出自唐·刘湾·李陵别苏武
- 塞北狂胡旅,城南敌汉围。 -- 出自唐·徐九皋·战城南
- 应历生周日,修祠表汉年。 -- 出自唐·殷寅·玄元皇帝应见贺圣祚无疆
- 神女归巫峡,明妃入汉宫。 -- 出自唐·蒋冽·巫山之阳,香溪之阴,明妃神女旧迹存焉
- 旧宅平津邸,槐阴接汉宫。 -- 出自唐·章八元·寄都官刘员外
- 晚色连秦苑,春香满汉宫。 -- 出自唐·常沂·禁中春松
- 树影临山动,禽飞入汉轻。 -- 出自唐·黎逢·夏首犹清和(一作张聿诗)
- 山水还鄣郡,图书入汉朝。 -- 出自唐·张南史·宣城雪后还望郡中寄孟侍御(立春后开元观送
- 大典尊周孔,名家盛汉唐。 -- 出自宋·郑獬·迩英阁早直
- 气直横秋鹗,文雄绝汉鹏。 -- 出自宋·强至·赠杜谘秘校
- 王畿结绶来无久,天汉乘槎去可通。 -- 出自宋·范祖禹·孙秀才下第暂还京口留别起居邀余和以赠行