汉在第9个字的诗句
汉在第九个字的诗句
- 万虑方岑寂,愁看云汉回。 -- 出自宋·宋祁·对月
- 风霆武略走夷蛮,云汉文章着不刊。 -- 出自宋·张耒·神宗皇帝挽词三首
- 昼静尘埃少,宵凉河汉浮。 -- 出自宋·张耒·斜日二首
- 因之以取死,曾不念汉家。 -- 出自宋·张耒·权势
- 日落烦暑退,秋晴河汉明。 -- 出自宋·张耒·晚卧
- 黯黯夜烟青,寥寥秋汉迥。 -- 出自宋·张耒·夜书
- 衣拂云松外,门清河汉边。 -- 出自唐·李颀·宿香山寺石楼
- 岘山枕襄阳,滔滔江汉长。 -- 出自唐·李颀·送皇甫曾游襄阳山水兼谒韦太守
- 江湖潮落高楼迥,河汉秋归广簟凉。 -- 出自唐·许浑·宿松江驿却寄苏州一二同志
- 舶主辞番远,棋僧入汉多。 -- 出自唐·许浑·送友人罢举归东海
- 沧洲有约心还静,青汉无媒迹自疏。 -- 出自唐·许浑·东陵赴京道病东归,寓居开元寺,寄卢员外宋
- 义著亲胡俗,仪全识汉官。 -- 出自唐·杨巨源·和吕舍人喜张员外自北番回至境上,先寄二十
- 深入平夷落,横行辟汉疆。 -- 出自唐·杨巨源·上刘侍中
- 夕到玉京寝,窅冥云汉低。 -- 出自唐·綦毋潜·宿太平观
- 昔者匈奴战,多闻杀汉兵。 -- 出自唐·李益·送辽阳使还军
- 北去穷秦塞,南归绕汉川。 -- 出自唐·张乔·沿汉东归
- 渡海登仙籍,还家备汉仪。 -- 出自唐·张乔·送宾贡金夷吾(一作鱼)奉使归本国
- 秋草连秦塞,孤帆落汉阳。 -- 出自唐·皇甫冉·送处州裴使君赴京
- 楚水通荥浦,春山拥汉京。 -- 出自唐·皇甫冉·送孔党赴举
- 风波尽日依山转,星汉通霄向水连。 -- 出自唐·李频·湘口送友人
- 冬狩美秦正,新丰乐汉行。 -- 出自唐·张说·宿直温泉宫羽林献诗
- 首命深燕隗,通经浅汉韦。 -- 出自唐·张说·赴集贤院学士上赐宴应制得辉字
- 山势远涛连,江途斜汉转。 -- 出自唐·张说·赠赵侍御
- 不果朝宗愿,其如江汉何。 -- 出自唐·张说·荆州亭入朝
- 传节还闽嶂,皇华入汉京。 -- 出自唐·张说·岳州赠广平公宋大夫
- 东咏唐虞迹,西观周汉尘。 -- 出自唐·张说·奉和圣制度蒲关应制
- 笼禽不失飞,讵识云汉冥。 -- 出自宋·王令·闻太学议
- 故其纸上言,飘有霄汉姿。 -- 出自宋·王令·谢李常伯
- 亭亭金步摇,朝日明汉宫。 -- 出自宋·陈与义·蜡梅四绝句
- 沉沉石城夜,漠漠西汉秋。 -- 出自宋·陈与义·石城夜赋
- 凉秋佳夕天氛廓,河汉之涯秋漠漠。 -- 出自宋·陈与义·秋夜独酌
- 羌故园之在目,江与汉之不可逾。 -- 出自南北·谢庄·怀园引
- 可惜庭中树,移根逐汉臣。 -- 出自隋·孔绍安·侍宴咏石榴
- 看猎临胡帐,思乡见汉城。 -- 出自唐·雍陶·送于中丞使北蕃
- 未冠登华选,高文动汉廷。 -- 出自宋·韩元吉·故端明尚书汪公挽词二首
- 庐山面目今真识,江汉朝宗此会同。 -- 出自宋·刘过·题高远亭
- 目光牛背上,更时把、汉书看。 -- 出自宋·张炎·木兰花慢·目光牛背上
- 水痕深,花信足,寂寞汉南树。 -- 出自宋·张炎·祝英台近·水痕深
- 傍海皆荒服,分符重汉臣。 -- 出自唐·包何·送泉州李使君之任李使君赴泉州
- 云台胜景压苍溪,东汉遗名冠蜀西。 -- 出自宋·苏涣·句
- 瑶爵因周製,金根益汉仪。 -- 出自宋·夏竦·皇太后恭谢太庙
- 宠宴均尧酒,宸章起汉风。 -- 出自宋·夏竦·奉和御製大酺
- 灵源一派长,近与银汉接。 -- 出自宋·徐照·黄公济
- 今大姓黠羌,几倍过汉世。 -- 出自宋·包恢·送蒙斋赴召六首
- 向之经行辄梦寐,江汉沱潜犹彷佛。 -- 出自宋·苏泂·书怀
- 壮笔扛周鼎,危言耸汉庭。 -- 出自宋·方岳·徐仁伯侍郎挽诗
- 若问凉州事,凉州多汉人。 -- 出自唐·姚合·送少府田中丞入西蕃
- 斧钺来天上,诗书理汉中。 -- 出自唐·姚合·送郑尚书赴兴元
- 孟坚勒燕然,岂独在汉朝。 -- 出自唐·姚合·送任畹评事赴沂海
- 梦尽吴越水,恨深襄汉钟。 -- 出自唐·项斯·汉南遇友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