汉在第9个字的诗句
汉在第九个字的诗句
- 饮马量淝水,屯兵料汉田。 -- 出自宋·华岳·次李信州七十韵
- 柏叶犹霜气,桃花似汉津。 -- 出自唐·陈翊·宴柏台
- 午夜更漏里,九重霄汉间。 -- 出自唐·武元衡·山中月夜寄朱张二舍人
- 关国通秦限,波涛隔汉川。 -- 出自唐·武元衡·送魏正则擢第归江陵
- 树影临山动,禽飞入汉轻。 -- 出自唐·张聿·赋得夏首犹清和
- 玉殿中参罢,云輧上汉遥。 -- 出自唐·羊士谔·梁国惠康公主挽歌词二首
- 守土亲巴俗,腰章□汉仪。 -- 出自唐·羊士谔·酬礼部崔员外备独永宁里弊居见寄来诗云图书
- 人间俯仰更兴废,江汉滔滔万古流。 -- 出自宋·王炎·和沈粹卿登南楼韵
- 胸中器度须深阔,江汉方行万斛舟。 -- 出自宋·王炎·招同官诸宣教一饭用舟字韵成拙句
- 水即沧溟远,星从天汉垂。 -- 出自唐·林滋·蠡泽旅怀
- 文章声价从来重,霄汉途程此去长。 -- 出自唐·姚鹄·送黄颇归袁
- 邵陵佳树碧葱茏,河汉西沈宴未终。 -- 出自唐·曹唐·长安客舍叙邵陵旧宴,寄永州萧使君五首
- 为问登坛者,何年答汉恩。 -- 出自唐·李山甫·乱后途中
- 愿化南飞燕,年年入汉宫。 -- 出自唐·徐夤·追和常建叹王昭君
- 宠饯西门外,双旌出汉陵。 -- 出自唐·李洞·冬日送凉州刺史
- 萧王得众能宽裕,吴汉归来帝业昌。 -- 出自唐·周昙·后汉门光武
- 万里隔关山,一心思汉月。 -- 出自唐·捧剑仆·将窜留诗
- 袁安辞气忠仍恳,吴汉精诚直且专。 -- 出自唐·徐铉·奉和宫傅相公怀旧见寄四十韵
- 新诗试为重高咏,朝汉台前不可闻。 -- 出自唐·徐铉·庐陵别朱观先辈
- 闻道驱征旆,行行至汉阳,初程微雨齐,满路落花香。 -- 出自唐·徐铉·送李著和之汉阳
- 清晨待漏独徘徊,霄汉悬心不易裁。 -- 出自唐·徐铉·贺殷游二舍人入翰林、江给事拜中丞
- 清晨待漏独徘徊,霄汉悬心不易裁。 -- 出自唐·徐铉·贺殷游二舍人入翰林江给事拜中丞
- 高秋咸镐起霜风,秦汉荒陵树叶红。 -- 出自宋·刘兼·咸阳怀古
- 宛马随秦草,胡人问汉花。 -- 出自唐·郑鏦·入塞曲
- 鼎湖冠剑有遗踪,晋汉真人羽化同。 -- 出自·刘望·九嶷山(山在萍乡,上有九嶷仙观)
- 分手怨河梁,南征历汉阳。 -- 出自唐·林珝·送安养阎主簿还竹寺
- 今日都门外,悠悠别汉臣。 -- 出自唐·袁求贤·早春送郎官出宰
- 作瑞兴周后,登歌美汉皇。 -- 出自唐·王若岩·试越裳贡白雉
- 只待高风便,非无云汉心。 -- 出自唐·张文姬·沙上鹭
- 遗迹仍留蔡,幽人出汉朝。 -- 出自唐·无可·寄和蔡州田郎中(一作寄和蔡州中丞题蒋亭)
- 隔海无书札,前年在汉阳。 -- 出自唐·栖蟾·南中怀友生
- 箕子作周辅,孙通为汉臣。 -- 出自唐·吴筠·览古十四首
- 灭迹慕颍阳,忘机同汉阴。 -- 出自唐·吴筠·题龚山人草堂
- 耸辔排金阙,乘轩上汉槎。 -- 出自唐·石季武·梦中诗
- 回鹘卑唐室,天骄挠汉营。 -- 出自元·王逢·奉寄赵伯器参政尹时中员外五十韵
- 辕门鼓角动,整驾河汉横。 -- 出自元·王逢·古从军行(七首)
- 金晶气爽飘风露,银汉波翻动鼓旗。 -- 出自元·王逢·和沈掾中秋月
- 近故维扬老,威仪本汉官。 -- 出自元·王逢·近故(二首)
- 炼重阳,方堪看,害风汉。 -- 出自元·王哲·河传令
- 呈妙妙、出玄玄,超碧汉,分明顾,动新音、永作仙客。 -- 出自元·王哲·塞孤
- 点滴灵砂,搬载登云汉。 -- 出自元·王处一·苏幕遮 诫道人相争
- 尽人言,一乖慵,害风汉。 -- 出自元·长筌子·神仙会
- 试问知音何处也,云汉阔,远山青。 -- 出自元·长筌子·江神子令
- 去天尺五韦杜,此日汉金张。 -- 出自元·王恽·水调歌头 宴张右丞遂初园
- 遥想禹子汤孙,尧臣汉相,拂晓班如剪。 -- 出自元·刘敏中·念奴娇 圣节进酒词
- 连筒入云窦,势接河汉遥。 -- 出自元·周权·接竹引泉
- 冻肠腾棱芒,四剸霄汉色。 -- 出自近代·陈三立·雪中访半山寺
- 宗伯司周典,尚书管汉庭。 -- 出自明·张以宁·贺礼部王尚书本中二十韵
- 平蛮看竖擎天柱,朝汉同登浴日台。 -- 出自清·黄遵宪·羊城感赋六首
- 浩浩歌谣兴,滔滔江汉流。 -- 出自宋·田锡·读翰林集