汉在第8个字的诗句
汉在第八个字的诗句
- 制锦蜀江静,飞凫汉阙遥。 -- 出自唐·钱起·和蜀县段明府秋城望归期
- 欲知别后思今夕,汉水东流是寸心。 -- 出自唐·钱起·秋夜送赵冽归襄阳
- 长杨杀气连云飞,汉主秋畋正掩围。 -- 出自唐·钱起·校猎曲
- 苍苍岘亭路,腊月汉阳春。 -- 出自唐·司空曙·送鄂州张别驾襄阳觐省
- 鱼国巴庸路,麾幢汉守过。 -- 出自唐·司空曙·送夔州班使君
- 林多宛地古,云尽汉山稀。 -- 出自唐·司空曙·送菊潭王明府
- 报恩唯有死,莫使汉家羞。 -- 出自唐·李端·送彭将军云中觐兄
- 湿马胡歌乱,经烽汉火微。 -- 出自唐·李端·横吹曲辞·雨雪曲
- 谁知武陵路,亦有汉家臣。 -- 出自唐·李端·归山居寄钱起
- 为报长卿休涤器,汉家思见茂陵书。 -- 出自唐·李端·重送郑宥归蜀因寄何兆
- 厌郎思出守,遂领汉东军。 -- 出自唐·李端·送雍郢州
- 自嫌山客务,不与汉官同。 -- 出自唐·李端·夜寻司空文明逢深上人因寄晋侍御
- 夷陵已远半成烧,汉上游倡始濯衣。 -- 出自唐·李端·荆门歌送兄赴夔州
- 李陵初送子卿回,汉月明明照帐来。 -- 出自唐·李端·昭君词
- 唯当执杯酒,暂食汉江鱼。 -- 出自唐·李端·江上逢司空曙(一作岳阳逢司空文明,得关中
- 夜切胡风起,天高汉月临。 -- 出自唐·张祜·赋昭君冢
- 驷马高车盖,不减汉之于。 -- 出自宋·无名氏·水调歌头·蹑足半天下
- 龙镳日益远空游,汉庙冠衣。 -- 出自宋·无名氏·十二时/忆少年
- 无一个回头猛烈汉。 -- 出自宋·无名氏·月上海棠·吾言劝了千千万
- 早做个惺惺洒洒汉。 -- 出自宋·无名氏·生查子 以下原有解冤结北方一日一首未注名
- 曾无越人术,竟起汉臣嗟。 -- 出自宋·梅尧臣·晨起裴吴二直讲过门云凤阁韩舍人物故作五
- 时颁光禄酒,花出汉宫墙。 -- 出自宋·梅尧臣·和范景仁王景彝殿中杂题三十八首并次韵其十
- 尚作秦衣裳,那知汉名氏。 -- 出自宋·梅尧臣·武陵行
- 风吹莫苦急,游子汉日昃。 -- 出自宋·梅尧臣·刑部厅海棠见赠依韵答永叔二首
- 世言楚使者,乃是汉名卿。 -- 出自宋·梅尧臣·送江东转运杨少卿
- 堕泪隋侯国,遗金汉帝恩。 -- 出自宋·梅尧臣·随州钱相公挽歌三首
- 山河虞旧国,箫鼓汉横汾。 -- 出自宋·梅尧臣·送李端明知河中府
- 山水番君国,文章汉侍臣。 -- 出自宋·梅尧臣·寄饶州范待制
- 世家吴季子,皇籍汉诸孙。 -- 出自宋·梅尧臣·吊仲源
- 俭恭齐国相,清净汉廷人。 -- 出自宋·梅尧臣·观文丁右丞挽辞二首
- 移家汉水滨,日见汉水绿。 -- 出自宋·梅尧臣·寄光化退居李晋卿
- 天启文明泰运兴,汉庭来召鲁诸生。 -- 出自宋·梅尧臣·送贡仲章之燕
- 同勤太守职,龚遂汉名臣。 -- 出自宋·梅尧臣·送何都官通判虔州
- 治分周太宰,礼重汉诸侯。 -- 出自宋·梅尧臣·送刘元忠学士归陈州省亲
- 地与蛮溪接,江通汉水流。 -- 出自宋·梅尧臣·王龙图知江陵
- 砚取汉庙瓦,谁恤汉庙隳。 -- 出自宋·梅尧臣·忠上人携王生岵砚夸余云是定州汉祖庙上瓦为
- 唐宋典册竟骈罗,汉诏重令与削磨。 -- 出自宋·梅尧臣·次韵和酬裴寺丞喜子修书
- 山房古柏暗,近在汉陵边。 -- 出自宋·梅尧臣·送长陵清辨师归宁
- 芳洲堕马处,吾祖汉名臣。 -- 出自宋·梅尧臣·送蒙寺丞赴郢州
- 楚人竟掘水精璞,汉女买作月佩环。 -- 出自宋·梅尧臣·送裴虞部知信州
- 出为周九牧,入是汉三公。 -- 出自宋·梅尧臣·送宋端明知成都
- 古庙藏空山,曾无汉羽翼。 -- 出自宋·梅尧臣·送宋郎中知商州
- 无奈我兵雄,方为汉偏将。 -- 出自宋·梅尧臣·送渭州刘太保
- 吴门逢隐者,必是汉名臣。 -- 出自宋·梅尧臣·送志来上人往姑苏谒元曹
- 将过周故宅,先下汉诸陵。 -- 出自宋·梅尧臣·重送宋中道
- 压城隋柳密,开苑汉池枯。 -- 出自宋·梅尧臣·资政王侍郎南京留守
- 骑吹荆州去,乔林汉水前。 -- 出自宋·梅尧臣·送梁学士知襄州
- 行应重对策,莫愧汉贤良。 -- 出自宋·梅尧臣·送裴节推归京
- 燕然山北大单于,汉家皇帝与玺书。 -- 出自宋·梅尧臣·送石昌言舍人使匈奴
- 人知太守姓,不减汉公名。 -- 出自宋·梅尧臣·依韵和正仲赋杨兵部吴兴五题·□□□