汉在第8个字的诗句
汉在第八个字的诗句
- 从此乐章休叙战,汉兵无阵亦无蛮。 -- 出自唐·薛能·闻李夷遇下第东归因以寄赠
- 一闻阳鸟至,思绝汉宫春。 -- 出自唐·梁献·相和歌辞·王昭君
- 红袖青娥留永夕,汉阴宁肯羡山阴。 -- 出自唐·刘言史·奉酬
- 更逢习凿齿,言在汉川湄。 -- 出自唐·张子容·乐城岁日赠孟浩然(一作王维诗)
- 一旦咸阳宫,翻为汉朝市。 -- 出自唐·王无竞·北使长城
- 襄阳城郭春风起,汉水东流去不还。 -- 出自宋·陈羽·襄阳过孟浩然旧居
- 宁知远使问姓名,汉语泠泠传好音。 -- 出自唐·刘商·琴曲歌辞·胡笳十八拍
- 严陵爱此景,下视汉公卿。 -- 出自唐·王贞白·题严陵钓台
- 晓幕胡沙惨,危烽汉月低。 -- 出自唐·郑锡·度关山
- 渭水远含秋草渡,汉陵高枕夕阳天。 -- 出自唐·吴融·和人题武城寺
- 秦陵无树烟犹锁,汉苑空墙浪欲吹。 -- 出自唐·吴融·赴职西川过便桥书怀寄同年
- 楚垒万重多故事,汉波千叠更残阳。 -- 出自唐·吴融·过邓城县作
- 庭际花微落,楼前汉已横。 -- 出自唐·崔液·杂曲歌辞·踏歌词
- 逍遥自在蒙庄子,汉主徒言河上公。 -- 出自唐·赵彦昭·奉和圣制幸韦嗣立山庄应制
- 剑落桥山夜,衣留汉庙春。 -- 出自宋·王珪·仁宗皇帝挽词五首
- 唐家一代成青史,汉殿多年诵子虚。 -- 出自宋·王珪·呈景仁偶书
- 洧水于今寒露起,汉台依旧白云深。 -- 出自宋·王珪·刑部侍郎仕王熙仲挽词
- 尧文自与星辰烂,汉殿常依日月高。 -- 出自宋·王珪·再召至龙图阁观书
- 羌歌自醉天山北,汉节先随斗柄东。 -- 出自宋·王珪·正月五日与馆伴耶律防夜讌永寿给束赴留别
- 鲁台況值书云后,汉殿仍经喜雪时。 -- 出自宋·王珪·依韵和王宣徽冬燕
- 毒流秦卒毙,泥粪汉田腴。 -- 出自唐·徐珩·日暮望泾水
- 自嫁单于国,长衔汉掖悲。 -- 出自唐·郭震·王昭君三首
- 思从汉南猎,一见汉家尘。 -- 出自唐·郭震·王昭君三首
- 圣词今日光辉满,汉主秋风莫道才。 -- 出自唐·李適適·奉和春日幸望春宫应制
- 昔予读旧史,遍睹汉世君。 -- 出自唐·李適適·汾阴后土祠作
- 三山如可接,莫遣汉臣归。 -- 出自唐·陈嘉言·蒋洋道中望太姥山四首
- 萧条颖阳恋,冲漠汉阴真。 -- 出自唐·崔日知·奉酬韦祭酒偶游龙门北溪,忽怀骊山别山,因
- 忽见寒梅树,开花汉水滨。 -- 出自唐·王適·江滨梅
- 胡人琵琶弹北风,汉家音信绝南鸿。 -- 出自唐·李如璧·明月
- 下嫁戎庭远,和亲汉礼优。 -- 出自唐·郑愔·送金城公主适西蕃应制
- 偃武尧风接,崇文汉道恢。 -- 出自唐·李暠·奉和圣制送张说上集贤学士赐宴(赋得催字)
- 俯临秦山川,高会汉公卿。 -- 出自唐·李泌·奉和圣制,重阳赐会聊示所怀
- 旧闻百子汉家池,汉家渌水今逶迤。 -- 出自唐·张谔·百子池
- 长杨西连建章路,汉家林苑纷无数。 -- 出自唐·许景先·折柳篇
- 天夺项氏谋,卒成汉家业。 -- 出自唐·杨浚·广武怀古
- 挂冠知止足,岂独汉疏贤。 -- 出自唐·李林甫·送贺监归四明应制
- 千年泰山顶,云起汉皇封。 -- 出自唐·陈希烈·省试白云起封中
- 此日小臣徒献赋,汉家谁复重扬雄。 -- 出自唐·卢象·驾幸温泉
- 旧俗吴三让,遗风汉六条。 -- 出自唐·徐安贞·送丹阳采访
- 影销胡地月,衣尽汉宫香。 -- 出自唐·顾朝阳·昭君怨
- 礼乐夷风变,衣冠汉制新。 -- 出自唐·陶翰·送金卿归新罗
- 何日谢百里,从君汉之澨。 -- 出自唐·萧颖士·重阳日陪元鲁山德秀登北城,瞩对新霁,因以
- 转战单于庭,身随汉军没。 -- 出自唐·刘湾·李陵别苏武
- 人向吴台远,莺飞汉苑多。 -- 出自唐·李嘉祐·春日长安送从弟尉吴县
- 时称谢康乐,别事汉平津。 -- 出自唐·李嘉祐·送王谏议充东都留守判官
- 秦家故事随流水,汉代高坟对石碑。 -- 出自唐·李嘉祐·晚发咸阳,寄同院遗补
- 伯喈文与篆,虚作汉家贤。 -- 出自唐·李嘉祐·送从叔阳冰祇召赴都
- 已传尧雨露,更说汉威仪。 -- 出自唐·皇甫曾·送汤中丞和蕃
- 儒衣羞此别,去抵汉公卿。 -- 出自唐·皇甫曾·送裴秀才贡举
- 岳临秦路险,河绕汉垣长。 -- 出自唐·韦济·奉和圣制次琼岳应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