汉在第7个字的诗句
汉在第七个字的诗句
- 已作怒鹏横绝汉,更随鸣凤集高岗。 -- 出自宋·李吕·送赵胜仲赴廷试
- 亡秦皆赵李,佐汉独萧曹。 -- 出自宋·汪元量·杭州杂诗和林石田
- 武淹某泽常思汉,甫寓鄜州只念唐。 -- 出自宋·汪元量·三衢官舍和王府教
- 疏星明耿耿,银汉静无波。 -- 出自宋·王之道·临江仙·怪得举头闻鹊喜
- 报除骄冠还强汉,会有忠良告远猷。 -- 出自宋·王之道·和陈勉仲春日偶成二首
- 风梢雨盖摩霄汉,个里高人即地仙。 -- 出自宋·王之道·和王元渤留题松寿岩白云庵寄郑顾道二首
- 忽然檐溜泻河汉,数声霹雳轰相随。 -- 出自宋·王之道·次韵子厚弟喜雨行赠赵守端质
- □中原望眼,正汉水、接天流。 -- 出自宋·袁去华·木兰花慢·□中原望眼
- 乞求乌鹊填河汉,已早玉绳低建章。 -- 出自宋·袁去华·思佳客·宝阁珠宫夜未央
- 云雨阳台梦,河汉鹊桥秋。 -- 出自宋·张元干·水调歌头·露下菱歌远
- 穷汉未必穷,富汉岂真富。 -- 出自宋·张元干·送言上人往见径山老十四韵
- 将军未老身归汉。 -- 出自宋·周紫芝·贺新郎·白首归何晚
- 晴雪洗佳气,河汉酒肠开。 -- 出自金·蔡松年·水调歌头 高德辉生朝
- 钧天澹斜景,银汉蔼微素。 -- 出自元·傅若金·题宜春钟清卿清露轩
- 吁嗟长笑翁,相汉起伏龙。 -- 出自元·杨维桢·梁父吟
- 子陵故友终辞汉,张禄先生又入秦。 -- 出自元·杨维桢·至正廿三年四月淮南王左相微行淞江步谒草玄
- 故国金人泣辞汉,当年玉马去朝周。 -- 出自元·赵孟頫·钱唐怀古
- 银髻望夫高入汉,玉屏随客折成河。 -- 出自明·徐渭·自坌道走居庸雪连峰百仞横障百折银色晃晃故
- 雄豪定远遥辞汉,宽大汾阳近在唐。 -- 出自明·徐渭·上督府公生日诗(并序)
- 鹤鸣浪响闻天汉,芝灿浮光到羽觞。 -- 出自明·徐渭·上督府公生日诗(并序)
- 燕颔果封终入汉,鬯卣将锡定于周。 -- 出自明·徐渭·督府明公新膺加荫(加太子太保、左都御史。
- 湘潭山乱出,江汉水兼流。 -- 出自明·杨基·湘中杂言(四首)
- 披衣视良夜,河汉已西倾。 -- 出自清·王夫之·杂诗
- 夜来微雨歇,河汉在西堂。 -- 出自清·王士祯·息斋夜宿即事怀故园
- 帐殿出空登碧汉,遐川俯望色蓝笼。 -- 出自唐·李忱·幸华严寺
- 前随鸾鹤登霄汉,却望风沙走塞垣。 -- 出自唐·李逢吉·送令狐秀才赴举
- 云中石壁青侵汉,树下苔钱绿绕溪。 -- 出自唐·齐己·行次宜春寄湘西诸友
- 圣明有道□命汉,可得再见朝日耶。 -- 出自唐·卢仝·苦雪寄退之
- 咏思劳今夕,江汉遥相望。 -- 出自唐·刘昚虚·暮秋扬子江寄孟浩然
- 所思何处远,斜汉欲低流。 -- 出自唐·吴融·夏夜有寄
- 襄汉水,岘山垂,汉水东流风北吹。 -- 出自唐·张潮·襄阳行
- 缀星罗百拱,缘汉转三休。 -- 出自唐·许敬宗·奉和圣制登三台言志应制
- --皇甫曾柏台辞汉主,竹寺寄潜师。 -- 出自唐·皇甫曾·建元寺昼公与崔秀才见过联句,与郑奉礼说同
- 北朝荣庾薛,西汉盛严徐。 -- 出自唐·常衮·晚秋集贤院即事寄徐薛二侍郎
- 玉虹垂地色,银汉落天声。 -- 出自宋·石延年·瀑布
- 谁能赤脚渡银汉,直欲跳身藏玉壶。 -- 出自宋·强至·苦热
- 直疑有路通银汉,又讶横天卧玉虹。 -- 出自宋·强至·书吴江垂虹亭诗
- 风波方满眼,霄汉欲谋身。 -- 出自宋·强至·某介直寡合为邑亡状而杜兄一见过爱作诗称许
- 天池将浴凤,云汉拟骖鸾。 -- 出自宋·范祖禹·王开府挽词三首
- 绮皓彩芝终佐汉,桓荣稽古旧传经。 -- 出自宋·范祖禹·蜀公恳辞经席改领嵩宫赋诗以代献寿
- 当令桑枣地,愁汉为讴吟。 -- 出自宋·范祖禹·席上分韵送天觉使河东以登山临水送将归为韵
- 老松窈窕入云汉,五月郁郁炎天凉。 -- 出自宋·范祖禹·游先主祠堂置酒
- 法严义古跨两汉,磊落未许盘诰工。 -- 出自宋·吴则礼·鱼侯以上已日宴高阳偶成长句
- 他时如见忆,江汉一渔舟。 -- 出自宋·王质·临江仙·曲水流觞修禊事
- 熹起披衣,瞻碧汉,露华清。 -- 出自宋·张栻·水调歌头·雪月两相映
- 灯前唤归骑,星汉已阑干。 -- 出自宋·陈造·九日
- 霜华耿玉宇,璇汉转金饼。 -- 出自宋·陈造·祈雨齐云楼
- 函谷与剑阁,秦汉尝用之。 -- 出自宋·陈造·上下驿矶
- 便拟瑶杯酌银汉,何妨醉面受天风。 -- 出自宋·陈造·赵使君淮春楼落成二首
- 明月浸瑶碧,河汉水交流。 -- 出自宋·李处全·水调歌头·明月浸瑶碧