汉在第7个字的诗句
汉在第七个字的诗句
- 层楼画栋凌霄汉,槛外江流百顷清。 -- 出自宋·赵汝鐩·江楼会饮对月
- 昨夜琅函奏霄汉,今朝玉粒雨平畴。 -- 出自宋·许月卿·临川家史君坤翁喜雨
- 唤醒松根渴睡汉,五更清梦从渠短。 -- 出自宋·艾性夫·煎后山峰上人新茶
- 官隶威仪犹是汉,山河风景已非吴。 -- 出自宋·艾性夫·穆陵大礼图
- 但知樵客当辞汉,莫与渔郎说避秦。 -- 出自宋·艾性夫·题友人归隐图
- 长渠西来拟天汉,千里清阴绿杨岸。 -- 出自宋·孔武仲·广津仓检视斛斗
- 疏钟风外落,碧汉树头平。 -- 出自明·张时彻·次南禺兄新月有怀
- 左冯翊,右扶风,汉阙秦畿指顾通。 -- 出自明·吴国伦·送徐行父少参赴关内
- 神仙台阁干霄汉,秀出奇峰压巨鳌。 -- 出自·刘宗敏·咏黄山
- 谁知背后彪形汉,直撞横冲往外奔。 -- 出自当代·启功·乘公交车组词
- 词严笔劲逼晋汉,学士何人美词翰。 -- 出自元·张宪·赠镌碑王生歌
- 星河天北转,江汉水东流。 -- 出自宋·蔡槃·金陵
- 应念关中不忘汉,至今遗老愿王秦。 -- 出自宋·晁公溯·感事三首
- 深知白虏心轻汉,终倚黄旗运在吴。 -- 出自宋·晁公溯·感事三首
- 乾坤有今日,江汉自东流。 -- 出自宋·陈杰·斗牛山登高
- 擎天端作柱,度汉可为梁。 -- 出自宋·陈宓·松
- 梁亡羽不遣,事汉羽亦覆。 -- 出自宋·陈宓·读史
- 空爱掌痕侵碧汉,无人曾叹巨灵仙。 -- 出自宋·陈抟·华山
- 拟将胸次涤河汉,不管衣巾湿风露。 -- 出自宋·陈文蔚·夏夜露坐偶书且勉同学子
- 孔明西去终扶汉,散骑南来莫拯唐。 -- 出自宋·陈岩·卧龙庵
- 秋声来九天,星汉浩无极。 -- 出自宋·戴良齐·寄立斋二首
- 峥嵘星斗入江汉,荡漾槎影如鲸鱼。 -- 出自宋·邓牧·汉阳郎官湖
- 《九思》者,效汉张平子《四愁诗》之作。 -- 出自明·邓氏·金陵九思
- 急祗临遣护襄汉,旋奉温诏来三巴。 -- 出自宋·度正·寿制置吴侍郎
- 风行于上渺河汉,诸子浅陋其蹄涔。 -- 出自宋·度正·寿黄侍郎
- 犹忆清虚下云汉,转头劫堑已灰飞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次韵袁提学题皇甫真人清虚庵二首
- 我年三十四,鄂汉脱战场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送男存心如燕二月二十五日夜走笔古体
- 何似老夫酒肉汉,死时合眼闭棺中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信州道士萧了空坐逝或见其在湘潭总府贰萧公
- 长城青冢月,大汉黑山秋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七月十日有感
- 卧龙起草庐,扶汉有余忠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游石头城
- 几多怨气冲霄汉,天欲无诛可得乎。 -- 出自宋·高斯得·孤愤吟十三首
- 岷峨秃如赭,江汉浊如泔。 -- 出自宋·高斯得·读谢章奏疏赋朝阳吟
- 欲速嫦娥下霄汉,论心执手与同归。 -- 出自宋·郭印·和元守中秋月夜韵
- 天马来,帝作歌,汉时此马今更多。 -- 出自宋·何麟瑞·后天马歌
- 有臣曰湛,示我汉行。 -- 出自宋·洪遵·汉诏郡县行乡饮酒礼颂诗
- 丰陬凡戊照碧汉,任他黄口闹清班。 -- 出自宋·胡梦昱·步王卢溪韵
- 唤将弟妹上清汉,留取烟霞管旧山。 -- 出自宋·黄飞雄·徐真君祠堂
- 两公一心相有汉,一夫见辱非吾患。 -- 出自宋·黄榦·读史戏呈刘正之
- 诸葛未亡犹有汉,包胥欲泣更无秦。 -- 出自宋·黄继善·挽文丞相
- 乘流从此去,河汉失清都。 -- 出自宋·晃冲之·初来东里
- 当时鸡犬皆霄汉,自是刘郎不得仙。 -- 出自宋·晃咏之·句
- 幽燕新种落,唐汉旧关河。 -- 出自宋·蒋概·登雄州北门楼
- 洞外僧蓝侵斗汉,涧边人迹隔仙凡。 -- 出自宋·金靖·题吕公岩
- 文章发粹蕴,云汉相纷搏。 -- 出自宋·金君卿·代人送广州刘待制
- 千片浮云飞碧汉,一声啼鸟破苍烟。 -- 出自宋·柯敬之·李白书堂
- 一朝赋上林,在汉为称首。 -- 出自宋·李覯·寄章友直
- 风云如有会,霄汉宁无志。 -- 出自宋·李建中·奉酬杨少监见寄退居遣兴之什
- 化人旧有阿罗汉,喜客今逢老比丘。 -- 出自宋·李熙载·九里
- 鸿声历历高横汉,云影离离薄护霜。 -- 出自宋·李至·寄献仆射相公
- 要从笔意生秦汉。 -- 出自宋·林光朝·资中行奉寄临邛守宇郎中