汉在第4个字的诗句
汉在第四个字的诗句
- 亭亭霄汉近,霭霭雨露多。 -- 出自唐·元稹·和东川李相公慈竹十二韵
- 星繁河汉白,露逼衾枕清。 -- 出自唐·元稹·秋夕远怀
- 三贤事汉灭暴强,四贤镇岳宁边徼。 -- 出自唐·元稹·和李校书新题乐府十二首·五弦弹
- 居然霄汉姿,坐受藩篱壅。 -- 出自唐·元稹·寺院新竹
- 敛版辞汉廷,进帆归楚幕。 -- 出自唐·韩翃·送李司直赴江西使幕
- 若令逢汉主,还冀识张公。 -- 出自唐·李峤·梨
- 昭仪忠汉日,太傅翊周年。 -- 出自唐·李峤·熊
- 联翩至汉国,迢递入燕营。 -- 出自唐·李峤·檄
- 祭天封汉岭,掷地警孙声。 -- 出自唐·李峤·金
- 遡江践汉。 -- 出自南北·谢灵运·答中书诗
- 谁知河汉浅且清。 -- 出自南北·谢灵运·燕歌行
- 云骑乱汉南,纪郢皆扫荡。 -- 出自南北·谢灵运·拟魏太子邺中集诗 王粲
- 迹登霄汉上,无路接烟波。 -- 出自唐·鱼玄机·酬李郢夏日钓鱼回见示
- 天章云汉丽,国典日星垂。 -- 出自宋·范成大·别拟太上皇帝挽歌词六首
- 五杂俎,汉旌旆。 -- 出自宋·范成大·再赋五杂
- 洗兵银汉水,收雪紫坛春。 -- 出自宋·范成大·次韵郊祀庆成
- 董逃行,汉家几时重太平。 -- 出自唐·张籍·相和歌辞·董逃行
- 浪簇霄汉羽,岸芳金碧丛。 -- 出自唐·孟郊·游城南韩氏庄
- 茫茫江汉上,日暮欲何之。 -- 出自唐·刘长卿·送李中丞归汉阳别业
- 早晚归汉廷,随公上麟阁。 -- 出自唐·刘长卿·奉和李大夫同吕评事太行苦热行,兼寄院中诸
- 早晚归汉庭,随君上麟阁。 -- 出自唐·刘长卿·杂曲歌辞·太行苦热行
- 伊昔楚汉时,颇闻经济才。 -- 出自唐·刘长卿·归沛县道中晚泊留侯城
- 二十登汉朝,英声迈今古。 -- 出自唐·韦应物·相和歌辞·相逢行
- 河汉,河汉,晓挂秋城漫漫。 -- 出自唐·韦应物·杂曲歌辞·宫中调笑
- 秋风起汉皋,开户望平芜。 -- 出自唐·韦应物·城中卧疾,知阎、薛二子屡从邑令饮,因以赠
- 但恐河汉没,回车首路岐。 -- 出自唐·韦应物·答长宁令杨辙
- 遥见楚汉城,崔嵬高山上。 -- 出自唐·高适·自淇涉黄河途中作十三首
- 遥飞绝汉书,已筑长安第。 -- 出自唐·高适·赠别王十七管记
- 君不见汉家三叶从代至,高皇旧臣多富贵。 -- 出自唐·高适·古歌行
- 出关逢汉壁,登陇望胡天。 -- 出自唐·高适·独孤判官部送兵
- 月当银汉玉绳低,深听箫韶碧落齐。 -- 出自唐·李绅·忆夜直金銮殿承旨
- 深夜星汉静,秋风初报凉。 -- 出自唐·李绅·奉酬乐天立秋夕有怀见寄
- 望深江汉连天远,思起乡闾满眼愁。 -- 出自唐·李绅·却入泗口
- 不知霄汉侣,何路可相携。 -- 出自唐·卢纶·客舍苦雨即事寄钱起郎士元二员外
- 九陌霄汉侣,一灯冥漠人。 -- 出自唐·卢纶·同兵部李纾侍郎刑部包佶侍郎哭皇甫侍御曾
- 君不见汉家边将在边庭,白羽三千出井陉。 -- 出自唐·卢纶·冬日登城楼有怀因赠程腾
- 鸿舂乖汉爵,桢病卧漳滨。 -- 出自唐·贾岛·送令狐绹相公
- 几日到汉水,新蝉鸣杜陵。 -- 出自唐·贾岛·送崔定
- 大阿罗汉宾度罗,奉持末後如来印。 -- 出自宋·黄庭坚·南山罗汉赞十六首
- 引之入汉朝,谁为续弦胶。 -- 出自宋·黄庭坚·次韵杨明叔见饯十首
- 寒光射汉津,两贤纡一顾。 -- 出自宋·黄庭坚·丰城
- 珥笔诵汉章,锥刀争未已。 -- 出自宋·黄庭坚·寄余干徐隐甫
- 西风持汉节,骑从严弓刀。 -- 出自宋·黄庭坚·送刘士彦赴福建转运判官
- 三章江汉滔滔,有楫有杭。 -- 出自宋·黄庭坚·采菊
- 梦不到汉东,茗椀乃为祟。 -- 出自宋·黄庭坚·次韵答邢惇夫
- 一朝入汉宫,扫除备冗散。 -- 出自宋·黄庭坚·再和寄子瞻闻得湖州
- 解通银汉应须曲,才出昆仑便不清。 -- 出自唐·罗隐·黄河
- 远吹斜汉转,低拂白榆轻。 -- 出自唐·罗隐·省试秋风生桂枝
- 翻然感汉德,投足复践尘。 -- 出自宋·苏辙·次韵子瞻和渊明饮酒二十首
- 台高天汉近,匹练挂林端。 -- 出自宋·苏辙·和文与可洋州园亭三十咏 天汉台