汉在第3个字的诗句
汉在第三个字的诗句
- 后来汉陛知薪积,晚出商山叹翼成。 -- 出自宋·廖行之·和晚菊三首
- 疏阔汉朝新禁网,风流廷尉旧家声。 -- 出自宋·杨冠卿·代秦干上刑部张尚书
- 追踪汉相不言功,山河带砺传无穷。 -- 出自宋·杨冠卿·平郴蛮
- 遥连汉岳三呼应,徐听虞韶九奏淳。 -- 出自宋·崔敦诗·金国贺会应圣节使人到阙集英殿宴致语口号
- 事垂汉史,名著甘经。 -- 出自宋·崔敦诗·皇帝上平上皇帝寿乐曲·五举酒用老人星见之
- 身在汉江东畔去,不知家在锦江头。 -- 出自宋·程垓·望江南/忆江南
- 遥想汉中鸡肋地,未应万里回金勒。 -- 出自宋·黄人杰·满江红·小队旌旗
- 移舟汉将祠,蹑屐秦人洞。 -- 出自宋·赵蕃·赠别吴仲权三首
- 勤力汉疏傅,遗安庞德公。 -- 出自宋·赵蕃·赋刘子澄墨庄
- 旧传汉殿三眠柳,烧烛仍闻照海棠。 -- 出自宋·赵蕃·从萧君来茶二首
- 又意汉廷上,鼓舞须厥辞。 -- 出自宋·赵蕃·闻克斋舅氏除江东提举以此寄贺
- 功名汉将余,草木骚人后。 -- 出自宋·赵蕃·席上奉呈教授欧阳丈时并饯戴兄故其中及之
- 经病汉儒颛学癖,义求秦火未烧残。 -- 出自宋·赵蕃·伏读时中胡公暮志辄用澹庵省斋铭诗之韵从仲
- 俱高汉赋上,并录楚词中。 -- 出自宋·赵蕃·咏蕙
- 灰销汉贼终老心,功入乔家少年婿。 -- 出自宋·马子严·乌林行
- 邂逅汉家龙种,正尔乌纱白纻,驰鹜觉身轻。 -- 出自宋·陈亮·水调歌头·事业随人品
- 也持汉节,聊过旧家宫室。 -- 出自宋·陈亮·三部乐·小屈穹庐
- 也知汉北餱粮聚,能使江东保障全。 -- 出自宋·叶适·陈待制挽诗
- 长令汉杨震,名逐左原标。 -- 出自宋·叶适·王通判挽词
- 醉歌汉殿与秦宫。 -- 出自宋·汪莘·浪淘沙·天末起凉风
- 但愿汉家宗社牢,化权何必吾人操。 -- 出自宋·汪莘·放歌行
- 古为汉循吏,今说李成州。 -- 出自宋·曹彦约·故邕管安抚李思永挽章三首
- 回凭汉使报天子,为妾奏此琵琶声。 -- 出自宋·高似孙·琵琶引
- 倒天汉兮濯江淮,眇风云兮晤怀。 -- 出自宋·高似孙·九怀·东山
- 不知汉节归何日,淮拟殷勤说汴都。 -- 出自宋·丁黼·送亲戚钱尉入国
- 寻思汉循吏,竹帛逐时新。 -- 出自宋·程珌·挽杨提举
- 偷学汉宫妆,舞彻霓裳后。 -- 出自宋·高观国·生查子
- 闻道汉家子政,博考兰台载籍,胸次著千年。 -- 出自宋·魏了翁·水调歌头·万里蜀山险
- 便向汉川东畔,直透银河左界,去上白云京。 -- 出自宋·魏了翁·水调歌头·岁岁为公寿
- 檥棹汉嘉口,更尽渭城杯。 -- 出自宋·魏了翁·水调歌头·舣棹汉嘉口
- 试从汉谕堂边觅。 -- 出自宋·魏了翁·醉落魄/一斛珠
- 多少汉庭簪组。 -- 出自宋·魏了翁·摸鱼儿·知年来
- 悃愊汉循吏,咨询周使臣。 -- 出自宋·魏了翁·张运判挽诗
- 寅居汉津火所畏,故以元已祓水滨。 -- 出自宋·魏了翁·上已领客
- 我乞汉嘉绶,君怀庐陵章。 -- 出自宋·魏了翁·送苏大著知吉州分韵得章字
- 含消汉苑梦频渴,霜落洞庭书续题。 -- 出自宋·程公许·以梨橙寄景韩景韩有诗来谢因和韵奉答
- 莫诧汉家躬武节,只今千里亘旌旗。 -- 出自宋·岳珂·宫词一百首
- 永之汉,妍而婉。 -- 出自宋·岳珂·米元章临智永千文真草帖赞
- 颇怜汉地离宫在,未许凉州酒瓮空。 -- 出自宋·岳珂·蒲萄
- 我闻汉贼久染指,奋毒摇牙噬江表。 -- 出自宋·岳珂·赤壁
- 操固汉贼,敌祝宋祜。 -- 出自宋·岳珂·张忠献时义诚力二帖赞
- 留屯汉中缀秘师,计俊万全无一失。 -- 出自宋·阳枋·送云山文先生吏部赴召
- 待入汉庭金马去,洒笔长江衮衮。 -- 出自宋·赵以夫·贺新郎·葵扇秋来贱
- 学得汉宫娇姊妹,便承恩、贮向黄金屋。 -- 出自宋·赵以夫·贺新郎·草色庭前绿
- 若订汉家彤史传,淳于公女尚偷生。 -- 出自宋·吴潜·舟檥娥祠敬留二绝
- 闻道汉朝帷帏里,要问娵隅蛮语。 -- 出自宋·李曾伯·贺新郎·日近长安路
- 休羡汉疏晋阮,记当年楚产,同是家儿。 -- 出自宋·李曾伯·八声甘州·仿离骚
- 去继汉疏傅,名肩齐鲁生。 -- 出自宋·赵孟坚·鸿禧观次高横槎韵
- 昔有汉更生,危言扶彼颠。 -- 出自宋·赵孟坚·咏史赠王侍御
- 愿减汉民租,少裕东南力。 -- 出自宋·卫宗武·立秋喜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