汉在第3个字的诗句
汉在第三个字的诗句
- 薄暮汉宫愉乐罢,还归尧室晓垂旒。 -- 出自唐·蔡孚·打球篇
- 醪投汉水期分饮,石削巴丘待勒铭。 -- 出自唐·张齐贤·石将军南征赋赠
- 唯有汉二疏,应觉还家晚。 -- 出自唐·刘驾·读史
- 秦争汉夺虚劳力,却是巢由得稳眠。 -- 出自唐·齐己·题郑郎中谷仰山居
- 秦争汉夺空劳力,却是巢由得稳眠。 -- 出自唐·齐己·江上望远山寄郑谷郎中(公时退居仰山)
- 裴回汉月满边州,照尽天涯到陇头。 -- 出自唐·翁绶·横吹曲辞·关山月
- 徒令汉将连年去,宛城今已献名王。 -- 出自唐·杨师道·咏马
- 谁知汉武轻中国,闲夺天山草木荒。 -- 出自唐·沈彬·塞下三首
- 偏知汉水广,应与孟家邻。 -- 出自唐·刘昚虚·寄江滔求孟六遗文
- 遥知汉地未有经,手牵白马绕天行。 -- 出自唐·刘言史·送婆罗门归本国
- 因依汉元寮,未似羁细轻。 -- 出自唐·刘言史·初下东周赠孟郊
- 如今汉地诸经本,自过流沙远背来。 -- 出自唐·刘言史·病僧二首
- 不图汉官仪,今日忽再睹。 -- 出自唐·独孤及·季冬自嵩山赴洛道中作
- 星移汉转月将微,露洒烟飘灯渐稀。 -- 出自唐·崔液·上元夜六首(一作夜游诗)
- 今是汉庭三独坐,夜吟犹许醉春醪。 -- 出自宋·王珪·呈景彝偶书
- 十年汉殿辞荣去,颍水今归作故乡。 -- 出自宋·王珪·送范景仁正议致政归颍昌
- 几思汉殿金盘露,恣阅蓬山绿字书。 -- 出自宋·王珪·自述
- 却谢汉恩颁五饵,载讼梳洗向山前。 -- 出自宋·王珪·长兴馆绝句
- 衣冠汉仪旧,金石舜韶新。 -- 出自宋·王珪·大飨明堂庆成诗
- 朝锁汉台空怅望,欲将春恨吒飞翰。 -- 出自宋·王珪·依韵和永叔戏书
- 回瞻汉章阙,佳气满宸居。 -- 出自唐·杨思玄·奉和圣制过温汤
- 思从汉南猎,一见汉家尘。 -- 出自唐·郭震·王昭君三首
- 回首汉家丞相府,昨来谁得扫重门。 -- 出自唐·郭震·寄刘校书
- 故友汉中尉,请为西蜀吟。 -- 出自唐·徐晶·送友人尉蜀中
- 还闻汉明主,遗剑泣东平。 -- 出自唐·卢僎·让帝挽歌词二首
- 行闻汉飞将,还向皋兰宿。 -- 出自唐·寇泚·度涂山
- 明年汉使返,须筑受降城。 -- 出自唐·郑愔·塞外三首
- 从来汉家盛,未若此巡方。 -- 出自唐·梁升卿·奉和圣制答张说扈从南出雀鼠谷
- 夜闻汉使归,独向刀环泣。 -- 出自唐·杜頠·从军行
- 生为汉宫臣,死为胡地骨。 -- 出自唐·刘湾·李陵别苏武
- 若逢汉武帝,还是李延年。 -- 出自唐·梁锽·戏赠歌者
- 共望汉朝多霈泽,苍蝇早晚得先知。 -- 出自唐·李嘉祐·江湖秋思
- 明通汉家籍,重识府公恩。 -- 出自唐·李嘉祐·广陵送林宰
- 当时汉祖无三杰,争得咸阳与子孙。 -- 出自唐·秦系·闲居览史
- 闻道汉家偏尚少,此身那此访芝翁。 -- 出自唐·严维·酬诸公宿镜水宅
- 已息汉阴诮,且同濠上观。 -- 出自唐·奚贾·严陵滩下寄常建
- 归炎汉。 -- 出自宋·刘潜·六州歌头·秦亡草昧
- 喜见汉衣冠,叩首或欷嘘。 -- 出自宋·郑獬·奉使过居庸关
- 昔缨汉冠为汉民,今埋胡沙作胡鬼。 -- 出自宋·郑獬·和仲巽荆州大雪
- 白发汉中郎,旌旗下建章。 -- 出自宋·郑獬·送周密学知真定府
- 何时汉使还持节,从此乘槎上碧空。 -- 出自宋·范祖禹·资中八首
- 试问汉江边,有解珮、行云旧事。 -- 出自宋·葛胜仲·蓦山溪·望云门外
- 酒盏汉旌底,清歌春雁边。 -- 出自宋·吴则礼·劝耕神堂快活林
- 鸟窥汉节梅花底,雨湿柁楼春水边。 -- 出自宋·吴则礼·简田升之时升之赴金陵
- 此去汉庭,春光骀荡。 -- 出自宋·程大昌·感皇恩·变化属朝班
- 一洗汉儒陋,活法付诸郎。 -- 出自宋·张栻·赋遗经阁
- 慈祥汉循吏,儒雅鲁诸生。 -- 出自宋·张栻·谢胡掾惠诗
- 如何汉正朔,不尽禹山川。 -- 出自宋·陈造·都梁八首
- 年年汉臣节,春雁与同归。 -- 出自宋·陈造·都梁八首
- 烋在汉庭方眷注,功将周室更祗欢。 -- 出自宋·陈造·次韵同年诸公环碧叙同年会