汉在第3个字的诗句
汉在第三个字的诗句
- 胡儿汉儿俱动色,路傍观者为悲辛。 -- 出自宋·刘克庄·苏李泣别图
- 伯厚汉人推雅操,庆馀唐世擅诗盟。 -- 出自宋·刘克庄·挽朱丞一首
- 闻道汉东堪卧治,讯来依旧说招兵。 -- 出自宋·刘克庄·寄汉阳守王中甫
- 若把汉唐宫苑比,玉环飞燕总输渠。 -- 出自宋·刘克庄·锁谏图
- 似闻汉使攽王醢,尚喜胡儿剖帝羓。 -- 出自宋·刘克庄·扬州作
- 它年汉廷上,定不愧黄生。 -- 出自宋·刘克庄·答仙游黄尉岩孙
- 可怜汉飞将,虚筑望乡台。 -- 出自宋·刘克庄·飞将
- 世传汉明帝,始梦见金身。 -- 出自宋·刘克庄·杂咏一百首·瞿昙
- 如何汉公主,去作虏阏氏。 -- 出自宋·刘克庄·杂咏一百首·乌孙公主
- 谁知汉掌故,传得不全书。 -- 出自宋·刘克庄·杂咏一百首·伏生
- 肃宗汉明主,犹恶五噫诗。 -- 出自宋·刘克庄·杂咏一百首·梁鸿
- 材名汉廷选,文学孔门科。 -- 出自宋·刘克庄·挽林计院二首
- 方城汉水旧城池,陵谷依然世自移。 -- 出自唐·李涉·过襄阳上于司空頔
- 今日汉江烟树尽,更无人唱白铜鞮。 -- 出自唐·李涉·汉上偶题
- 吾皇汉孝文,恭己民自定。 -- 出自宋·曾几·陆务观读道书名其斋曰玉笈
- 秋风汉北雁飞天,单骑那堪绕贺兰。 -- 出自宋·谭用之·塞上
- 直望汉江三百里,一条如线下洋州。 -- 出自宋·文同·中梁山寺
- 此县汉唐时,诸公扬清芬。 -- 出自宋·文同·崔觐诗
- 昨从汉中归,于此度炎燠。 -- 出自宋·文同·将赴洋州书东谷旧隐
- 惟应汉水色,奈尔一年年。 -- 出自宋·文同·弄珠亭下柳
- 太尉汉中士,气引八极外。 -- 出自宋·文同·李太尉
- 烟开汉沔晓光薄,雪下褒斜寒力峻。 -- 出自宋·文同·送提刑司勋
- 安得汉阴归抱瓮,满园青甲灌新蔬。 -- 出自宋·文同·阅史感事
- 我罢汉中守,归此聊息焉。 -- 出自宋·文同·夏日闲书墨君堂壁二首
- 序曰:汉末建安中,庐江府小吏焦仲卿妻刘氏,为仲卿母所遣,自誓不嫁。 -- 出自汉·汉无名氏·孔雀东南飞
- 应讥汉戚多骄恣,马后徒劳戒濯龙。 -- 出自宋·周必大·立春帖子·太上皇帝阁
- 谁知汉天子,袨服自列屋。 -- 出自宋·周必大·己丑二月七日雨中读汉元帝纪效乐天体
- 区区汉宣帝,杂羁期群聋。 -- 出自宋·周必大·读史二首
- 虽无汉侯鲭,粗胜周礼醵。 -- 出自宋·周必大·又次韵醵饮
- 应须汉充国,早晚与兵谋。 -- 出自宋·周必大·去秋芮国器以诗贺入馆今渠继来次韵
- 曾陪汉幄运前筹,也忝分封万户留。 -- 出自宋·周必大·张孜仲寅写予真倚松而立戏题
- 为言汉太史,甘心周南留。 -- 出自宋·洪咨夔·酬程嘉定杨汉州见和三首
- 或如汉汲黯,抗直敢掁触。 -- 出自宋·洪咨夔·送监丞家同年守简池三十韵
- 恰应汉家辛已日,八觚泰峙立甘泉。 -- 出自宋·洪咨夔·至日欢喜口号
- 斗州汉水曲,着此健别驾,审固外体直,为仁正如射。 -- 出自宋·洪咨夔·送崔吉甫粹安康分韵得舍字
- 方知汉成帝,虚筑避风台。 -- 出自唐·贾至·赠薛瑶英
- 转银汉,飞宝鉴,溢清寒。 -- 出自宋·赵鼎·水调歌头·屋下疏流水
- 寄语汉皇帝,何苦留人间。 -- 出自清·吴伟业·清凉山赞佛诗 四首
- 骤闻汉天子,征彼西南夷。 -- 出自唐·储光羲·同诸公秋日游昆明池思古
- 千门汉王宫,百里周王苑。 -- 出自唐·储光羲·秋次霸亭寄申大
- 周秦汉魏书书在,麟凤龟龙步步随。 -- 出自唐·贯休·赠杨公杜之舅
- 访觅汉时人,能无一个在。 -- 出自唐·寒山·诗三百三首
- 常闻汉武帝,爰及秦始皇。 -- 出自唐·寒山·诗三百三首
- --汤衡汉承秦弊,尊儒尚学。 -- 出自唐·皎然·讲古文联句
- 天寒汉水广,乡远楚云深。 -- 出自唐·皎然·送颜处士还长沙觐省
- 一从汉道平,世事无纷纠。 -- 出自唐·皎然·答裴集、阳伯明二贤各垂赠二十韵今以一章用
- 莺啼汉宫柳,花隔杜陵烟。 -- 出自唐·郎士元·春宴张舍人宅
- 双旌汉飞将,万里授横戈。 -- 出自唐·郎士元·送李将军赴定州(一作送彭将军)
- 秦灭汉帝兴,南山有遗老。 -- 出自宋·李华·咏史十一首
- 何为汉武帝,精思遍群山。 -- 出自宋·李华·咏史十一首