汉在第2个字的诗句
汉在第二个字的诗句
- 拂汉星旗转,分霄日羽明。 -- 出自唐·萧楚材·奉和展礼岱宗途经濮济
- 河汉天孙合,潇湘帝子游。 -- 出自唐·吴兢·永泰公主挽歌二首
- 秦汉生人凋力役,阿房甘泉构云碧。 -- 出自唐·许景先·奉和御制春台望
- 方汉比周年,兴王合在宣。 -- 出自唐·苏晋·奉和圣制送张说巡边
- 斜汉初过斗,寒云正护霜。 -- 出自唐·李嘉祐·冬夜饶州使堂饯相公五叔赴歙州
- 河汉降玄霜,昨来节物殊。 -- 出自唐·元季川·山中晓兴
- 斜汉没时人不寐,几条蛛网下风庭。 -- 出自唐·窦常·七夕(一本有寄怀二字)
- 霄汉朝来下,油幢路几千。 -- 出自唐·窦群·贞元末东院尝接事今西川武相公于兹…夏日即
- 在汉世宗,抗威北戎。 -- 出自宋·尹洙·皇雅十首·帝制五章
- 江汉波新起,蒹葭露欲晞。 -- 出自宋·刘敞·八月旦始凉
- 秦汉都关中,厥田号衍沃。 -- 出自宋·郑獬·汴河曲
- 霄汉得仙同白日,风骚寡如敌阳春。 -- 出自宋·强至·依韵奉和留守尚书会六同年感旧诗二首
- 鸣汉履,侍唐眉。 -- 出自宋·吴则礼·鹧鸪天·永遇英雄际会时
- 先汉运尝屯,令周历再新。 -- 出自宋·程大昌·高宗皇帝挽词四首
- 河汉无声光练练,涌出银蟾孤绝。 -- 出自宋·谢懋·念奴娇·霁天湛碧
- 星汉淡无色,玉锦倚空浮。 -- 出自宋·王质·水调歌头·细数十年梦
- 江汉下淮海,都赖一长城。 -- 出自宋·王质·水调歌头·云巘在空碧
- 河汉湛秋碧,玉露暧瑶空。 -- 出自宋·王质·水调歌头·河汉湛秋碧
- 东汉兮何之,有美人兮天一涯。 -- 出自宋·崔敦礼·中水府
- 江汉继崧高,谁当第嘉诵。 -- 出自宋·陈造·题张仲思孝友堂
- 银汉桥成天路稳,乾鹊声声媚妩。 -- 出自宋·李处全·贺新郎·秋意生何许
- 好汉三巴杰,危言九陛忠。 -- 出自宋·吴泳·挽游监簿
- 辞汉曲,别高唐。 -- 出自宋·晁端礼·鹧鸪天·并蒂芙蓉本自双
- 天汉灵源,最为亲近,茅土真封,旧时传授。 -- 出自宋·晁端礼·醉蓬莱·看梅梢初动
- 河汉德星陨,山川英气收。 -- 出自宋·李廌·范蜀公挽诗
- 银汉斜横北斗淡,明月碧玉疏星联。 -- 出自宋·李廌·汝州王学士射弓行
- 自汉至今太寂寥,何得遥遥纪华胄。 -- 出自宋·李新·飞将
- 天汉桥边瞻凤辇,帘幕千家垂地。 -- 出自宋·王庭珪·念奴娇·少年时节
- 江汉苍茫,故人何处,山川良是。 -- 出自宋·李祁·水龙吟·碧山横绕清湖
- 银汉夜洗晴空。 -- 出自宋·杨景·婆罗门引·帐云暮卷
- 问汉乘槎,采珠临海,往事空踪迹。 -- 出自宋·王以宁·念奴娇·云收天碧
- 江汉滔滔去不回,几人留得诗名来。 -- 出自宋·林季仲·谢李端明惠李翰林集
- 霄汉横高翥,风云接大来。 -- 出自宋·冯时行·送杨元老召赴阙
- 似汉皋珮解,桃源人去,成思忆、空凝伫。 -- 出自宋·杨无咎·水龙吟·晓来雨歇风生
- 银汉坠怀,冰轮转影,冷光侵毛发。 -- 出自宋·杨无咎·曲江秋
- 前汉兴隆后汉颓,永怀启沃临行际。 -- 出自宋·胡寅·和仁仲孱陵有感
- 云汉吁嗟堕杳冥,德音雷动走群灵。 -- 出自宋·胡寅·和信仲喜雨二首
- 东汉诸公孰最贤,南州高士独推先。 -- 出自宋·吴芾·和天予孺子亭三首
- 云汉良辰近,秋风一叶初。 -- 出自宋·仲并·代人上叔母张氏生辰三首
- 江汉佩,洞庭舟。 -- 出自宋·李石·捣练子·心自小
- 河汉无尘碧玉倾,万枝灯里仰天庭。 -- 出自宋·李石·彭州上元二首
- 广汉川原迥,重江秋水多。 -- 出自宋·李石·送勾龙教授
- 河汉馀千里,风露已三更。 -- 出自宋·王识·水调歌头·一雨洗空阁
- 河汉无声,微云收尽,相映寒光发。 -- 出自宋·毛并·念奴娇·素秋新霁
- 临汉惊老大,倚杖笑穷愁。 -- 出自宋·李流谦·遣兴示彦博
- 两汉仅自支,崔蔡已衰暮。 -- 出自宋·李流谦·和林夫读老泉先生上欧阳公书韵
- 银汉波澄,蟾光练静,依约山横翠。 -- 出自宋·曹冠·念奴娇·金飚替暑
- 江汉至鄂始合流,黄鹤楼前鹦鹉洲。 -- 出自宋·楼钥·题董亨道八景图
- 强汉承平后,兢兢武不忘。 -- 出自宋·楼钥·习马长杨诗
- 河汉秋来净,飞星一点过。 -- 出自宋·楼钥·秋意次林致甫宗丞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