汉在第13个字的诗句
汉在第一十三个字的诗句
- 此时弓马多秦戌,何日衣冠见汉庭。 -- 出自宋·彭秋宇·世事
- 宫殿相望金碧动,觚棱半引霄汉明。 -- 出自宋·孔武仲·秘阁观唐法帖呈同舍诸公
- 青天仰漏一线光,峡穷江广见汉阳,黄鹤赤壁相低昂。 -- 出自明·沈周·为郭总兵题长江万里图
- 九江江水九流盘,彩躭朱旗霄汉间。 -- 出自明·张时彻·浔阳歌五首
- 天闲苜蓿多羌种,胡女胭脂尽汉家。 -- 出自明·王世懋·华夷互市图
- 天风吹席挂庐峰,棹鼓无声云汉重。 -- 出自明·吴国伦·铁船峰
- 闲情沙鸟俱悠悠,万古如斯江汉流。 -- 出自明·吴国伦·过五郎矶
- 棕榈暗暗藏禅寺,铃柝沉沉护汉宫。 -- 出自明·袁中道·长安道上醉归
- 仰招行云不可得,但见月与河汉俱西流。 -- 出自明·方孝孺·题李白对月图
- 八龙未暇送周穆,三鸟遽能迎汉皇。 -- 出自元·张宪·瑶池曲
- 蚤承丹诏入华清,却戴黄冠出汉京。 -- 出自明·李濂·拟唐人送宫人入道(二首)
- 庐山彭蠡曾游地,莫滞双凫入汉畿。 -- 出自明·李濂·送李济之令泰和
- 碧油幢下闻啼鸟,千日招还上汉槎。 -- 出自宋·曹谷·为王钦若作命书
- 日翻蠹简书斋里,往往编摹自汉朝。 -- 出自宋·晁公溯·师伯浑用韵复次
- 比从关塞历巴城,不复衣冠立汉庭。 -- 出自宋·晁公溯·巴城
- 休随宾客游梁苑,合有文章动汉宫。 -- 出自宋·晁公溯·答鲜于晋伯再用游卧龙山诗韵见赠之什
- 龙蛇五年垓下定,尺地寸天皆汉土。 -- 出自宋·陈长方·读萧相国传嘉召平出处之合义作召平诗
- 风云智略移秦鼎,星斗功名启汉图。 -- 出自宋·陈荐·子房庙
- 摇摇归艇水纹裂,山紫天青河汉白。 -- 出自宋·陈鉴之·同潘孔时饮总宜园孔时出宝晋帖呼道人箫次日
- 冷云初雁水明霞,遥见星躔动汉槎。 -- 出自宋·陈杰·送淮漕洪监移节江东暂回天目
- 姓名高揭万人中,奏对纵横出汉宫。 -- 出自宋·陈宓·寄题桂籍
- 绮词新濯蜀江锦,险韵难追河汉槎。 -- 出自宋·陈宓·和翁子雅
- 水香流出洞中花,曾阅秦朝与汉家。 -- 出自宋·陈文蔚·和赵忠州园亭落成宴客三首·飞霞亭
- 铜龙夜吼雾香里,石桥跨空河汉长。 -- 出自宋·陈元晋·朱明洞天
- 湖环阚麓任清涟,古庙尘埋自汉传。 -- 出自宋·杜醇·过董孝君祠
- 卜年过历前未有,邈哉夏商矧汉唐。 -- 出自宋·度正·遂茶使赵伯川赴阙
- 诸公合沓据天津,往事微茫问汉滨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次韵仁近见和怀归五首
- 三高祠畔吴江棹,百战军前鄂汉城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二十八日残雪不消怀旧
- 昭君死作青冢土,琵琶却传来汉家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于氏琵琶行
- 雌甲偶同君乃祖,早衣绣衣持汉斧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赠牟仲启存斋尚书之曾孙,献之提刑孙
- 腐儒一笑了万事,何谓赤明龙汉前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次韵全君玉和高士马虚中道院
- 羊裘孔乐兮鸱夷犹怒,勾吴炎汉兮俯仰今古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辅德庙碑歌
- 凌云未许梦仙桂,卧看冰轮没汉东。 -- 出自宋·傅察·次韵泮宫直宿早秋四首
- 落星一石几午年,门外何人扣汉川。 -- 出自宋·郭思·句
- 天子呼来不得臣,宴罢乘槎渡汉津。 -- 出自宋·何处厚·游洞霄
- 山林风俗如邹鲁,翰苑文章迈汉秦。 -- 出自宋·何万选·创建魁星阁
- 夜静风清冰露薄,天碧境寒河汉烁。 -- 出自宋·何子举·灵岩
- 祝融地势东南俯,西北星辰拱汉关。 -- 出自宋·胡宏·碧泉九日有感
- 龙头何在尾犹存,定向天中饮汉源。 -- 出自宋·黄非熊·龙尾泉
- 一函香骨埋沙漠,魂魄多应绕汉庭。 -- 出自宋·黄庚·明妃
- 四年军法表巴邛,归骑俄乘紫汉风。 -- 出自宋·黄垍·送钤辖馆使王公
- 五芝采就辞尘壒,九鲤飞时忆汉年。 -- 出自宋·黄钟·何岭怀古
- 白羌纷纷急攻城,羌酋却走杀汉民。 -- 出自宋·李复·予往来秦熙汧陇间不啻十数年时闻下里之歌远
- 为能悬解如庄叟,会识真风在汉阴。 -- 出自宋·李复·抱瓮轩
- 逮今绵历岁百祀,岘首巍然临汉水。 -- 出自宋·李康伯·襄州太守王候复岘山羊公祠
- 夜过江左从鸾旗,从此灵君著汉衣。 -- 出自宋·李琏·题金陵杂兴诗后十八首
- 中条隐士裂唐麻,角里先生就汉车。 -- 出自宋·李龙高·接梅
- 姜居渭水为周相,严隐桐江不汉臣。 -- 出自宋·李谊·钓台
- 姜居渭水为周相,严隐桐江不汉臣。 -- 出自宋·李谊·题钓台
- 尉佗尺檄黄关闭,天欲亡秦盛汉家。 -- 出自宋·林概·伏波将军庙