汉在第12个字的诗句
汉在第一十二个字的诗句
- 貂裘万里独冲寒,旧是含香汉署官。 -- 出自明·贝琼·送王克让员外赴陕西
- 秋藕无花寄断丝,拒霜犹学汉宫姿。 -- 出自明·贝琼·和张思广九日韵时王景行有约阻雨不赴
- 遥向龙亭叩帝阍,威仪争识汉官尊。 -- 出自明·孙承宗·赐貂纪事用福清少师韵二首
- 圣躬端为苍生祷,不比乘槎汉使劳。 -- 出自明·袁凯·和王叔善祀天妃有雪
- 犹有交情两行泪,西风吹上汉臣衣。 -- 出自明·袁凯·李陵泣别图
- 意气肯甘胡地老,勋名终属汉坛登。 -- 出自明·唐顺之·副总兵马芳芳陷虏中十二年而归在虏中亦称为
- 受任已过唐刺史,结衔犹是汉郎官。 -- 出自宋·张咏·寄潭州刘郎中
- 兼豆丰盈尧箑馔,雅歌清壮汉营人。 -- 出自宋·刘筠·九日赴宴不及简馆中同僚
- 枉尺由来贱直寻,巧机愁杀汉川阴。 -- 出自宋·宋庠·杂感
- 邮通五尺秦人道,吏拥双朱汉守轓。 -- 出自宋·宋庠·赠职方齐员外
- 结根已近尧蓂阶,借媚非关汉莲井。 -- 出自宋·宋庠·安福殿千叶双头并枝白牡丹歌
- 击壤但闻尧俗乐,宽条方识汉恩深。 -- 出自宋·宋庠·次韵和运使王密学见贻之作
- 时誉敢希吴陆俊,归心偏识汉疏贤。 -- 出自宋·宋庠·答子京
- 绿发仙郎冠誉髦,垦田分土汉家曹。 -- 出自宋·宋庠·送谢屯田徙治富顺监
- 海内兵销无伐国,牡荆閒偃汉宫旗。 -- 出自宋·宋庠·宿斋太一宫即事五首
- 人生出处真难决,羡杀贤哉汉二疏。 -- 出自宋·宋庠·因览镜照见衰年状貌有感
- 看取天台游观主,前衔虚作汉朝臣。 -- 出自宋·项安世·三弟校尉生日用去腊见寿韵
- 星辰相纬周三卫,日月为常汉九宾。 -- 出自宋·项安世·阻北风简叶岳州
- 林下水边风味永,弄珠谁见汉皋神。 -- 出自宋·项安世·水仙花
- 忽作暖风迟日想,慨然如在汉江滨。 -- 出自宋·张嵲·芍药五首
- 玉龙十二蓬山顶,宝髻三千汉殿中。 -- 出自宋·陈傅良·句
- 斥去佞臣谈笑里,英名高压汉朱存。 -- 出自宋·刘宰·挽京口使君丰郎中十首
- 持橐无由侍玉皇,含香仅长汉诸郎。 -- 出自宋·刘宰·挽京口使君丰郎中十首
- 治功尚论唐虞际,政体宁甘汉晋卑。 -- 出自宋·刘宰·代赋寿宁宗潜邸
- 只有爱民真学士,不惭通务汉三儒。 -- 出自宋·刘宰·寄江东真漕
- 渊源师友邺侯门,赫奕家声汉相孙。 -- 出自宋·刘宰·挽师虞卿三首
- 柳眼知时王幕绿,草心报国汉朝青。 -- 出自宋·许月卿·历日
- 秋风曾见秦师出,晓日今闻汉诏哀。 -- 出自宋·彭秋宇·南征
- 兴如陷贼蓝田月,吟到闻兵汉北时。 -- 出自宋·罗公升·九日
- 举世相夸唐字学,几人曾识汉文章。 -- 出自宋·连文凤·有感
- 万乘旌旗何处在,白云犹似汉时秋。 -- 出自宋·方凤·三吴漫游集唐
- 玉树影迷唐旧邸,金钟声绕汉诸宫。 -- 出自宋·王镃·登开元宫德和楼
- 书外有书焚不尽,一编圯上汉功名。 -- 出自宋·林景熙·读秦纪
- 黄菊自随陶令节,白云那管汉时秋。 -- 出自宋·艾性夫·郡楼九日
- 莫唱送迎山下曲,恐渠惊是汉军歌。 -- 出自宋·艾性夫·项羽庙
- 酒困不妨胡舞乱,花娇弥觉汉妆浓。 -- 出自·陈寅恪·华西坝
- 今宵独抱绵绵恨,不是唐皇汉帝情。 -- 出自·陈寅恪·辛卯七夕
- 府坐循良黄太守,舆乘仁圣汉高宗。 -- 出自宋·陈舜俞·凤凰台
- 轺车复历秦关险,绣扆新瞻汉殿高。 -- 出自宋·孔武仲·送游景叔使陕西
- 塞外橐驼燕士女,林间鸟鹊汉旌麾。 -- 出自明·吴国伦·庚戌秋纪事三首
- 驿道久通滇蜀使,居人犹杂汉夷风。 -- 出自明·吴国伦·过白厓驿(驿故阿落密地)
- 官匪拾遗休学社,徒惊绛灌汉公卿。 -- 出自清·魏源·寰海后十首
- 昆仑西北星连海,瀑布高低汉倒流。 -- 出自明·汪道昆·九龙潭
- 笥中时忆赐衣存,阃外犹传汉使尊。 -- 出自明·汪道昆·诸将
- 世渐承明喜欲狂,衣冠重睹汉家装。 -- 出自近代·宁调元·壬子感事四章
- 窗外钟声大别寺,杯中堞影汉阳城。 -- 出自明·袁中道·再游黄鹤楼
- 渭水寒流秦塞晚,灞陵残雨汉原秋。 -- 出自明·王恭·送友人流西凉
- 苏马幽居蒋蔡逃,胡儿拍手汉号啕。 -- 出自·陈独秀·金粉泪(56首)
- 胜迹传来不记年,昔闻曾驻汉神仙。 -- 出自宋·蔡肇·题天申宫
- 郡县纷纷数代更,循良少似汉西京。 -- 出自宋·晁公溯·郡县