汉在第12个字的诗句
汉在第一十二个字的诗句
- 郁金祼鬯周茅屋,瑄玉亲郊汉竹宫。 -- 出自宋·杨万里·代贺郊祀庆成二首
- 一夕被君偷取去,至今犹带汉莓苔。 -- 出自宋·杨万里·寄题喻叔奇国傅郎中园亭二十六咏钩矶
- 九州四海王鲁公,有人不减汉八龙。 -- 出自宋·杨万里·寄王用之判府监簿
- 勋烈涪阳异姓王,手扶西极汉天长。 -- 出自宋·杨万里·送吴盬丞季行知简州
- 玉殿松班唐次对,竹宫茅立汉祠官。 -- 出自宋·杨万里·送吴敏叔待制侍郎
- 挈榼惭无叶落酒,赠诗如得汉阴鯿。 -- 出自宋·杨万里·和元举叔见谢载酒之韵二首
- 骑犊归来浇葑田,角端轻挂汉编年。 -- 出自明·唐寅·题画九首
- 路傍谁识郑公子,谷口应知汉逸人。 -- 出自唐·韩翃·送别郑明府
- 几回奏事建章宫,圣主偏知汉将功。 -- 出自唐·韩翃·送王光辅归青州兼寄储侍郎
- 桓大司马云:“昔年种柳,依依汉南。 -- 出自宋·姜夔·长亭怨慢·渐吹尽
- 醉卧醒吟都不觉,今朝惊在汉江头。 -- 出自唐·鱼玄机·江行
- 许国无功浪著鞭,天教饱识汉山川。 -- 出自宋·范成大·画工李友直为余作冰天桂海二图,冰天画使
- 一水涓流独如带,天应留作汉提封。 -- 出自宋·范成大·白沟
- 篙师晚始分南北,指点青青汉口山 -- 出自宋·范成大·大波林
- 劫火不能侵愿力,岿然独似汉灵光。 -- 出自宋·范成大·福胜阁
- 昆仑家住海中州,蛮客将来汉地游。 -- 出自唐·张籍·昆仑儿
- 西学已行秦博士,南宫新拜汉郎官。 -- 出自唐·张籍·送杨少尹赴凤翔
- 退身高卧楚城幽,独掩闲门汉水头。 -- 出自唐·刘长卿·汉阳献李相公
- 萧条独向汝南行,客路多逢汉骑营。 -- 出自唐·刘长卿·新息道中作
- 花开子熟安可期,邂逅能当汉武时。 -- 出自唐·韦应物·汉武帝杂歌三首
- 四城决破吴胥眼,一炷然成汉卓脐。 -- 出自宋·文天祥·赋吉州隆庆寺塔火
- 官职谬齐商岭客,姓名那重汉廷臣。 -- 出自唐·李绅·七年初到洛阳,寓居宣教里,时已春暮,而四
- 歌此因思捧金液,露盘长庆汉皇宫。 -- 出自唐·卢纶·和裴延龄尚书寄题果州谢舍人仙居
- 机鸣舂响日暾暾,鸡犬相和汉古村。 -- 出自唐·卢纶·晚次新丰北野老家书事呈赠韩质明府
- 高步长裾锦帐郎,居然自是汉贤良。 -- 出自唐·卢纶·和王员外冬夜寓直
- 请食熊蟠楚千乘,立死山壁汉公卿。 -- 出自宋·黄庭坚·戏赠彦深
- 军行不断蛮标盾,谋主皆收汉畔亡。 -- 出自宋·黄庭坚·和谢公定征南谣
- 人生此乐他事无,行李道出汉南都。 -- 出自宋·黄庭坚·送薛乐道知郧乡
- 怀中探丸起九死,才术颇似汉太仓。 -- 出自宋·黄庭坚·戏答赵伯充劝莫学书及为席子泽解嘲
- 不须天下求佛,问取弄臭脚汉。 -- 出自宋·黄庭坚·答杨明叔送米颂
- 百尺高台勃勃州,大刀长戟汉诸侯。 -- 出自唐·罗隐·夏州胡常侍
- 九牧土田周制在,两藩茅社汉仪同。 -- 出自唐·罗隐·钱塘府亭
- 紫阳宫女捧丹砂,王母令过汉帝家。 -- 出自唐·张继·上清词
- 飞升漫写秦公子,荣谢应怜汉婕妤。 -- 出自宋·苏辙·学士院端午贴子二十七首 皇太妃阁五首
- 刘公一去岁时改,惟有州南汉水长。 -- 出自宋·苏辙·襄阳乐
- 儒术远追齐稷下,文词近比汉京西。 -- 出自宋·苏辙·曾子固舍人挽词
- 虎闯穴中秦地恐,龙飞渭上汉江倾。 -- 出自宋·苏辙·石鼻城
- 已矣孙陈旧人物,至今但数汉公卿。 -- 出自宋·苏辙·画叹
- 浮槎远到,水浅蓬莱,秋明河汉。 -- 出自宋·吴文英·烛影摇红·天桂飞香
- 登临欲访神仙事,纪述都无汉晋碑。 -- 出自宋·戴复古·洞霄宫
- 书生慷慨何多感,转忆轮台汉武皇。 -- 出自元·王冕·南城怀古 其一
- 万事源头必正名,非同综核汉公卿。 -- 出自清·龚自珍·已亥杂诗 48
- 肯拓同文门畔石,古心突过汉朝松。 -- 出自清·龚自珍·已亥杂诗 283
- 昔年杖舄几相从,同遇弥天汉上翁。 -- 出自宋·贺铸·赠僧彦
- 河山北枕秦关险,驿树西连汉畤平。 -- 出自唐·崔颢·行经华阴
- 客泪休沾汉水滨,舞腰羞杀汉宫人。 -- 出自唐·司空图·杨柳枝寿杯词十八首
- 不似当时大司马,重来得见汉南春。 -- 出自唐·徐凝·浙东故孟尚书种柳
- 兵风鹤尽华亭夜,彩笔鹦销汉水春。 -- 出自明·汤显祖·偶作
- 山色不知秦苑废,水声空傍汉宫流。 -- 出自唐·韦庄·咸阳怀古
- 妖气欲昏唐社稷,夕阳空照汉山川。 -- 出自唐·韦庄·中渡晚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