汉在第10个字的诗句
汉在第一十个字的诗句
- 日当午,有巴鼻,莫似这汉打瞌睡。 -- 出自宋·释印肃·因道友说陈搏打睡警之
- 莫不皆是乘虚接响底汉,倚草附木精灵。 -- 出自宋·释原妙·偈颂六十七首
- 掌内握乾坤,翻身游碧汉。 -- 出自宋·释原妙·偈颂六十七首
- 只者一缝大小,饱丛林汉分晓。 -- 出自宋·释正觉·偈颂二百零五首
- 当家行眼里有筋,本色汉舌头无骨。 -- 出自宋·释正觉·教监寺写真救赞
- 若谓骑虎头,二俱成瞎汉。 -- 出自宋·释重顯·颂一百则
- 除却棒,牛却喝,孟八郎汉,如何止遏。 -- 出自宋·释宗杲·偈颂一百六十首
- 纷纷寻剑客,谁是不疑汉。 -- 出自宋·释祖珍·偈三十五首
- 亦如莎伽陀,神通大罗汉。 -- 出自宋·释遵式·诫酒肉慈慧法门
- 遂取水色酒,奉上大罗汉。 -- 出自宋·释遵式·诫酒肉慈慧法门
- 金拄屋,粟盈囷,那知江汉独醒人。 -- 出自宋·宋高宗·渔父词
- 官是唐家贵公子,名高汉室故将军。 -- 出自宋·苏颂·太子太保致仕李公挽辞二首
- 更览诸公赓和句,方知汉祀曲非工。 -- 出自宋·苏颂·又和蹇侍郎七言四韵
- 君臣一体自同德,下鄙汉相矜规随。 -- 出自宋·苏颂·次韵王宣徽太尉耆年会诗
- 自古和亲诮儒者,可怜汉将亦何功。 -- 出自宋·苏颂·登雄州城楼
- 轻重裴公陈梗切,安危汉孺绝麾招。 -- 出自宋·苏籀·送富枢知三衢三首
- 何须架长虹,然后冲霄汉。 -- 出自宋·孙甫·和运司园亭·水阁
- 山园柿栗秋,出户望河汉。 -- 出自宋·孙嵩·秋怀五首
- 高冈有同根,天风拂河汉。 -- 出自宋·孙应时·庭下小桧
- 胡儿不道思归苦,更问汉宫余几许。 -- 出自宋·王阮·明妃曲一首
- 且忍羁孤度残腊,行看汉殿赏凌云。 -- 出自宋·卫博·次韵赠汪解元
- 先生古人风,文字祖西汉。 -- 出自宋·吴敏·赠吴正仲
- 饭余且纵观,逸兴薄霄汉。 -- 出自宋·吴汝弌·游石仙分韵得观字
- 千峰起华阳,一水连天汉。 -- 出自宋·鲜于侁·洋州三十景·湖桥
- 霞舒云卷逞娇媚,朵朵汉家尹与邢。 -- 出自宋·熊瑞·达且同知即席索芙蓉诗
- 冤哉张寿王,课最密于汉。 -- 出自宋·许景迂·赠制刻漏前挈壶王君囦
- 步怀陈人有晋法,伯英汉帖疑吴颠。 -- 出自宋·薛绍彭·秘阁观书
- 仲尼夏禹谢太傅,山涛汉章东晋宣。 -- 出自宋·薛绍彭·秘阁观书
- 漫随霸楚西道迁,未甘汉地山河窄。 -- 出自宋·薛绍彭·汉高帝试剑石
- 静化信从无妄得,堪思汉武亦神仙。 -- 出自宋·杨克让·依韵攀和通判员外题金观之作
- 老瞒持力敢欺天,朵颐汉鼎方垂涎。 -- 出自宋·于石·梁父吟
- 五采弄珠玑,八章诵云汉。 -- 出自宋·庾卜礼·题云锦园
- 有同魏县玉三干,大似汉宫金九茎。 -- 出自宋·员兴宗·瑞芝
- 诗成吟罢只茫然,岂意汉地能流传。 -- 出自宋·曾季貍·秦女行
- 四望黯同云,平湖堕银汉。 -- 出自宋·曾由基·西湖冰合忽见小舟
- 逶迤步高阁,窈窕出云汉。 -- 出自宋·张伯玉·乌龙寺祈雨回马上口占
- 文辞洒星斗,议论倒江汉。 -- 出自宋·张九成·送郑仲远
- 一隐吴门访此山,深怜汉鼎尚多艰。 -- 出自宋·赵必橦·题梅山
- 檐外桃花片片飞,垂涎汉水鳜鱼肥。 -- 出自宋·赵万年·徐招干请吃鳜鱼桐皮
- 舞榭歌台何足道,秦宫汉苑尚流尘。 -- 出自宋·朱继芳·和颜长官百咏·城市
- 长作丝纶短短牵,一池汉上尽南天。 -- 出自宋·朱继芳·和颜长官百咏·渔父
- 飞流三百尺,余沫拂霄汉。 -- 出自宋·朱京·麻姑山
- 周穆故惭《黄竹赋》,汉高空奏《大风歌》。 -- 出自元·马祖常·龙虎台应制
- 洪运未移神器在,周宣汉武果何人。 -- 出自元·丁鹤年·自咏十律
- 翠拥樊山邀杖屦,绿浮汉水映樽罍。 -- 出自元·丁鹤年·樊口隐居(为武昌李均玉作)
- 匹陶唐之二女兮,轶大汉之惠姬。 -- 出自明·葛高行文·矢柏舟
- 举世多少人,无如这老汉。 -- 出自明·果庵·题张题张果老骑驴图
- 彼美云中魄,徐驾升清汉。 -- 出自明·皇甫涍·秋燕
- 伫立松桂凉,疏星隔河汉。 -- 出自明·蓝智·暮归山中
- 微躬愧鸟雀,何由塞天汉。 -- 出自明·蓝智·风雨不已川流渺漫感事叙怀柬我同志