汉在第1个字的诗句
汉在第一个字的诗句
- 汉庭持论卑皋朔,洛社论年参潞韩。 -- 出自宋·吴同山·庆游宝制
- 汉相岩岩真国英,门庭曾是接诸生。 -- 出自宋·吴育·过郭店谒文靖公墓
- 汉殿初呈楚舞时,月台风榭镇相随。 -- 出自宋·薛映·戊申年七夕五绝
- 汉廷仪卫咸只若,蜀郡朋僚共黯然。 -- 出自宋·姚涣·送钤辖馆使王公
- 汉使一朝延四皓,秦诗千古吊三良。 -- 出自宋·姚孝锡·次李平子登台有感韵
- 汉皇不吝铜山赐,羞杀申屠恶妒生。 -- 出自宋·易士达·苔钱
- 汉水北吞云梦入,蜀江西带洞庭流。 -- 出自宋·游似·黄鹤楼
- 汉楚兴亡事已休,至今堪叹亦堪羞。 -- 出自宋·于石·读史七首
- 汉世侯王自分国,秦民父子各当家。 -- 出自宋·于石·分蜂
- 汉皇锐意求神仙,神仙之效何茫然。 -- 出自宋·于石·续金铜仙人辞汉歌
- 汉宫故物无一存,汝独犹能感旧恩。 -- 出自宋·于石·续金铜仙人辞汉歌
- 汉廷无人荐司马,故山有客呼孔宾。 -- 出自宋·俞秀才·句
- 汉世无双价,皇朝第一流。 -- 出自宋·喻良能·挽黄泰之
- 汉家循河昔垫昏,侧身以蔽太守尊。 -- 出自宋·员兴宗·永嘉水
- 汉王欲东时,曾经车马迹。 -- 出自宋·袁说友·大石
- 汉超守关南,贩鬻如巨贾。 -- 出自宋·袁燮·安边
- 汉高岂不伟,平城亦良苦。 -- 出自宋·袁燮·安边
- 汉江水涨鸭头绿,宜城酒熟鹅儿黄。 -- 出自宋·曾紵·句
- 汉包六合纲英豪,一箇冥鸿惜羽毛。 -- 出自宋·张保雝·题钓台
- 汉室多灾异,吴门念隐沦。 -- 出自宋·张景端·题梅山
- 汉家骁骑才三万,北攻稽落事燕然。 -- 出自宋·张九成·读东坡叠嶂图有感因次其韵
- 汉江千里清溶溶,惟此南夏奠其中。 -- 出自宋·张去惑·重建羊侯祠和王原叔句
- 汉宫早送瑶池信,荀令堂前夜气浮。 -- 出自宋·张玉孃·香闺十咏·鹊尾炉
- 汉家名节君知否,尽在君家一钓竿。 -- 出自宋·章才邵·题严子陵钓台
- 汉初贾谊曾前席,晋后渊明耻屈身。 -- 出自宋·赵时清·挽赵秋晓
- 汉家涿郡,继族於燕。 -- 出自宋·赵友直·命子篇
- 汉传有才终去国,楚臣无罪亦沈沙。 -- 出自宋·种放·潇湘感事
- 汉家错信和亲议,不见胡雏与父争。 -- 出自宋·朱继芳·和颜长官百咏·边庭
- 汉土一抔无处觅,白坟三尺有人怜。 -- 出自宋·朱继芳·次庸斋先生韵赠黄隆中
- 汉祖临危日,将军独夺功。 -- 出自宋·祖无择·题纪信庙
- 汉唐所羁縻,今则同中原。 -- 出自元·周伯琦·野狐岭
- 汉武当年塞瓠子,劳民兆乱纷抢攘。 -- 出自元·陈基·孟冬观淮水
- 汉将西征肃羽仪,简书日日有程期。 -- 出自元·陈基·二十日福山港寄省院张思廉陈惟允诸友
- 汉庭亦有中常侍,安得才如马长卿。 -- 出自元·陈基·遣怀
- 汉军西出笛声哀,胡骑闻之去复来。 -- 出自明·戴良·凉州行
- 汉家社稷四百年,荒台犹是开基处。 -- 出自元·张昱·过歌风台
- 汉江东抱楚山流,先垄犹余土一抔。 -- 出自元·丁鹤年·上明州太守茶子俊(还武昌迁葬告牒而作)
- 汉吴仙迹两峰齐,欲拾瑶华路恐迷。 -- 出自元·吴澄·题阁皂山
- 汉家去古尚未远,成皋印文犹重模云间苦嗜古,手校科虫辨鱼鲁。 -- 出自元·钱惟善·篆冢歌(有序)
- 汉武曾闻歌瓠子,老翁更拟赋黄楼。 -- 出自元·郭翼·漫兴(九首)
- 汉渚深初绿,江皋迥易秋。 -- 出自元·余阙·秋兴亭
- 汉萧何昂宿分英,李靖唐时行雨。 -- 出自·冯子振·鹦鹉曲 黄阁清风
- 汉庭侍从今虚旷,不是文园懒送迎。 -- 出自明·蔡羽·立秋日客去与启之静坐
- 汉代推灵武,将军第一人。 -- 出自明·常伦·和王公济过韩信岭
- 汉家几见封侯印,曾系沙场白骨来。 -- 出自明·陈荐夫·塞下曲
- 汉女琵琶应饮恨,楚宫粉黛不胜蔫。 -- 出自明·陈节·落花次石田翁韵
- 汉家天子多烟火,却把干鱼污白云。 -- 出自明·陈鸣鹤·题冲佑观二首
- 汉祖歌风处,荒台宿草迷。 -- 出自明·陈循·沛县
- 汉业此中兴,周都竟东迁。 -- 出自明·程本立·出洛阳城
- 汉妇良家子,从军岁月多。 -- 出自明·程本立·宿普安