水在第9个字的诗句
水在第九个字的诗句
- 采药楚云里,移家湘水东。 -- 出自唐·张乔·寄处士梁烛
- 一别林泉久,中宵御水声。 -- 出自唐·张乔·延福里秋怀
- 北阙东堂路,千山万水人。 -- 出自唐·张乔·秦原春望
- 露带山花落,云随野水流。 -- 出自唐·张乔·送蜀客
- 松子落何年,纤枝长水边。 -- 出自唐·张乔·题小松(一作移)
- 时与文字古,迹将山水幽。 -- 出自唐·崔曙·登水门楼,见亡友张贞期题望黄河诗,因以感
- 暂喜孤山出,长愁积水平。 -- 出自唐·皇甫冉·送归中丞使新罗
- 伐木吴山晓,持竿越水清。 -- 出自唐·皇甫冉·赠郑山人
- 遥夜重城警,流年滴水催。 -- 出自唐·皇甫冉·冬夜集赋得寒漏
- 果熟任霜封,篱疏从水度。 -- 出自唐·皇甫冉·题裴二十一新园(一作题裴固新园,又作裴周
- 十里嵩峰近,千秋颍水清。 -- 出自唐·皇甫冉·上礼部杨侍郎
- 斗门亭上柳如丝,洛水桥边月如练。 -- 出自唐·薛逢·醉春风
- 尘缨未濯今如此,野水无情处处流。 -- 出自唐·薛逢·韦寿博书斋
- 上人今去白蘋洲,霅水苕溪我旧游。 -- 出自唐·薛逢·送庆上人归湖州因寄道儒座主
- 孤舟信一泊,南垞湖水岸。 -- 出自唐·裴迪·辋川集二十首·南垞
- 石斑鱼鲊香冲鼻,浅水沙田饭绕牙。 -- 出自唐·李频·及第后还家过岘岭
- 莲峰隐去难辞阙,浐水朝回与出城。 -- 出自唐·李频·奉和郑薰相公(一本此下有七松亭三字)
- 夜涧青林发,秋江渌水来。 -- 出自唐·李频·送友人入(一作之)蜀
- 将幕连山起,人家向水重。 -- 出自唐·李频·之任建安渌溪亭偶作二首
- 鸟哭楚山外,猿啼湘水阴。 -- 出自唐·张说·对酒行巴陵作
- 山戍上云桂,江亭临水关。 -- 出自唐·张说·出湖寄赵冬曦
- 何处送客洛桥头,洛水泛泛中行舟。 -- 出自唐·张说·离会曲
- 色丽成都俗,膏腴蜀水滨。 -- 出自唐·张说·送宋休远之蜀任
- 暮春三月日重三,春水桃花满禊潭。 -- 出自唐·张说·三月三日定昆池奉和萧令得潭字韵
- 鸟坠炎洲气,花飞洛水春。 -- 出自唐·张说·南中赠高六戬
- 两柱擎天寿八荒,一水为霖登百谷。 -- 出自唐·张说·游老君洞
- 檐牖飞花入,廊房激水通。 -- 出自唐·张说·清远江峡山寺
- 从教一掬新亭泪,江水平添十丈深。 -- 出自清·顾炎武·白下
- 清溪流过碧山头,空水澄鲜一色秋。 -- 出自宋·程颢·秋月
- 荒村古岸谁家在,野水浮云处处愁。 -- 出自唐·朱放·乱后经淮阴岸
- 中破蜀山流,始与巴水兼。 -- 出自宋·王令·过扬子江
- 维舟泝江流,人力与水争。 -- 出自宋·王令·蕲口道中三首
- 我将携之东,脚踏海水洗齿唇。 -- 出自宋·王令·再寄满子权二首
- 知无木索勤,颇复山水吟。 -- 出自宋·王令·寄孙莘老
- 抑武陵之丽秀兮,故水复而山重。 -- 出自宋·王令·桃源行送张颉仲举归武陵
- 山峰行处今何在,溪水流乘此有不。 -- 出自宋·王令·次韵介甫怀舒州山水见示之什
- 水下高田乾,尔能俯水取。 -- 出自宋·王令·答问诗十二篇寄呈满子权其十谢龙水车
- 东风尚有西行约,甬水桥边定解骖。 -- 出自宋·王令·寄宿倅陆经子履
- 露下秋山洁,鸿飞楚水寒。 -- 出自宋·翁卷·寄张直翁
- 行遍东南地,曾看江水源。 -- 出自宋·翁卷·赠九华李丹士
- 映地添苔碧,临池觉水深。 -- 出自宋·翁卷·题竹
- 几日溪篷下,低垂困水程。 -- 出自宋·翁卷·旅泊
- 草草随时事,萧萧傍水门。 -- 出自宋·陈与义·寒食
- 遥闻避谷仙,阅世河水湄。 -- 出自宋·陈与义·赴陈留二首
- 伟哉道山杰,滞此汝水滨。 -- 出自宋·陈与义·汝州吴学士观我斋分韵得真字
- 离离南国树,闪闪湘水湾。 -- 出自宋·陈与义·与伯顺饭于文纬大光出宋汉杰画秋山
- 夜半青灯屋,篱前白水陂。 -- 出自宋·陈与义·夜抵贞牟
- 西来金衣鹤,书落汝水湄。 -- 出自宋·陈与义·寄题商洛宰令狐励迎翠楼
- 出山复入山,路随溪水转。 -- 出自宋·陈与义·入山二首
- 独立人世外,唯闻涧水喧。 -- 出自宋·陈与义·独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