水在第9个字的诗句
水在第九个字的诗句
- 何时白土冈头路,渡水穿云取次行。 -- 出自宋·王安石·中书即事
- 穷魂散漫知何处,甬水东西不可招。 -- 出自宋·王安石·悼王致处士
- 前日石上松,斸移沙水际。 -- 出自宋·王安石·前日石上松
- 雪尽青山树,冰开黑水滨。 -- 出自唐·孟浩然·长安早春 一作张子容诗
- 日晚兰亭北,烟开曲水滨。 -- 出自唐·孟浩然·上巳日涧南园期王山人陈七诸公不至
- 大江分九派,淼漫成水乡。 -- 出自唐·孟浩然·自浔阳泛舟经明海①
- 大江分九流,淼淼成水乡。 -- 出自唐·孟浩然·自浔阳泛舟经明海
- 泪忆岘山堕,愁怀湘水深。 -- 出自唐·孟浩然·秦中苦雨思归,赠袁左丞、贺侍郎
- 瘴气晓氛氲,南山复水云。 -- 出自唐·孟浩然·晓入南山
- 宛宛樊城岸,悠悠汉水波。 -- 出自唐·张九龄·登襄阳岘山
- 月思关山笛,风号流水琴。 -- 出自唐·张九龄·同綦毋学士月夜闻雁
- 天启神龙生碧泉,泉水灵源浸迤延。 -- 出自唐·张九龄·奉和圣制龙池篇
- 飞龙已向珠潭出,积水仍将银汉连。 -- 出自唐·张九龄·奉和圣制龙池篇
- 岂似龙山上,还同湘水滨。 -- 出自唐·张九龄·三月三日登龙山
- 旧径稀人迹,前池耗水痕。 -- 出自唐·张九龄·酬王履震游园林见贻
- 云雨巫山暗,蕙兰湘水清。 -- 出自唐·刘禹锡·历阳书事七十韵
- 悠悠想大方,此乃杯水滨。 -- 出自唐·刘禹锡·有僧言罗浮事,因为诗以写之
- 清淮南岸家山树,黑水东边第一栽。 -- 出自唐·刘禹锡·酬令狐相公使宅别斋初栽桂树见怀之作
- 断云发山色,轻风漾水光。 -- 出自唐·刘禹锡·和乐天洛城春齐梁体八韵
- 一误云中级,南游湘水清。 -- 出自唐·刘禹锡·赠澧州高大夫司马霞寓
- 兵符相印无心恋,洛水嵩云恣意看。 -- 出自唐·刘禹锡·酬思黯见示小饮四韵
- 共忆秋官处,馀霞曲水头。 -- 出自唐·刘禹锡·和令狐相公春日寻花有怀白侍郎阁老
- 华林霜叶红霞晚,伊水晴光碧玉秋。 -- 出自唐·刘禹锡·自左冯归洛下酬乐天兼呈裴令公
- 中有逍遥人,夜深观水月。 -- 出自唐·刘禹锡·敬酬微公见寄二首
- 雨起巫山阳,鸟鸣湘水滨。 -- 出自唐·刘禹锡·送华阴尉张苕赴邕府使幕
- 公府想无事,西池秋水清。 -- 出自唐·刘禹锡·秋日书怀寄河南王尹
- 香风逼人度,幽花覆水开。 -- 出自唐·刘禹锡·海阳十咏·玄览亭
- 千载威灵尽,赭山寒水中。 -- 出自唐·刘禹锡·君山怀古
- 上国庭前草,移来汉水浔。 -- 出自唐·刘禹锡·令狐相公见示新栽蕙兰二草之什,兼命同作
- 管弦席上留高韵,山水途中入胜游。 -- 出自唐·刘禹锡·奉和裴侍中将赴汉南留别座上诸公
- 新辞将印拂朝缨,临水登山四体轻。 -- 出自唐·刘禹锡·酬马大夫登洭口戍见寄
- 崤陵路静寒无雨,洛水桥长昼起雷。 -- 出自唐·刘禹锡·同乐天送河南冯尹学士
- 蔼蔼鼎门外,澄澄洛水湾。 -- 出自唐·刘禹锡·奉和裴令公新成绿野堂即书
- 巫山暮色常含雨,峡水秋来不恐人。 -- 出自唐·刘禹锡·别夔州官吏
- 麟台少监旧仙郎,洛水桥边坠马伤。 -- 出自唐·刘禹锡·秘书崔少监见示坠马长句,因而和之
- 春梦随云散,飞花逐水流。 -- 出自清·曹雪芹·春梦歌
- 素多江湖意,偶佐山水乡。 -- 出自唐·岑参·初至西虢官舍南池,呈左右省及南宫诸故人
- 孤城带后湖,心与湖水清。 -- 出自唐·岑参·送许子擢第归江宁拜亲,因寄王大昌龄
- 别后能相思,何嗟山水重。 -- 出自唐·岑参·送王著作赴淮西幕府
- 错落北斗星,照耀黑水湄。 -- 出自唐·岑参·过梁州奉赠张尚书大夫公
- 不厌楚山路,只怜襄水清。 -- 出自唐·岑参·饯王岑判官赴襄阳道
- 邺都唯见古时丘,漳水还如旧日流。 -- 出自唐·岑参·临河客舍呈狄明府兄留题县南楼
- 徒有清河在,空悲逝水流。 -- 出自唐·岑参·韩员外夫人清河县君崔氏挽歌二首
- 君住澧水北,我家澧水西。 -- 出自唐·岑参·澧头送蒋侯
- 愿托周南羽,相衔溪水湄。 -- 出自唐·岑参·送史司马赴崔相公幕(一作无名氏诗,一作李
- 楚客忆乡信,向家湖水长。 -- 出自唐·岑参·送人归江宁
- 竹里巴山道,花间汉水源。 -- 出自唐·岑参·送崔员外入秦因访故园
- 愁客叶舟里,夕阳花水时。 -- 出自唐·岑参·还东山洛上作
- 夜宿剑门月,朝行巴水云。 -- 出自唐·岑参·送蜀郡李掾
- 梦暗巴山雨,家连汉水云。 -- 出自唐·岑参·送弘文李校书往汉南拜亲