水在第7个字的诗句
水在第七个字的诗句
- 千山叠成嶂,万水泻为溪。 -- 出自唐·孟浩然·游江西留别富阳裴、刘二少府
- 奔峰出岭外,瀑水落云边。 -- 出自唐·张九龄·奉和吏部崔尚书雨后大明朝堂望南山
- 长林何缭绕,远水复悠悠。 -- 出自唐·张九龄·江上
- 秋瘴宁我毒,夏水胡不夷。 -- 出自唐·张九龄·夏日奉使南海在道中作
- 土风从楚别,山水入湘奇。 -- 出自唐·张九龄·南还以诗代书赠京师旧僚
- (山水色一作:山水翠) -- 出自唐·刘禹锡·望洞庭
- 银钏金钗来负水,长刀短笠去烧畲。 -- 出自唐·刘禹锡·竹枝
- 长恨人心不如水,等闲平地起波澜。 -- 出自唐·刘禹锡·竹枝
- 田塍望如线,白水光参差。 -- 出自唐·刘禹锡·插田歌
- 海潮随月大,江水应春生。 -- 出自唐·刘禹锡·历阳书事七十韵
- 添炉烹雀舌,洒水净龙须。 -- 出自唐·刘禹锡·病中一二禅客见问,因以谢之
- 淮西春草长,淮水逶迤光。 -- 出自唐·刘禹锡·春日寄杨八唐州二首
- 庐山曾结社,桂水远扬舲。 -- 出自唐·刘禹锡·赠别约师
- 八公山下清淮水,千骑尘中白面人。 -- 出自唐·刘禹锡·寄杨八寿州
- 蔷薇乱发多临水,鸂鶒双游不避船。 -- 出自唐·刘禹锡·和牛相公游南庄醉后寓言戏赠乐天兼见示
- 王孙宴其下,隔水疑神仙。 -- 出自唐·刘禹锡·和乐天宴李周美中丞宅池上赏樱桃花
- 数间茅屋闲临水,一盏秋灯夜读书。 -- 出自唐·刘禹锡·送曹璩归越中旧隐诗
- 荆台宿暮雨,汉水浮春澜。 -- 出自唐·刘禹锡·送韦秀才道冲赴制举
- 清光门外一渠水,秋色墙头数点山。 -- 出自唐·刘禹锡·秋日题窦员外崇德里新居
- 屈平祠下沅江水,月照寒波白烟起。 -- 出自唐·刘禹锡·相和歌辞·采菱行
- 何地无江湖,何水无鲔鳣。 -- 出自唐·刘禹锡·有獭吟
- 金盆已覆难收水,玉轸长抛不续弦。 -- 出自唐·刘禹锡·怀妓
- 三千三百西江水,自古如今要路津。 -- 出自唐·刘禹锡·自江陵沿流道中
- 云天望乔木,风水悲流萍。 -- 出自唐·刘禹锡·送李策秀才还湖南,因寄幕中亲故兼简衡州吕
- 东阳本是佳山水,何况曾经沉隐侯。 -- 出自唐·刘禹锡·答东阳于令寒碧图诗
- 重城肃穆闭,涧水潺湲时。 -- 出自唐·刘禹锡·和河南裴尹侍郎宿斋天平寺诣九龙祠祈雨二十
- 丹霞启南陆,白水含东菑。 -- 出自唐·刘禹锡·和河南裴尹侍郎宿斋天平寺诣九龙祠祈雨二十
- 楚云引归帆,淮水浮客程。 -- 出自唐·岑参·送许子擢第归江宁拜亲,因寄王大昌龄
- 刘公领舟楫,汴水扬波澜。 -- 出自唐·岑参·送张秘书充刘相公通汴河判官,便赴江外觐省
- 山根盘驿道,河水浸城墙。 -- 出自唐·岑参·题金城临河驿楼
- 鸣钟竹阴晚,汲水桐花初。 -- 出自唐·岑参·观楚国寺璋上人写一切经院,南有曲池深竹
- 岸花藏水碓,溪水映风炉。 -- 出自唐·岑参·晚过盘石寺礼郑和尚
- 人间岁月如流水,客舍秋风今又起。 -- 出自唐·岑参·客舍悲秋,有怀两省旧游,呈幕中诸公
- 桥上少年桥下水。 -- 出自宋·欧阳修·蝶恋花·一掬天和金粉腻
- 荷叶田田青照水。 -- 出自宋·欧阳修·渔家傲·荷叶田田青照水
- 七月芙蓉生翠水。 -- 出自宋·欧阳修·渔家傲·七月芙蓉生翠水
- 水趁浮萍风趁水。 -- 出自宋·欧阳修·减字木兰花·年来方寸
- 风定波平花映水,休藏。 -- 出自宋·欧阳修·南乡子·雨後斜阳
- 西湖春色归,春水绿于染。 -- 出自宋·欧阳修·春日西湖寄谢法曹歌
- 音如石上泻流水,泻之不竭由源深。 -- 出自宋·欧阳修·赠无为军李道士二首
- 犹须新秋凉,汉水临清漾。 -- 出自宋·欧阳修·答梅圣俞寺丞见寄
- 自言爱此万仞水,谓是太古之遗音。 -- 出自宋·欧阳修·赠沈博士歌
- 滁山不通车,滁水不载舟。 -- 出自宋·欧阳修·怀嵩楼晚饮示徐无党无逸
- 陂田寒未收,野水浅生派。 -- 出自宋·欧阳修·秋晚凝翠亭
- 东南地秀绝,山水澄清光。 -- 出自宋·欧阳修·送慧勤归余杭
- 霜云依日薄,野水带冰流。 -- 出自宋·欧阳修·谒庙马上有感
- 闻君解舟去,秋水正沄沄。 -- 出自宋·欧阳修·病中闻梅二南归
- 河决三门合四水,径流万里东输海。 -- 出自宋·欧阳修·巩县初见黄河
- 何异鱣鲂争尺水,巨鱼先已化风雷。 -- 出自宋·欧阳修·和公仪试进士终场有作
- 拟寄东流问沟水,亦应沟水更东流。 -- 出自宋·欧阳修·寄张至秘校