水在第6个字的诗句
水在第六个字的诗句
- 崖高微径险,水转万山回。 -- 出自宋·王柏·舟中和叶圣予三首
- 秋来望月如水犀,忽有香风鼻观吹。 -- 出自宋·王柏·和希夷木犀韵
- 望断落花流水远,枝枝点点是微酸。 -- 出自宋·王柏·题花光梅十首·幻花减尽
- 精舍萧疏近水凉,分明一径绿沉枪。 -- 出自宋·周弼·西湖竹阁寺
- 柔橹双随下水船,乱帆轻舵递相先。 -- 出自宋·周弼·风恶偶成二首
- 高阁巍峨接水滨,兴亡才问便伤神。 -- 出自宋·周弼·题滕王阁
- 云开星垂山,水荡月在野。 -- 出自宋·周弼·琵琶亭
- 一曲长歌浙水寒,绨袍空往又空还。 -- 出自宋·周弼·出关偶题
- 怊怅野桥春水断,几回相见不分明。 -- 出自宋·周弼·烟中梅
- 漂母矶头春水阔,扁舟何处系东风。 -- 出自宋·周弼·赠别水云翁
- 冷入重貂如水。 -- 出自宋·李曾伯·水龙吟·琅琅环佩三千
- 三载三来汉水湄,做成底事又空归。 -- 出自宋·李曾伯·壬辰过鄂渚简张子直总干二首
- 访古暂陪湘水浒,忧时远到雪山阴。 -- 出自宋·李曾伯·过清汀洮阳驿和方孚若韵
- 前年冲寒来,水落且石出。 -- 出自宋·李曾伯·过新滩作出峡行
- 今年独何异,水势平於席。 -- 出自宋·李曾伯·过新滩作出峡行
- 为底先生此水居,正缘不解学颜愚。 -- 出自宋·李曾伯·过愚溪
- 岸远舟逾小,水高山陡低。 -- 出自宋·李曾伯·秋日登楼眺望
- 剪彩宁如剪水工,瑞烟融出玉龙松。 -- 出自宋·李曾伯·立春日雪
- 林峦接墟市,水竹带溪桥。 -- 出自宋·李曾伯·入清湘界
- 吴苑风光越水春,两山眉里笑颦分。 -- 出自宋·赵崇嶓·西施捧心图
- 荻岸出时知水减,桐花过后有寒无。 -- 出自宋·徐宝之·江涨
- 休怀濯锦梦水星,早应筑沙堤上来。 -- 出自宋·赵汝腾·再答
- 陆羽久仙泉水在,紫芝何代寺峰留。 -- 出自宋·赵汝腾·又再用韵和
- 山高不碍天,水流必东注。 -- 出自宋·赵孟坚·题吴门颜氏敬享亭石记
- 最癖登山临水。 -- 出自宋·李昴英·水龙吟·唱恭初意如何
- 舌似河悬笔水翻,春官首疏见风肝。 -- 出自宋·李昴英·司法曾子美新第荣归欲得余诗不敢效世俗谀语
- 桃笙亦桨汗,水国无凉榭。 -- 出自宋·李昴英·苦秋暑引
- 乐事轻随流水。 -- 出自宋·翁元龙·水龙吟·画楼红湿斜阳
- 栏漾金鱼池水,钩闲紫燕帘风。 -- 出自宋·万俟绍之·风入松·一春心事与谁同
- 从此客来真水厄,吾方正酒学泉明。 -- 出自宋·潘牥·茶
- 旧隐图书从水汎,后园松菊与心违。 -- 出自宋·王谌·借楼
- 雪深埋树脚,水浅见溪毛。 -- 出自宋·王谌·早行
- 但得幽情关水石,何须隐迹痼林泉。 -- 出自宋·施枢·沧浪
- 耐久交当如水淡,惯游身亦似蓬飘。 -- 出自宋·施枢·怀友人
- 世事尽随流水去,白云自识古人心。 -- 出自宋·施枢·书事
- 飞尽沙田到水乡,年年来往为谁忙。 -- 出自宋·施枢·闻雁
- 堂上珠帘如水浸,庭前鳌架与山齐。 -- 出自宋·施枢·正月十四夜
- 秋深杨柳薄,水阔鹭茑飞。 -- 出自宋·储泳·思归
- 武夷奇绝处,水碧更山丹。 -- 出自宋·翁合·题方丈
- 还似远山秋水际,夜来吹散一枝梅。 -- 出自宋·王氏·戏咏白罗系髻
- 哨马纷纷一水间,渡头分戍要防奸。 -- 出自宋·王同祖·秋日金陵制幕书事
- 潮返浔阳暗水,雁来好寄瑶笺。 -- 出自宋·李彭老·木兰花慢·折秦淮露柳
- 一片闲情春水隔,斜日人归。 -- 出自宋·李振祖·浪淘沙·春在画桥西
- 月如冰,天似水,冷浸画阑湿。 -- 出自宋·汤恢·祝英台近·月如冰
- 歌哽咽,事如水。 -- 出自宋·李演·贺新凉/贺新郎 多景楼落成
- 柔绿尚含滋,水红悭破萼。 -- 出自宋·卫宗武·春怀
- 又类秋芙蕖,水镜临夕阳。 -- 出自宋·卫宗武·答野渡垫宾并其子和篇
- 一苇匪遥秋水隔,两章相映夜光明。 -- 出自宋·卫宗武·次韵答柯提干
- 山奚必泰华,水奚必海滨。 -- 出自宋·卫宗武·和野渡家园杂兴
- 陆耘秀新插,水捕排旧筌。 -- 出自宋·利登·友人自临川来携庾台赵先生与曾丈诸葛帐干丈