水在第2个字的诗句
水在第二个字的诗句
- 河水洋洋,北流活活。 -- 出自先秦·诗经·硕人
- 洪水芒芒,禹敷下土方。 -- 出自先秦·诗经·长发
- 淇水在右,泉源在左。 -- 出自先秦·诗经·竹竿
- 淇水滺滺[3],桧楫松舟。 -- 出自先秦·诗经·竹竿
- 汶水汤汤,行人彭彭。 -- 出自先秦·诗经·载驱
- 汶水滔滔,行人儦儦[4],鲁道有荡,齐子游遨。 -- 出自先秦·诗经·载驱
- 丰水东注,维禹之绩。 -- 出自先秦·诗经·文王有声
- 丰水有芑,武王岂不仕? -- 出自先秦·诗经·文王有声
- 绿水青山枉自多,华佗无奈小虫何! -- 出自·毛泽东·七律二首·送瘟神
- 赣水那边红一角,偏师借重黄公略。 -- 出自·毛泽东·蝶恋花·从汀州向长沙
- 沈水卧时烧,香消酒未消。 -- 出自宋·李清照·菩萨蛮·风柔日薄春犹早
- 绕水楼台,高耸万丈蓬瀛。 -- 出自宋·李清照·新荷叶
- 远水兼天净,孤城隐雾深。 -- 出自唐·杜甫·野望
- 蓝水远从千涧落,玉山高并两峰寒。 -- 出自唐·杜甫·九日蓝田崔氏庄
- 春水船如天上坐,老年花似雾中看。 -- 出自唐·杜甫·小寒食舟中作
- 剩水沧江破,残山碣石开。 -- 出自唐·杜甫·陪郑广文游何将军山林十首
- 秋水才深四五尺,野航恰受两三人。 -- 出自唐·杜甫·南邻
- 白水见舅氏,诸翁乃仙伯。 -- 出自唐·杜甫·白水县崔少府十九翁高斋三十韵
- 风水春来洞庭阔,白蘋愁杀白头翁。 -- 出自唐·杜甫·清明二首
- 积水驾三峡,浮龙倚长津。 -- 出自唐·杜甫·别蔡十四著作
- 春水满南国,朱崖云日高。 -- 出自唐·杜甫·遣遇
- 涧水空山道,柴门老树村。 -- 出自唐·杜甫·忆幼子
- 苍水使者扪赤绦,龙伯国人罢钓鳌。 -- 出自唐·杜甫·荆南兵马使太常卿赵公大食刀歌
- 白水鱼竿客,清秋鹤发翁。 -- 出自唐·杜甫·遣闷奉呈严公二十韵
- 江水流城郭,春风入鼓鼙。 -- 出自唐·杜甫·春日梓州登楼二首
- 众水会涪万,瞿塘争一门。 -- 出自唐·杜甫·长江二首
- 秋水清无底,萧然静客心。 -- 出自唐·杜甫·刘九法曹郑瑕邱石门宴集
- 江水清源曲,荆门此路疑。 -- 出自唐·杜甫·九日曲江
- 拂水低徊舞袖翻,缘云清切歌声上。 -- 出自唐·杜甫·乐游园歌
- 渭水逶迤白日净,陇山萧瑟秋云高。 -- 出自唐·杜甫·近闻
- 白水青山空复春,征君晚节傍风尘。 -- 出自唐·杜甫·寄常征君
- 寒水光难定,秋山响易哀。 -- 出自唐·杜甫·课小竖鉏斫舍北果林,枝蔓荒秽,净讫移床三
- 渥水出骐骥,昆山生凤凰。 -- 出自唐·杜甫·送大理封主簿五郎亲事不合却赴通州,主簿前
- 去水绝还波,泄云无定姿。 -- 出自唐·杜甫·送殿中杨监赴蜀见相公(杜鸿渐镇蜀,辟杨炎
- 池水观为政,厨烟觉远庖。 -- 出自唐·杜甫·题新津北桥楼得郊字
- 野水平桥路,春沙映竹村。 -- 出自唐·杜甫·弊庐遣兴,奉寄严公
- 逝水自朝宗,镇名各其方。 -- 出自唐·杜甫·又上后园山脚
- 渭水流关内,终南在日边。 -- 出自唐·杜甫·览镜呈柏中丞
- 江水东流去,清樽日复斜。 -- 出自唐·杜甫·陪王侍御宴通泉东山野亭
- 湖水林风相与清,残尊下马复同倾。 -- 出自唐·杜甫·书堂饮既,夜复邀李尚书下马,月下赋绝句
- 天水秋云薄,从西万里风。 -- 出自唐·杜甫·雨晴(一作秋霁)
- 弱水应无地,阳关已近天。 -- 出自唐·杜甫·送人从军(时有吐蕃之役)
- 远水非无浪,他山自有春。 -- 出自唐·杜甫·郪城西原送李判官兄、武判官弟赴成都府
- 江水长流地,山云薄暮时。 -- 出自唐·杜甫·薄暮
- 沱水流中座,岷山到此堂。 -- 出自唐·杜甫·奉观严郑公厅事岷山沱江画图十韵(得忘字)
- 渭水秦山得见否,人经罢病虎纵横。 -- 出自唐·杜甫·愁(强戏为吴体)
- 大水淼茫炎海接,奇峰硉兀火云升。 -- 出自唐·杜甫·多病执热奉怀李尚书(之芳)
- 流水生涯尽,浮云世事空。 -- 出自唐·杜甫·哭长孙侍御(一作杜诵诗。以下为杜甫补遗)
- 秋水通沟洫,城隅进小船。 -- 出自唐·杜甫·与任城许主簿游南池(池在济宁州境)
- 秋水长廊水石间。 -- 出自宋·辛弃疾·鹧鸪天·秋水长廊水石间