民在第11个字的诗句
民在第一十一个字的诗句
- 自怜不在施为地,空对流民数汗颜。 -- 出自宋·王阮·遇流民有感一首
- 锡公难老无他验,但觉斯民欲再安。 -- 出自宋·王洋·帅相生日二首
- 地志只称王长官,有功于民盖一揆。 -- 出自宋·王应麟·吴刺史庙
- 长淮幸遇丰登岁,得与斯民奠枕安。 -- 出自宋·吴机·天开图画亭
- 四月维夏天未暑,天台居民逃室处。 -- 出自宋·谢伋·送孙仲举徽猷罢郡造朝
- 率土王民乐陶陶,犬戎亦民今婆娑。 -- 出自宋·颜得遇·招抚峒猺歌
- 当年大德瑞朱弓,仁在斯民千古同。 -- 出自宋·杨伯岩·徐偃王庙
- 从容依绿泛莲红,吾郡生民有幸逢。 -- 出自宋·杨公远·呈赵提领
- 归来奏罢天颜悦,喜阜五民鼓玉徽。 -- 出自宋·杨皇后·宫词
- 掖垣政要舍人样,致主泽民推宿儒。 -- 出自宋·喻良能·送王节推夷仲秩满赴阙
- 三年睿主思献纳,千里疲民赖抚摩。 -- 出自宋·喻良能·过严濑寄陆守务观
- 我无楚尾歌来暮,君有齐民颂去思。 -- 出自宋·喻良能·送交代李丞元举
- 淮西万姓舍惟烟,淮东居民泪潜堕。 -- 出自宋·员兴宗·歌两淮
- 近来分陕从天阙,悬解西民愁百结。 -- 出自宋·员兴宗·歌两淮
- 如今拙手徒餐粟,惭见天民四者穷。 -- 出自宋·袁甫·和毛中书劝宵韵三首
- 十年三已冒为州,每每于民有旱忧。 -- 出自宋·袁说友·和赵成子提干喜雨韵
- 频年官府苦催科,百里齐民犹珥笔。 -- 出自宋·袁说友·送陈景斋宰铅山
- 於兵於食皆云去,当使斯民信独存。 -- 出自宋·张九成·论语绝句一百首
- 此时此泽人知否,大慰饥民望岁心。 -- 出自宋·赵崇森·久旱喜雨
- 郑公庆余森圭璋,使君成民神且康。 -- 出自宋·郑漻·重修龙堂诗
- 由吾太守爱民深,孜孜利民惟不足。 -- 出自宋·郑侠·纪连守植道傍木
- 使群风味压荆州,每为吾民乐更忧。 -- 出自宋·周锷·和郡守彭吏部按视湖亭凡二首
- 景物依然似昔时,只恨居民戴胡情。 -- 出自宋·周麟之·中原民谣·归德府
- 挽回凶岁作丰稔,安集流民绝叹嗟。 -- 出自宋·朱南杰·饯徐衍道知县
- 印来聚吏排衙鼓,社到随民出俸钱。 -- 出自元·贡师泰·送东流叶县尹
- 从来惠化同甘雨,还使残民得洒然。 -- 出自元·周砥·送李用和之常熟知州(至正二十年)
- 江淮烽火三千里,城郭人民八九家。 -- 出自明·陈缉·秋夜怀明本
- 故衣虽穿尚可补,秋毫扰民民亦苦。 -- 出自明·顾梦圭·裘葛行
- 去岁壶阳戍守时,下车爱民如爱儿。 -- 出自明·郭真顺·俞将军引
- 而曹之死天死之,岂得吾民有连坐。 -- 出自明·何白·哀江头
- 去京千里日萧条,使者流民共愁路。 -- 出自明·黄辉·送胥计部使饷蓟州便道还巴中
- 山中故老无归业,水上新民未种田。 -- 出自明·黄克晦·惠阳伤乱
- 内防外拒张筹策,恩义结民民感之。 -- 出自明·刘崧·忆昔行美达监州
- 街衢击鼓驱傩出,却喜邦民共乐康。 -- 出自明·陶安·岁暮即事
- 眼中往往逢故人,谩说人民已非昨。 -- 出自明·童冀·再次衍公约看杏花
- 朝筑一寸暮一尺,尽是齐民膏血积。 -- 出自明·王祎·筑城谣
- 去岁郡守朝,纶音细叮咛:“民为邦之本,本固邦则宁。 -- 出自明·魏观·建德县三十韵
- 不辞瓦石形应丑,为换人民恨未休。 -- 出自明·杨文卿·旧沧州铁狮二首
- 沛中王气非陵寝,徒使遗民过客哀。 -- 出自明·张率·钱塘怀古
- 百年四海罢干戈,处处黎民鼓腹歌。 -- 出自明·朱有燉·元宫词(一百三首)
- 朕为大地山河主,忧国忧民事转烦。 -- 出自清·爱新觉罗·福临·顺治归山诗
- 承平苑囿杂耕桑,六圣勤民计虑长。 -- 出自宋·苏轼·玉津园
- 独依旧社传真法,要与遗民度厄年。 -- 出自宋·苏轼·仆去杭五年,吴中仍岁大饥疫,故人往往逝去
- 何期泪洒江南雨,又为斯民哭健儿。 -- 出自近代·鲁迅·悼杨铨
- 山河风景元无异,城郭人民半已非。 -- 出自宋·文天祥·金陵驿
- 周人旧物惟存山,文武遗民尽囚虏。 -- 出自宋·苏辙·石鼓
- 金城那可无粟守,尧舜与民宁并耕。 -- 出自宋·赵善括·送外舅杜侍御使陕西