毫在第6个字的诗句
毫在第六个字的诗句
- 一身忧已大,毫发谁能度。 -- 出自宋·梅尧臣·自感二首
- 天下持平手,毫偏不置胸。 -- 出自宋·梅尧臣·定号依韵和禹玉
- 武昌官柳见毫厘,八字山遥细似眉。 -- 出自宋·王禹偁·残句:武昌官柳见毫厘
- 天人相去不毫芒,若有毫芒却成二。 -- 出自宋·邵雍·天人吟
- 直须去尽秋毫迹,□□□□□□□。 -- 出自宋·邵雍·和人语道吟
- 域中宁有一毫真,静极方知众妙存。 -- 出自宋·朱翌·题足轩诗
- 醒心正赖挥毫疾,误笔仍须送喜来。 -- 出自宋·陈师道·酬应物见戏
- 晨涂倦伏双毫奏。 -- 出自宋·宋祁·谢都官监建安郡
- 羽书无警栖毫熟,谈幄多欢醉叶倾。 -- 出自宋·宋祁·送孙皋
- 相君西闼挥毫日,岂料方还此地来。 -- 出自宋·张耒·读除目有感
- 冥冥造化中,毫厘阴有司。 -- 出自宋·张耒·余谪居齐安寓郡东佛舍而制不得逾岁今冬遂移
- 任子不同游,毫端有畴昔。 -- 出自宋·陈与义·跋任才仲画两首
- 搜寻奸诈穷毫发,举存廉能在齿牙。 -- 出自宋·魏野·寄淮南制置使薛户部
- 老子文章,挥毫立马,脱靴嫌污。 -- 出自宋·刘辰翁·瑞鹤仙·正丹翁初度
- 春飞雪粉如毫润,晓漱琼膏冰齿寒。 -- 出自唐·包佶·宿庐山,赠白鹤观刘尊师
- 遥分画手援毫意,暗起诗人得句心。 -- 出自宋·丁谓·游东山
- 杯深怜绝景,毫健得新题。 -- 出自宋·韩维·和太素大雪苦寒
- 西垣准拟挥毫。 -- 出自宋·向子諲·清平乐·银钩虿尾
- 风云陈法秋毫识,前日兵兴使不知。 -- 出自宋·苏泂·金陵杂兴二百首
- 不干篷底纖毫事,一夜佳眠自落空。 -- 出自宋·苏泂·雨夜
- 砖炉春着兔毫玉,石鼎月翻鱼眼汤。 -- 出自宋·方岳·黄宰致江西诗双井茶
- 时平莫袖挥毫手,此论於予却未公。 -- 出自宋·方岳·次韵张录携书见过
- 晚寒閒袖挥毫手,曲角栏干倚断云。 -- 出自宋·方岳·次韵吴侍郎同集砚山
- 自然俗虑绝毫纤。 -- 出自元·马钰·巫山一段云·醉卧琉璃帐
- 地肺陈公,白毫显出非常异。 -- 出自元·马钰·万年春 赠陈知命
- 惊觉游仙,紫毫吐凤,玉觞吞蚁。 -- 出自元·白朴·水龙吟 用前韵,赠答光辅
- 古今万沿革,毫发无不考。 -- 出自明·宋濂·示吕生(有序)
- 有时点染入毫忽,决眦未须论寸尺。 -- 出自明·李东阳·题沈启南所藏郭忠恕雪霁江行图真迹
- 腊月火烧山,毫发不相瞒。 -- 出自宋·释师观·颂古十七首
- 分明无一丝毫,刚道有三斤重。 -- 出自宋·释惟一·偈颂一百三十六首
- 物华切莫遗毫末,儿辈还犹要绪余。 -- 出自宋·曾丰·舟行赴广倅书所见示阿槿
- 义利之差一毫尔,其缪遂至于千里。 -- 出自宋·曾丰·张行甫许舍五羊馆俸之厚俯而就薄来晋康相亲
- 源流濬邈,统毫悠长。 -- 出自隋·佚名·章献明肃皇太后恭谢太庙
- 打成一错一毫差,万里去寻留子嗟。 -- 出自宋·胡铨·次李参政送行韵答黄舜杨
- 红楼疑见白毫光,寺逼宸居福盛唐。 -- 出自唐·沈佺期·红楼院应制(一作僧广宣诗)
- 千层坠为一毫差,还了鱼须脱革华。 -- 出自宋·刘克庄·奉酬吴洪二公三和之什
- 于君外物一毫轻,七聚争看锦昼行。 -- 出自宋·刘克庄·用洪君畴韵送徐仲晦赴乡郡二首
- 受禄功无一毫末,休官事有十年迟。 -- 出自宋·曾几·致仕
- 君今幻出一毫端,此秘从来人未睹。 -- 出自宋·曾几·吴傅朋出游丝书求诗
- 稍捐官府秋毫利,散作乡村浩荡春。 -- 出自宋·周必大·太和宰赵嘉言造大舟付诸渡又停乡村酒坊代输
- 由来至宝出毫端,五色炎光照室寒。 -- 出自唐·方干·酬将作于少监
- 谁氏子丹青,毫端曲有灵。 -- 出自唐·贯休·观立翰林真二首
- 寄谢天地间,毫端皆我有。 -- 出自唐·贯休·谢卢少卿惠千文
- 赤棕榈笠眉毫垂,拄楖栗杖行迟迟。 -- 出自唐·贯休·道中逢乞食老僧
- 花阴下,称笺毫唱和,杖履追随。 -- 出自宋·王之道·胜胜慢/声声慢
- 山光千丈落毫端。 -- 出自金·蔡松年·浣溪沙
- 故生三秀在毫芒。 -- 出自元·姚燧·定风波 南州以菌生竹间为蕈,并树鸡瘦?
- 兴来烂熳挥毫罢,且复婆娑里社归。 -- 出自明·王世贞·书怀
- 江斋卷箔含毫久,应想梁王礼不经。 -- 出自唐·齐己·对雪寄荆幕知己
- 精微入神在毫末,作缋造物可同功。 -- 出自唐·独孤及·和李尚书画射虎图歌