毫在第14个字的诗句
毫在第一十四个字的诗句
- 远野输凉来宴坐,长冈倾秀入诗毫。 -- 出自宋·孔武仲·湘西
- 关防秋暑双蕉叶,商略时宜十兔毫。 -- 出自宋·陈杰·送林一甫试浙漕二首
- 看来疑是金仙子,无相光辉礼玉毫。 -- 出自宋·陈桷·合掌岩
- 名卿犹此滞间曹,贲育何须举一毫。 -- 出自宋·陈襄·次韵和程少卿省宿寄齐熙业少卿
- 澹庵眼似坡仙高,眇视轩冕如秋毫。 -- 出自宋·陈元晋·胡文昌和东坡子由彭城月诗并绿澹庵新州以所
- 幅巾大带长襦袍,韦箧锦囊鲜彩毫。 -- 出自宋·戴表元·赠越子实
- 傍人错愕心自快,痕迹过眼无秋毫。 -- 出自宋·戴表元·骑马行答赠吴中张子潜乡贡
- 政区贤否澄冰鉴,诗得江山妙线毫。 -- 出自宋·戴栩·曹徽猷生日二首
- 洗眼临淮新号令,凭谁挑战醉挥毫。 -- 出自宋·邓深·秋大阅呈月湖先生
- 莎青石细浅见底,天空云淡无一毫。 -- 出自宋·狄遵度·登楼三首
- 欲使英辞长润石,每逢佳句即挥毫。 -- 出自宋·杜衍·乡有好事者出君谟行草八分书数幅中有梅圣俞
- 高谈奥论不可到,一洒万字无停毫。 -- 出自宋·度正·寿外舅富顺赵使君
- 此花孕育得其正,其间邪气无纖毫。 -- 出自宋·韩似山·聚八仙花歌赠江淮肥遁子
- 巉岩欲下落涧渚,满澒洞千钧一毫属。 -- 出自宋·晃冲之·同鲁山韩丞观女灵庙前险石
- 恢恢天纲原无漏,报施何曾差一毫。 -- 出自宋·金朋说·司马昭弑魏主
- 君知五祖堂中老,妙处何曾挂一毫。 -- 出自宋·李处权·送杲兄
- 江流东去日滔滔,谁把功名等一毫。 -- 出自宋·刘寅·三高祠
- 贺监湖边山斗高,水轩水坞频抽毫。 -- 出自宋·吕夷简·忆越州
- 同年亲友俱三釜,半壁天倾空二毫。 -- 出自宋·梅时举·挽赵秋晓
- 步武即看峨豸角,对扬几见掷麟毫。 -- 出自宋·梅挚·酬赠王益舜良殿丞
- 惟有水天明月夜,一条空碧见秋毫。 -- 出自宋·彭演·羯鼓縚
- 凛凛英风凌四豪,一同谁敢犯秋毫。 -- 出自宋·阮文卿·寿赵仙尉
- 目力未应论近远,泰山之本只秋毫。 -- 出自宋·史尧弼·乙丑中秋与山僧数辈自虎邱灵岩泛太湖登洞庭
- 睡起羲皇千古意,挽回却向一秋毫。 -- 出自宋·史尧弼·试何企笔偶书
- 起时失却人天相,无限行人认白毫。 -- 出自宋·释道昌·颂古五十七首
- 等闲却放全身入,终不当头犯一毫。 -- 出自宋·释道颜·颂古
- 四海聱头俱按下,岂容存著一织毫。 -- 出自宋·释慧开·净发
- 一柄无情雪刃刀,当锋谁敢犯送毫。 -- 出自宋·释师范·颂古四十四首
- 遁逸从来格自高,莫将泰岳比秋毫。 -- 出自宋·释延寿·山居诗
- 临际全机格调高,棒头有眼辨秋毫。 -- 出自宋·释正觉·颂古一百则
- 豁然直下断三际,卓尔个中抽一毫。 -- 出自宋·释正觉·冲禅人与翠山出丐求颂
- 输与高楼凝望者,炯然明可察秋毫。 -- 出自宋·释智愚·颂古一百首
- 草木传真笔力高,戴嵩牛在一秋毫。 -- 出自宋·释智愚·墨戏屠生善老融牛
- 色似山丹殊少肉,形如石竹亦多毫。 -- 出自宋·舒岳祥·剪春罗
- 似山惠我笋丝笔,乃是长须公子毫。 -- 出自宋·舒岳祥·郭似山道士寄惠竹笔两束启缄乃羊毫也作诗戏
- 便欲买田学秧稻,不复与世争錙毫。 -- 出自宋·苏舜元·瓦亭聊句
- 心地一朝收汗马,泰山万仞等秋毫。 -- 出自宋·陶梦桂·次韵毛幼声
- 贺监赐湖名价高,云山吟赏抽江毫。 -- 出自宋·王随·忆越州
- 身住四禅观梦境,眼收万象比秋毫。 -- 出自宋·王洋·思径山
- 照湖方干吟格高,搜清研奇含烂毫。 -- 出自宋·薛奎·忆越州
- 抟风九万期鹏翼,且傲松轩弄彩毫。 -- 出自宋·阎珣·谢择之学士惠示吏隐宜春郡十诗因成五十六言
- 身在山中学面目,心游局外见分毫。 -- 出自宋·袁甫·和南康守韵
- 稽山岩壑深复高,思之谁妙丹青毫。 -- 出自宋·张士逊·忆越州
- 惊波杂沓闻千骑,远树微茫见一毫。 -- 出自宋·章侁·如归亭
- 一般生态几人描,砑尽吴笺秃尽毫。 -- 出自宋·周南·读唐诗
- 悬闻睿诏赓黄竹,伫待东曹染赤毫。 -- 出自明·陈束·禁中对雪
- 五山低昂波浪高,扁舟掀舞同秋毫。 -- 出自明·程嘉燧·走笔答赠胡京孺(名拱极)
- 恍如乘船天上坐,帝青九万无纤毫。 -- 出自明·九皋声公·题乘槎图
- 从容望燎銮舆动,目送中天白玉毫。 -- 出自明·同庵简公·钟山法会诗(八首)
- 寥落文衿叹二髦,倚空灏气渺秋毫。 -- 出自明·张宇初·偶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