毫在第10个字的诗句
毫在第一十个字的诗句
- 清明开晓镜,昭晰辨秋毫。 -- 出自唐·陈昌言·白日丽江皋
- 禄秩荣三事,功勋乏一毫。 -- 出自唐·李德裕·寒食日三殿侍宴,奉进诗一首
- 久闲生髀肉,多寿长眉毫。 -- 出自唐·李德裕·句
- 泉流初落涧,露滴更濡毫。 -- 出自唐·李德裕·述梦诗四十韵
- 大君明四目,烛之洞秋毫。 -- 出自唐·舒元舆·坊州按狱
- 四十五秋宵,月分千里毫。 -- 出自唐·李洞·中秋月
- 出军青壁罅,话道白眉毫。 -- 出自唐·李洞·送卢一作唐郎中赴金州
- 台上灯红莲叶密,眉间毫白黛痕销。 -- 出自唐·李洞·题尼大德院
- 每忆岩房,端石玄云,宣毫紫霜。 -- 出自元·谢应芳·沁园春 寄询讲主
- 村墟微茫灌木暗,绝境毫末俱分明。 -- 出自明·张以宁·长江万里图为同年汪华玉赋
- 与天无表里,共月见分毫。 -- 出自宋·钱昭度·野水
- 无端当日毛延寿,轻把毫端巧作媒。 -- 出自宋·赵希逢·和阅明妃传
- 所制有法象,不敢差釐毫。 -- 出自宋·田锡·擬古
- 大人双眼如明月,照出毫釐不肯凭。 -- 出自宋·陈藻·贺济直之值改官
- 齐梁无骏骨,李杜得秋毫。 -- 出自宋·石介·读石安仁学士诗
- 圣贤用策宁相远,千载毫釐竟不差。 -- 出自宋·石介·读五王傅
- 宿草堪挥泪,丰碑忍泚毫。 -- 出自宋·陈傅良·挽婺女何茂宏
- 但知来处已潇洒,况复毫端精有余。 -- 出自宋·孔武仲·赋得九华松管笔
- 佳句宁我知,为君屈挥毫。 -- 出自宋·孔武仲·送邵彦瞻通判濠州
- 万里风鸿看振翼,一时毫素冠凌烟。 -- 出自宋·孔武仲·韩公祠堂
- 龙姿逸驾飞腾尽,赖尔毫端力拘回。 -- 出自宋·蔡肇·题李伯照夜白马图
- 晴郊堪挈榼,春事助挥毫。 -- 出自宋·晁公溯·寄李悦夫时监成都军资库茶马司檄兼僚属闻近
- 虽凭缣素状仪容,的自毫心蕴妙锋。 -- 出自宋·陈淳·用明师叔韵赠画工张子英
- 人生适意惟行乐,不较毫芒宠辱齐。 -- 出自宋·陈文蔚·节后赴传岩叟之招望日同游棲隐庵华严寺吴岩
- 纷纷遮眼尘如海,拈起毫端又说山。 -- 出自宋·陈岩·净信院
- 势和固有限,戛哉加分毫。 -- 出自宋·杜范·丁丑别金坛刘漫塘七首
- 大小遗泰山,小不遗秋毫。 -- 出自宋·度正·寄襄阳杨侍郎三丈
- 青天莹彻明如鉴,下照毫厘自不迷。 -- 出自宋·度正·上李大参
- 浣溪云粉簿,公暇废援毫。 -- 出自宋·范祥·送成都护戎韩舍人
- 何其妙哉善摹画,束缚毫管备{肝干换八}饰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赠寿昌墨客叶实甫
- 行行观我圃,物理析秋毫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观圃
- 何须著意苦吟诗,未动毫端万景随。 -- 出自宋·郭印·计敏夫送酒四壶有诗和之二首
- 人间何扰扰,万里一秋毫。 -- 出自宋·黄文雷·上天池寺
- 御题四绝海内传,秘府毫芒惜如玉。 -- 出自宋·晃冲之·复以承晏墨赠之
- 前身老画师,寓兴时抽毫。 -- 出自宋·李处权·题东坡枯木
- 眼见亿万归弹指,境落毫釐差永劫。 -- 出自宋·李复·戏酬杨次公
- 政用中和得大体,智出毫末非全施。 -- 出自宋·李嘉谋·次袁尚书巫山十二峰二十五韵
- 日月真双毂,关河等一毫。 -- 出自宋·马之纯·清凉广惠禅寺二首
- 修泉汲短绠,太山寄秋毫。 -- 出自宋·释宝昙·史太师入觐赐带以不知官高卑玉带悬金鱼为韵
- 骑声盖色兮何太乖张,毫忽不形兮填沟塞壑。 -- 出自宋·释大观·偈颂五十一首
- 惟有山前水牯牛,身放毫光照天地。 -- 出自宋·释法泰·偈十三首
- 石田顶戴诸人,争敢丝毫错悮。 -- 出自宋·释法薰·偈倾一百三十三首
- 夫是之误用东山正续,毫发一移,亘千万世,源深流长者也。 -- 出自宋·释法薰·赞五祖演和尚
- 十智同真验作家,可中毫忽不容差。 -- 出自宋·释慧空·颂古
- 水鸟树林声色中,殊无毫发来争竞。 -- 出自宋·释印肃·颂证道歌·证道歌
- 力在如今作用时,情存毫忽便成欺。 -- 出自宋·释智愚·颂古三首
- 是何埃垲兮忽生,那箇毫厘兮未止。 -- 出自宋·释重顯·颂一百则
- 紫金莲捧千轮足,白玉毫飞万德身。 -- 出自宋·释重顯·三宝赞其一·佛宝
- 虚庵有一转语,用处绝毫绝厘。 -- 出自宋·释子益·偈颂七十六首
- 无边刹境,自他不隔於毫端。 -- 出自宋·释宗杲·偈颂一百六十首