此在第8个字的诗句
此在第八个字的诗句
- 长安宫阙九天上,此地曾经为近臣。 -- 出自唐·李白·单父东楼秋夜送族弟沈之秦 时凝弟在席
- 东风吹客梦,西落此中时。 -- 出自唐·李白·江上寄巴东故人
- 古情不尽东流水,此地悲风愁白杨。 -- 出自唐·李白·劳劳亭歌 在江宁县南十五里. 古送别之所
- 明朝广陵道,独忆此倾樽。 -- 出自唐·李白·之广陵宿常二南郭幽居
- 圣寺闲栖睡眼醒,此时何处最幽清? -- 出自唐·李白·咏方广诗
- 圣朝多雨露,莫厌此行难。 -- 出自唐·李白·送窦司马贬宜春
- 不悟万法空,子如此心何。 -- 出自宋·苏轼·和陶拟古九首
- 稚川亦隘人,疏录此庸子。 -- 出自宋·苏轼·和陶读山海经
- 便合与官充水手,此生何止略知津。 -- 出自宋·苏轼·八月七日初入赣过惶恐滩
- 自非陶靖节,谁识此闲趣。 -- 出自宋·苏轼·雨中过舒教授
- 《卷阿》诗可继,此意久已含。 -- 出自宋·苏轼·东湖
- )悠哉四子心,共此千里明。 -- 出自宋·苏轼·中秋月寄子由三首
- 外慕既已矣,胡为此羁束。 -- 出自宋·苏轼·寄周安孺茶
- 试看飞鸟乐,高遁此心甘。 -- 出自宋·苏轼·入峡
- 身世相忘久自知,此行闲看古黄腄。 -- 出自宋·苏轼·留别登州举人
- 杀人无验中不快,此恨终身恐难了。 -- 出自宋·苏轼·送杭州杜戚陈三掾罢官归乡
- 无事久留童仆怪,此风聊得妻孥忏。 -- 出自宋·苏轼·大风留金山两日
- 平生文字为吾累,此去声名不厌低。 -- 出自宋·苏轼·出狱次前韵二首
- 培塿无松柏,驾言此焉游。 -- 出自宋·苏轼·雷州八首
- 相逢未寒温,相劝此最急。 -- 出自宋·苏轼·岐亭五首
- 明朝只恐兼烹鹤,此去还须却佩牛。 -- 出自宋·苏轼·乔将行,烹鹅鹿出刀剑以饮客,以诗戏之
- 不向南华结香火,此生何处是真依。 -- 出自宋·苏轼·昔在九江,与苏伯固唱和。其略曰我梦扁舟浮
- 六经既已委灰尘,此鼓亦当遭击剖。 -- 出自宋·苏轼·石鼓
- 人生会合古难必,此景此行那两得。 -- 出自宋·苏轼·催试官考较戏作
- 春山磔磔鸣春禽,此间不可无我吟。 -- 出自宋·苏轼·往富阳新城李节推先行三日留风水洞见待
- 路长漫漫傍江浦,此间不可无君语。 -- 出自宋·苏轼·往富阳新城李节推先行三日留风水洞见待
- 漏泄春光私一物,此心未信出天工。 -- 出自宋·苏轼·和述古冬日牡丹四首
- 尚想刘德舆,置酒此徘徊。 -- 出自宋·苏轼·送郑户曹
- 江上西山半隐堤,此邦台馆一时西。 -- 出自宋·苏轼·南堂五首
- 承平百年烽燧冷,此物僵卧枯榆根。 -- 出自宋·苏轼·雪浪石
- 已従子美得桃竹,(此山有桃竹,可作杖,而土人不识。 -- 出自宋·苏轼·赠蒲涧信长老
- 浮云时事改,孤月此心明。 -- 出自宋·苏轼·次韵江晦叔二首
- 长嫌钟鼓聒湖山,此境萧条却自然。 -- 出自宋·苏轼·是日宿水陆寺,寄北山清顺僧二首
- 乃知至人外生死,此身变化浮云随。 -- 出自宋·苏轼·维摩像唐杨惠之塑在天柱寺
- 一杯相属君勿辞,此境何殊泛清霅。 -- 出自宋·苏轼·九日黄楼作
- 平生弱羽寄冲风,此去归飞识所従。 -- 出自宋·苏轼·次韵答子由
- 人间何有春一梦,此身将老蚕三眠。 -- 出自宋·苏轼·王晋卿作烟江叠嶂图仆赋诗十四韵晋卿和之语
- 俯仰四十年,始知此生浮。 -- 出自宋·苏轼·九日次定国韵
- 廉者为我廉,我以此名为。 -- 出自宋·苏轼·廉泉
- 浮云世事改,孤月此心明。 -- 出自宋·苏轼·次韵江晦叔二首
- ?时朱太守为公筑此堂。 -- 出自宋·苏轼·夷陵县欧阳永叔至喜堂
- 缅怀异姓王,负担此乡县。 -- 出自宋·苏轼·自净土步至功臣寺
- 愿君为考然不然,此语可信冯公传。 -- 出自宋·苏轼·李公择求黄鹤楼诗因记旧所闻于冯当世者
- 感君离合我酸辛,此事今无古或闻。 -- 出自宋·苏轼·朱寿昌郎中少不知母所在刺血写经求之五十年
- 安心好住王文度,此理何须更问人。 -- 出自宋·苏轼·吊天竺海月辩师三首
- 大江东流日千里,此虫趯趯长在此。 -- 出自宋·苏轼·和子由寄题孔平仲草庵次韵
- 等是新年未相见,此身应坐不归田。 -- 出自宋·苏轼·和子由除夜元日省宿致斋三首
- (时方祷雨龙祠,作此句时星斗灿然,四更风雨大至,明日乃雪。 -- 出自宋·苏轼·与赵陈同过欧阳叔弼新治小斋戏作
- 醉饱高眠真事业,此生有味在三余。 -- 出自宋·苏轼·二月十九日携白酒鲈鱼过詹使君食槐叶冷淘
- 超然台闻周翰乞此郡客有诵其诗者乃次其韵二篇以为他日一笑?此诗一题“和鲁人孔周翰题诗二首”,而以现题为引。 -- 出自宋·苏轼·孔周翰尝令仙源中秋以事留东武时陈君荣右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