此在第6个字的诗句
此在第六个字的诗句
- 向来尘不杂,此夜月仍光。 -- 出自唐·唐彦谦·玉蕊
- 从容更何往,此路彻三清。 -- 出自唐·许彬·府试莱城晴日望三山
- 趋名易迟晚,此去莫经时。 -- 出自唐·许彬·荆山夜泊与亲友遇
- 非不欲前去,此情非自由。 -- 出自唐·戴司颜·江上雨
- 多少人经过此去,一生魂梦怕潺湲。 -- 出自唐·张蠙·过黄牛峡
- 不有惠连同此景,江南归思几般深。 -- 出自唐·翁承赞·对雨述怀示弟承检
- 看遍花无胜此花,剪云披雪蘸丹砂。 -- 出自唐·徐夤·牡丹花二首
- 罩罩嘉鱼忆此方,送君前浦恨难量。 -- 出自唐·徐夤·南
- 丛菊生堤上,此花长后时。 -- 出自·钱·江行无题一百首
- 雄文有公道,此别莫潸然。 -- 出自唐·裴说·春暖送人下第
- 秋涛寒竹寺,此兴谢公知。 -- 出自唐·李洞·对棋
- 东门罢相郡,此拜动京华。 -- 出自唐·李洞·和知己赴任华州
- 独酌几回醉,此愁终不销。 -- 出自唐·于邺·还家
- 二十年前曾此到,一千年内未归来。 -- 出自唐·王喦·题严君观
- 品秩虽然殊此日,岁寒终不改当年。 -- 出自唐·邓洵美·答同年李昉见赠次韵
- 品秩虽然殊此,岁寒终不改当年。 -- 出自唐·邓洵美·和李昉
- 前程问成纪,此去尚三千。 -- 出自唐·王仁裕·从蜀后主幸秦川上梓潼山
- 岂合此身居此地,妨贤尸禄自知非。 -- 出自宋·李昉·禁林春直
- 唯有故人同此兴,近来何事懒相寻。 -- 出自唐·李建勋·中春写怀寄沈彬员外
- 知君在霄汉,此兴得还稀。 -- 出自唐·李建勋·宿友人山居寄司徒相公
- 静思吟友外,此意复谁怜。 -- 出自·李中·书情寄诗友
- 数奇时且乱,此图今愈赊。 -- 出自唐·徐铉·送薛少卿赴青阳
- 酒罢长叹息,此叹君应悲。 -- 出自唐·徐铉·送高起居之泾县
- 藏用清其心,此外慎勿为。 -- 出自唐·徐铉·送高起居之泾县
- 藏和清其心,此外慎勿为。 -- 出自唐·徐铉·送高起居之泾县
- 殷勤手中柳,此是向南枝。 -- 出自唐·徐铉·送王四十五归东都
- 今来眇如梦,此景未曾忘。 -- 出自唐·徐铉·送清道人归西山
- 离情折杨柳,此别异春哉。 -- 出自唐·萧彧·送德林郎中学士赴东府(得菊)
- 吟罢慵回首,此情谁与同。 -- 出自宋·孟贯·江边闲步
- 瓯闽在天末,此去整行衣。 -- 出自宋·孟贯·送吴梦誾归闽
- 曾于尘里望,此景在烟霄。 -- 出自宋·孟贯·夏日登瀑顶寺,因寄诸知己
- 瓯闵在天末,此去整行衣。 -- 出自宋·孟贯·送吴梦訚归闽
- 曾於尘埃望,此景在烟霄。 -- 出自宋·孟贯·夏日登瀑顶寺因寄诸知己
- 为是因缘生此地,从他长养譬如无。 -- 出自唐·刘羲叟·同徐学士咏笋
- 半日无耕夫,此辈总饿杀。 -- 出自唐·徐仲雅·耕夫谣
- 从来称玉洁,此更让朱妍。 -- 出自唐·杨夔·送张相公出征
- 无思复无虑,此味几人同。 -- 出自宋·王周·西山晚景
- 晋祚安危只此行,坦之何必苦忧惊。 -- 出自唐·孙元晏·晋·王坦之
- 天南与天北,此处影婆娑。 -- 出自唐·狄焕·题柳
- 身殁国遂亡,此立人君丑。 -- 出自唐·韦镒·经望湖驿
- 知音不可得,此去但消魂。 -- 出自宋·赵湘·别所知
- 却来时未熟,此去雨初晴。 -- 出自宋·赵湘·送韩屿秀才南游
- 相逢从冷澹,此别复凄凉。 -- 出自宋·赵湘·送罗权
- 高堂倚门久,此去尚多岐。 -- 出自宋·赵湘·戊子岁东归书事呈庞先辈
- 良辰难自掷,此日愿忘筌。 -- 出自唐·薛少殷·临川羡鱼
- 其题经藏有此句,见《宣和书谱》)一箭不中鹄,五湖归钓鱼。 -- 出自唐·郑遨·与罗隐之联句
- 便是孤帆从此去,不堪重上望夫山。 -- 出自唐·慎氏·感夫诗(一作与夫诀,一作留别)
- 此字不书石,此字不书纸。 -- 出自唐·任氏·书桐叶
- 欲待相看迟此别,只忧红日向西流。 -- 出自唐·晁采·春日送夫之长安
- 谢公多晚眺,此景在南楼。 -- 出自唐·无可·过杏溪寺寄姚员外