此在第6个字的诗句
此在第六个字的诗句
- 尔牛何来思,此义欠讨论。 -- 出自宋·洪咨夔·圣节日望拜黄牛祠前退读众碑感而有作
- 拥衾天未晓,此味与谁同。 -- 出自宋·洪咨夔·水宿
- 面前有丰杀,此腹只自如。 -- 出自宋·洪咨夔·粥罢
- 天上清光留此夕,人间和气阁春阴。 -- 出自宋·蔡襄·上元应制
- 摩尽不见墨,此处原非著。 -- 出自宋·蔡襄·偶作
- 南归虽云乐,此念殊忡忡。 -- 出自宋·蔡襄·读乐天閒居篇
- 因题忆花篇,此意难重陈。 -- 出自宋·蔡襄·丙申秋八月过渔溪驿驿旧有梅数株尝题诗记今
- 我已经年无此乐,为怜身久在京华。 -- 出自宋·高翥·山行即事
- 秋色满行路,此时心不闲。 -- 出自唐·任翻·秋晚途次
- 千秋终寂寞,此日谁追陪。 -- 出自清·吴伟业·清凉山赞佛诗 四首
- 却指灌莽中,此即为南厢。 -- 出自清·吴伟业·遇南厢园叟感赋八十韵
- 吾欲竟此曲,此曲愁人肠。 -- 出自汉·宋子侯·董娇娆
- 哀哉复哀哉,此是命矣夫! -- 出自汉·赵壹·疾邪诗
- 何必东都外,此处可抽簪。 -- 出自唐·孔德绍·行经太华
- 何须问方士,此处即瀛洲。 -- 出自唐·孔德绍·南隐游泉山
- 我心若虚空,此道将安施。 -- 出自唐·储光羲·同王十三维偶然作十首
- 上兵贵伐谋,此道不能为。 -- 出自唐·储光羲·同诸公秋日游昆明池思古
- 上林神君宫,此地即明庭。 -- 出自唐·储光羲·述华清宫五首
- 王庭有轩冕,此日方知轻。 -- 出自唐·储光羲·游茅山五首
- 而我任天和,此时聊动息。 -- 出自唐·储光羲·泛茅山东溪
- 连袂踏歌从此去,风吹香气逐人归。 -- 出自唐·储光羲·蔷薇
- 神皇作桂馆,此意与天通。 -- 出自唐·储光羲·述降圣观
- 若公庶伏罪,此事安能迟。 -- 出自唐·储光羲·上长史王公责躬
- 永怀难自问,此夕众愁兴。 -- 出自唐·方干·除夜
- 吟霜与卧云,此兴亦甘贫。 -- 出自唐·方干·湖上言事寄长城喻明府
- 高人莫归去,此处胜蓬瀛。 -- 出自唐·方干·嘉兴县内池阁
- 归怀正南望,此夕起秋风。 -- 出自唐·方干·新秋独夜寄戴叔伦
- 如教累簪组,此兴岂相关? -- 出自唐·方干·赠镜公
- 前贤竟何益,此地误垂竿。 -- 出自唐·方干·暮发七里滩夜泊严光台下
- 寒山压镜心,此处是家林。 -- 出自唐·方干·镜中别业二首(一作镜湖西岛闲居)
- 多年远尘意,此地欲铺平。 -- 出自唐·方干·夜听步虚
- 应恐无人知此意,非凡非圣独醒醒。 -- 出自唐·贯休·山居诗二十四首
- 刚地无人知此意,不堪惆怅落花前。 -- 出自唐·贯休·山居诗二十四首
- 不封十万户,此事亦应闲。 -- 出自唐·贯休·横吹曲辞·出塞曲
- 从来未曾到,此去复如何。 -- 出自唐·贯休·秋末入匡山船行八首
- 数州今已伏,此命岂堪轻。 -- 出自唐·贯休·古塞上曲七首
- 蒸蒸婺民,钟此多福。 -- 出自唐·贯休·循吏曲上王使君
- 恭闻太宗朝,此镜当宸襟。 -- 出自唐·贯休·古镜词上刘侍郎
- 一法寻常说,此机仍未忘。 -- 出自唐·贯休·题大安寺通禅师院
- 高吟多忤俗,此貌若为饥。 -- 出自唐·贯休·避地寄高蟾
- 九年吃菜粥,此事少人知。 -- 出自唐·贯休·送僧入五氵曵
- 终须结西社,此县似柴桑。 -- 出自唐·贯休·题方公院寄夏侯明府
- 曾梦先生非此处,碧桃溪上紫烟深。 -- 出自唐·贯休·商山道者
- 未闻沾寸禄,此事亦堪哀。 -- 出自唐·贯休·怀谬独一
- 天人之行,尽此而已。 -- 出自唐·贯休·续姚梁公坐右铭
- 赖我安居处,此曲旧来长。 -- 出自唐·寒山·诗三百三首
- 何忍出此言,此言伤老客。 -- 出自唐·寒山·诗三百三首
- 斗论多物色,此地胜余家。 -- 出自唐·寒山·诗三百三首
- 蓬蒿钻髑髅,此日君应悔。 -- 出自唐·寒山·诗三百三首
- 平生何所忧,此世随缘过。 -- 出自唐·寒山·诗三百三首