楚在第5个字的诗句
楚在第五个字的诗句
- 天门中断楚江开,碧水东流至此回 -- 出自唐·李白·望天门山
- 吴姬越艳楚王妃,争弄莲舟水湿衣。 -- 出自唐·王昌龄·采莲曲二首
- 凤皇舟上楚女,妙舞,雷喧波上鼓。 -- 出自五代·孙光宪·河传·柳拖金缕
- “天门中断楚江开 碧水东流至此回” -- 出自··
- 赵有豫让楚屈平,卖身买得千年名。 -- 出自唐·李白·笑歌行 ( 以下二首 苏轼云是伪作 )
- 洞庭西望楚江分,水尽南天不见云。 -- 出自唐·李白·陪族叔刑部侍郎晔及中书贾舍人至游洞庭五首
- 今游方厌楚,昨梦先归越。 -- 出自唐·李白·送杨山人归天台
- 少年落魄楚汉间,风尘萧瑟多苦颜。 -- 出自唐·李白·驾去温泉后赠杨山人
- 刳木出吴楚,危槎百馀尺。 -- 出自唐·李白·江行寄远
- 薜带何辞楚,桃源堪避秦。 -- 出自唐·李白·酬王补阙惠翼庄庙宋丞□赠别 【此水旁】
- 客心自酸楚,况对木瓜山。 -- 出自唐·李白·望木瓜山
- 灵均去后楚山空,沣阳兰芷无颜色。 -- 出自宋·苏轼·归朝欢 和苏坚伯固
- 淮海虽故楚,无复轻扬风。 -- 出自宋·苏轼·和陶饮酒二十首
- 蜀人文赋楚人辞,尧在崇山舜九疑。 -- 出自宋·苏轼·宿建封寺,晓登尽善亭,望韶石三首
- 左角看破楚,南柯闻长滕。 -- 出自宋·苏轼·次韵定慧钦长老见寄八首
- 贾谊穷适楚,乐生老思燕。 -- 出自宋·苏轼·送曾子固倅越得燕字
- 南宾旧属楚,山上有遗塔。 -- 出自宋·苏轼·屈原塔?在忠州,原不当有塔于此,意者后人
- 枫林翠壁楚江边,踯躅千层不忍看。 -- 出自宋·苏轼·踯躅
- 军事留孙楚,行间识吕蒙。 -- 出自唐·杜甫·投赠哥舒开府翰二十韵
- 商山犹入楚,源水不离秦。 -- 出自唐·杜甫·寄张十二山人彪三十韵
- 接舆还入楚,王粲不归秦。 -- 出自唐·杜甫·赠王二十四侍御契四十韵 (王契,字佐卿,
- 江边送孙楚,远附白头吟。 -- 出自唐·杜甫·寄杨五桂州谭(因州参军段子之任)
- 锦江元过楚,剑阁复通秦。 -- 出自唐·杜甫·谒先主庙(刘昭烈庙在奉节县东六里)
- 豺遘哀登楚,麟伤泣象尼。 -- 出自唐·杜甫·夔府书怀四十韵
- 入幕知孙楚,披襟得郑侨。 -- 出自唐·杜甫·奉赠卢五丈参谋(琚)
- 何人为我楚舞,听我楚狂声。 -- 出自宋·辛弃疾·水调歌头 壬子三山被召,陈端仁给事饮饯席
- 二年遍历楚山川。 -- 出自宋·辛弃疾·鹧鸪天 离豫章,别司马汉章太监
- 南去经三楚,东来过五湖。 -- 出自唐·白居易·东南行一百韵寄通州元九侍御澧州李十一
- 钟仪徒恋楚,张翰浪思吴。 -- 出自唐·白居易·东南行一百韵寄通州元九侍御澧州李十一
- 笛怨音含楚,筝娇语带秦。 -- 出自唐·白居易·题周皓大夫新亭子二十二韵
- 元君在荆楚,去日唯云远。 -- 出自唐·白居易·寄元九
- 孤舟三适楚,羸马四经秦。 -- 出自唐·白居易·朱陈村
- 遥夜凉风楚客悲,清砧繁漏月高时。 -- 出自唐·白居易·和谈校书秋夜感怀呈朝中亲友
- 有兄在淮楚,有弟在蜀道。 -- 出自唐·白居易·南湖晚秋
- 舞妙从兼楚,歌能莫杂巴。 -- 出自唐·李商隐·病中闻河东公乐营置酒口占寄上
- 谁知重见楚江滨。 -- 出自宋·陆游·鹧鸪天·南浦舟中两玉人
- 巴硖东连楚,嶓山北控秦。 -- 出自宋·陆游·晨起
- 报仇虽有楚三户,守节得无齐二城? -- 出自宋·陆游·有感
- 世态秦欺楚,交情越视秦。 -- 出自宋·陆游·书叹
- 烟草茫茫楚泽秋,牧童吹笛唤归牛。 -- 出自宋·陆游·秋思绝句
- 昔者亡秦楚三户! -- 出自宋·陆游·十月二十六日夜梦行南郑道中既觉恍然揽笔作
- 欸乃声饶楚,陬隅句带蛮。 -- 出自宋·陆游·久客书怀
- 傲世曾歌楚人凤,著书久绝鲁郊麟。 -- 出自宋·陆游·识喜
- 李广不生楚汉间,封侯万户宜其难! -- 出自宋·陆游·赠刘改之秀才
- 峡人住多楚人少,土铛争饷茱萸茶。 -- 出自宋·陆游·荆州歌
- 山川杂吴楚,气候接秋冬。 -- 出自宋·陆游·江陵道中作
- 离魂断续楚江壖,叶坠初红十月天。 -- 出自唐·杜牧·行经庐山东林寺
- 况有红妆,楚腰越艳,一笑千金可啻。 -- 出自宋·柳永·长寿乐·繁红嫩翠
- 秦楼凤吹,楚馆云约,空帐望、在何处。 -- 出自宋·柳永·西平乐·尽日凭高目
- 伏戏驾辩,楚劳商只。 -- 出自先秦·屈原·大招