棹在第9个字的诗句
棹在第九个字的诗句
- 为酬佳节访江皋,短棹能宽脚力劳。 -- 出自宋·曹彦约·九日领诸子同季明泛舟之湖庄
- 春融水暖百花开,独棹扁舟过钓台。 -- 出自宋·薛师石·渔父词
- 执手难为别,愁看去棹孤。 -- 出自宋·薛师石·送子舒弟之官华亭
- 向三叠声中,兰桡荃棹,桂醑椒浆。 -- 出自宋·魏了翁·木兰花慢·问梅花月里
- 团团转兰枻,突见龙棹头。 -- 出自宋·魏了翁·浣花即席
- 高城回首烟波暝,短棹支颐水国秋。 -- 出自宋·程公许·别帅垣登泝江
- 柂转清滩微觱沸腾,棹移曲苍且夷犹太人。 -- 出自宋·程公许·买舟至岩祀陆使君
- 人人属目快星凰,倚棹溪头起漫郎。 -- 出自宋·阳枋·谒同年许使君德开
- 谩绕堤旌纛,牵连鷁棹,喧天鼓吹,断送龙舟。 -- 出自宋·吴潜·沁园春·二十年前
- 累茵合念闾阎苦,返棹非於故旧疎。 -- 出自宋·吴潜·三用喜雪韵呈同官诸丈不敢辍禁物之令也二首
- 画桥远,不认绵蛮,晚棹空歇。 -- 出自宋·张矩·应天长·翠迷倦舞
- 趁暗绿稀红,扁舟短棹,载酒送春去。 -- 出自宋·陈允平·摸鱼儿·倚东风
- 有素鸥,闲伴夜深,呼棹过环碧。 -- 出自宋·陈允平·秋霁·千顷玻璃
- 蹇驴有径穿花外,短棹无人出苇间。 -- 出自宋·何梦桂·道汾阳不及访逢原蒙寄诗次韵
- 卷丝丝、雨织半晴天,棹歌发清舷。 -- 出自宋·姚云文·八声甘州·卷丝丝
- 掩门忽思归,睡熟闻棹歌。 -- 出自宋·董嗣杲·感兴
- 苧萝仙子总无双,一棹烟波气未降。 -- 出自宋·孙锐·三高祠·鸱夷子皮
- 秋风吹破木绵裘,一棹东游与未休。 -- 出自宋·徐瑞·江道可用前韵见属再叠谢之
- 挂帆未作乘风客,举棹先惊捉月仙。 -- 出自宋·华岳·捉月仙
- 东风朝日破轻岚,仙棹初移酒未酣。 -- 出自唐·羊士谔·泛舟入后溪
- 失脚来苕霅,春风一棹还。 -- 出自宋·王炎·游稽山
- 杨柳春江上,东风一棹轻。 -- 出自唐·牟融·送范启东
- 细雨孤鸿远,西风一棹轻。 -- 出自唐·牟融·赠韩翃
- 晚日临寒渚,微风发棹讴。 -- 出自唐·李德裕·重题
- 君梦涔阳月,中秋忆棹歌。 -- 出自唐·卢肇·句
- 落日低帆影,归风引棹讴。 -- 出自唐·刘绮庄·扬州送人
- 湖山绕屋犹嫌浅,欲棹渔舟近钓台。 -- 出自唐·李郢·钱塘青山题李隐居西斋
- 严陵万古清风在,好棹东溪咏钓台。 -- 出自唐·徐夤·西寨寓居
- 木落山城出,潮生海棹归。 -- 出自唐·喻坦之·晚泊富春寄友人
- 愿假中流便,从兹发棹歌。 -- 出自唐·朱休·春水绿波
- 看云衣上落照赤,放棹却赴糟台盟。 -- 出自元·王逢·韩醴泉先辈余曲车道士邀游东欢桥钓矶岩壁既
- 高怀谁肯同消散,放棹烟江采白蘋。 -- 出自元·韩奕·春思
- 白云亭上白云秋,桂棹兰桨记昔游。 -- 出自元·李晏·白云亭
- 谁隔荷花,听水调、兰棹采莲船去。 -- 出自元·张可久·百字令 湖上,和李溉之
- 白浪隐帘钩,清风闻棹讴。 -- 出自明·曹学佺·城南古意
- 洲前摇摇者舟子,短棹沧江荡晴碧。 -- 出自明·张以宁·题苏昌龄画
- 荒陂野火兼渔火,短棹吴歌和楚歌。 -- 出自明·张以宁·次韵王尹夜泊独柳
- 前路逢梅处,同谁倚棹看。 -- 出自宋·张弋·送宋谦父之清江因简希亮
- 仙山初指明初明,倚棹因妨半日程。 -- 出自宋·张咏·舟中晚望桃源山
- 旧国起归兴,三江一棹轻。 -- 出自宋·余靖·送僧惠勤归乡
- 何处撩乡思,催君发棹讴。 -- 出自宋·项安世·次韵王少清告归七首
- 直州千古送人处,一棹横江从此归。 -- 出自宋·项安世·直州次韵丁教授送行二首
- 惊涛澎湃慈亲惧,鼓棹纷纭稚子嬉。 -- 出自宋·张嵲·行建溪上见拏舟上水者怆然伤怀
- 清晓出江城,波平觉棹轻。 -- 出自宋·叶茵·出城
- 今日双眸冷,乾坤一棹轻。 -- 出自宋·葛天民·正月十二日夜姚江
- 水涨官河远,西风去棹轻。 -- 出自明·张羽·山阴晓发寄暨阳旧友
- 红袖争牵缆,黄门学棹舟。 -- 出自明·徐有贞·拟唐宫行词乐(四首)
- 双凫拍波天外来,一棹凌风镜中渡。 -- 出自宋·孔武仲·江上
- 波回草动似有意,举棹开帆即千里。 -- 出自宋·孔武仲·祠二庙之明日未得顺风呈同行
- 金陵美人鹦鹉杯,桂棹兰舟不计倾。 -- 出自明·张时彻·江上行